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人民不害怕死亡,怎么能用死亡来吓唬他们?如果使人民总是害怕死亡,对那些捣乱的人,我就可以抓来杀掉,那么谁还敢捣乱?总是有行刑官来主管杀人。那些硬要代替行刑官去杀人的,就像代替木匠去砍木头一样。那些代替木匠去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句话非常有名,常常被用来说明人民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其实老子的本义是说如果人民到了不怕死的地步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是一种无法管理的局面,到了这一步,你就没有办法再使用死刑了。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长期使用重罚、死刑的结果,是长期欺诈百姓、威逼百姓的结果。正如第七十二章所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百姓在苛捐杂税、横征暴敛、重罚死刑之下痛苦不堪,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还怕什么死呢?唐代柳宗元不是写了《捕蛇者说》,说“苛政猛于虎”吗?苛捐杂税像老虎一样,所以老百姓干脆去捕蛇了,被蛇咬死了也是开心的事。也就是说,你不把我当人看,这么来压榨我,我还怕什么死啊。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如果使人总是害怕死,而对那些做奇奇怪怪捣乱的事情的人,也就是违法违纪的人,我把他抓来杀掉,那么谁还敢捣乱呢?意思就是你偶尔用一两次,杀鸡儆猴,老百姓可能就不敢违法了。所以新加坡那个鞭刑是偶尔为之。他要三鞭的话,要先检查,可以打了才“啪”一下打下去。然后放了,再检查看看行不行。有的不行了,就让你休息两个月,再“啪”的打下去,所以它是偶尔为之。因此要使得人怕死,使谁都怕那个鞭刑,若让他连死都不怕了,那就麻烦了。
所以老子极不希望“民不畏死”这种局面发生,他告诫统治者要改变管理方式,采用无为而治的方法,“使民常畏死”,让人民重视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平静正常的生活。这个时候才便于治理。这就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时候人们就会懂礼仪,讲法制,重罚、死刑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为奇者”—违法乱纪的捣乱者的作用。
“常有司杀者杀。”“司杀者”指主管杀人的人,也就是行刑的官员。“司”是主管的意思。但这里“司杀者”暗指天道,也就是自然规律。因为只有自然规律——天道才可以主宰万物和人的命运。“司杀者杀”意思是行刑官在主管杀人,实指自然规律在主宰人的死亡,主宰人的生杀大权。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遭到惩罚甚至死亡。
“代司杀者杀。”代替主宰杀人的行刑官去杀人,实指代替自然规律去杀人。谁代替自然规律去杀人?当然是那些无道的统治者。老子认为人的生死本来是由天道决定的,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自然规律去杀人。庄子就说过人是“适时而来,顺时而去”。《黄帝内经》中也说,只有“合同于道”,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否则就会夭折。可是无道的统治者却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滥用刑罚,肆意杀人,草营人命,那些本来应该享尽天年的人却在青壮年时遭到杀戮,这不是统治者在代替天道杀人吗?
“是谓代大匠斲。”“斲”右边偏旁表示斧子、刀子的意思,它在这里做动词,意思是砍木头。代替行刑官去杀人就像代替木匠去砍削树木一样,就是“越俎代庖”。老子痛心疾首,对这种企图代替天道的行为痛加谴责,并发出忠告,“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意思是说,我们不熟悉工匠技艺的人却偏要逞强代替工匠去砍削木头,一不小心就会砍到自己的手了,意思是就会出错。那么“代司杀人者”,就不仅仅是伤其手,肯定会伤其身、伤其头了。这就是说,我们任何人都要各司其职、各行其道。这就是一种天地的道,各干各的事,不要去“越俎代庖”。
由此可见,老子的天道自然观有深厚的人文精神,老子是一个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思想家,是一个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帝王之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5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下一篇: 张其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