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六
谷神章第六谷神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多闻博识,不如守中,故次此章明只为守中,故得谷神不死。就此章中,义分两别:第一显虚玄至道,能生立二仪。第二明不断不常,而用无劳倦。第一显虚玄至道,能生立二仪。谷神不死。谷,空虚也。神,灵智也。河上公言谷养也,言苍生流浪生死,皆由着欲故也。若能导养精神,如彼空谷,虚
2024-12-25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五
天地章第五天地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虚玄至道,超万象之先,故次此章,显忘功用圣人,与二仪合德。即此章中,义开三别:第一举圣人天地,施化忘功。第二寄橐籥两器,显明妙用。第三斥多闻博学,不如体真。第一举圣人天地,施化忘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仁,恩也。刍狗,草狗也。《庄》云:“已陈之刍狗。”且圆穹在上
2024-12-25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四
道冲章第四道冲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既令忘智会道,妙体一中,故次此章即明至道以中为用。(就)此一章,义开四别:第一明虽复以中为用,应须遣中。第二显圣智虚凝,为物宗匠。第三示韬光晦迹,俯应下凡。第四结叹圣人超于万象之首。第一明以中为用,应须遣中。道冲而用之,又不盈。冲,中也。言圣人施化,为用多端,切当而言
2024-12-25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三
不尚贤章第三就此一章,分为三别。第一汎举三不,以戒行人。第二独显圣人虚怀利物。第三重勑学人,令忘知会道。第一汎举三不,以戒行人。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贵也。贤,能也。非谓君王不尚贤人,直是学者撝谦,(“学者”,顾《疏》作“人行”,应为“行人”之误。)先物后己,不自贵尚而贱人也。而言不争者,若使人人自
2024-12-25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二
天下皆知章第二天下皆知章即是第二大段第一章,广明道法。此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有无二观,麤妙不同,故次此章即显无为之能,有为之弊。就此章中,义分为两:第一明凡情执滞,颠倒生迷。第二显圣智虚凝,忘功济物。第一明凡情执滞,颠倒生迷。就此章中,又开二别:初两句汎辨美善,举体不真。后六句三双,明诸法无实。初汎
2024-12-25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一
道可道章第一道可道章即是第一大段,标道宗致。(此二句原缺,蒙文通先生辑本据文义补,可从。)就此章中又开四别:第一略标理教,第二汎明本迹,第三显二观不同,第四会重玄之致。第一略标理教。道可道,非常道。道以虚通为义,(原文在“道以虚通为义”前有“成”字,应为“成曰”,表明以下内容是成玄英的注释。)常以湛
2024-12-25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序
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老子道德经开题(此标题原缺,今由整理者据文义补。)(P。2353号抄本,前缺)始内有终。始内有终,则终不成终。终内有始,(此句原文残缺,据文义补。)则始不成始。始不成始,所以无始;终不成终,是故无终。故《玄妙内篇》云:老子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序诀》云:老子之号,因玄而出,在天地之先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诚信的言语不漂亮,漂亮的言语不诚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智慧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智慧。圣人不私自保留,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缩小国土,减少人口。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重生命而不远走他乡。虽然有船只车辆也不必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调和大的怨恨,一定会有余留的怨恨,这哪里能说是好办法呢?因此圣人好像拿着借据存根,却并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的人就像掌握借据那样从容大度,无德的人好像掌管税收那样苛刻计较。自然法则是没有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起坚强的东西来,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这是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可以战胜强,柔可以战胜刚,天下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难道不正像拉开弓弦一样吗?高了就压低它,低了就抬高它,多余了就减少它,不足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就变得僵硬了。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脆的,死后就变得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命一类。因此兵器太强就会断掉,树木太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吃掉赋税太多,因此就会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强行妄为,因此就会难以统治。人民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自我保养太过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人民不害怕死亡,怎么能用死亡来吓唬他们?如果使人民总是害怕死亡,对那些捣乱的人,我就可以抓来杀掉,那么谁还敢捣乱?总是有行刑官来主管杀人。那些硬要代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勇于果敢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活。这两者有的有利,有的有害。上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自然法则是不争斗而善于获胜,不说话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人民不害怕威压,那么大的祸乱就要来到了。不要逼迫人民的居所,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正因为不压制人民,才不会被人民厌恶。因此圣人了解自己却不自我表现,珍爱自己却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知道了却不以为知道,是最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就有毛病了。圣人没有毛病,是因为把病当成病。正因为把病当成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知不知,尚矣。”“知不知”很多人解释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从后面的“尚矣”来看,就不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我的言论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实行。天下却没有人能知晓、没有人能实行。言论有宗旨,做事有根据。正因为无知,所以不能了解我。能了解我的人很少,能效仿我的人难遇。因此,圣人外
2024-12-25
张其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用兵作战有一句话:“我不敢采取攻势而采取守势,我不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就是说摆出阵势就像没有阵势一样,挥动胳膊就像没有胳膊一样,迎击敌人就像没有敌人一样
2024-12-25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