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养生与不养生
养生与不养生我认识的一位退休职工可称是“养生有道”:电视广告中凡有健心肺、强肝脾、活筋骨、延年寿之类的新药和营养品出现,他都用心记下,然后买来服用。但其健康状况却并没有如广告中所说“去岁花甲,今年五八”。相反,倒还住了一次医院。当然,这一方
养生
2023-06-18
乾隆养生四秘诀
乾隆养生四秘诀在我国古代皇帝里,长寿的前三名为: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女皇帝武则天享年82岁,而乾隆则寿高89岁,位居中国封建皇帝中的长寿之最。乾隆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
养生
秘诀
2023-06-18
不仅要补更要平衡梅兰芳的养生误区
梅兰芳生前很注意保养,常服用各种保健中药,并以养鸽、绘画自娱,但梅先生却未能高寿,因急性心肌梗塞突发,仅活了66岁。相比而言,“爱吃肉”的昆曲大师俞振飞却活到了92岁。按理说,梅先生的养生之道有利于延年益寿,为何早逝呢?一是晚年过度劳累。梅
养生
梅兰芳
2023-06-18
养花对路利养生
养花对路利养生有些花卉可以用来泡茶,长期服用有很好的抗氧化、保健作用,除此之外,花草药用价值也很高,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情况,选择养一些小型花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赵志付给老年人推荐了几种花:人参每年可观赏三季
对路
养生
2023-06-18
养儿防老不如养生防老
养儿防老不如养生防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居住条件的变化,城市家庭只有老两口或一个老人生活的情况,逐渐增多。同时,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子女工作忙碌、压力大,不可能时时刻刻陪护在老人身边。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老年人应适当转变观念,把注意力从“养
养儿防老
养生
2023-06-18
古人的限食养生法
中国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了限制饮食可以养生益寿的道理,在《吕氏春秋·尽数》中记载:“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谓五脏之葆。”意思就是,饮食不要过饱和过饥,这样身体才能安康。而沉溺于厚味之食的危害,明代宫廷御医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就说得更明
古人
养生
2023-06-18
养生重在养心
养生重在养心宋宝罗,1916年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画家、金石家,集京剧、书画、篆刻三门艺术于一身,尤其善画公鸡。代表作有京剧《郑成功》、《岳飞》、篆刻长卷《毛主席诗词37首》等。走进宋老的画室,满目都是书画,张张画面上都是雄鸡昂首、群
养生
养心
2023-06-18
《养性延命录》谈养生
《养性延命录》谈养生《养性延命录》原题陶宏景辑。陶宏景,生于公元456年,于536年去世,享年81岁。陶氏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他通过自己养生的心得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养生学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在静养方面,本书强调益气、保精
养性
养生
2023-06-18
春季养生注意啥
春天,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中医养生学认为,春季养生当注重以下四原则:养阳气《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春夏养阳”。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人们应注重对体内阳气的保养。何谓阳气?即通常
春季养生
2023-06-18
旋转巧养生
旋转巧养生对于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体力劳动的人,在工作间隙常常旋转有关部位,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转目:双目同时以远处某一大型固定物体为目标,由左经上方再至右到下方回到左方,眼动头不动,旋转运目10圈。然后再由右经上方至左到下方回到右侧,旋转
养生
2023-06-18
中年女性养生有方
中年女性养生有方中年女性生理已进入衰退期,有的人还隐藏着某种疾病,如果此时多注意养生保健,将有助于保持老年时的身心健康和体力。自寻快乐,增强免疫研究发现,欢笑时,人体的各个器官能产生协调一致的振动,使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通过神经调节而促进机体
中年
女性养生
2023-06-18
宋美龄按摩养生有秘招
宋美龄按摩养生有秘招按摩背部促血液流通宋美龄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运用按摩的方法来保养身体。她最早接触按摩知识是因为她的母亲晚年经常患病,有位牧师建议宋美龄用按摩来减轻母亲的痛苦。这位牧师告诉她说,背部有许多可以有助于人体健康与养生的穴
养生
宋美龄
2023-06-18
食粥养生亘古今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部文学巨著不仅文字优美、情节生动,而且描写美食的地方很多,仅粥就写了7种之多。其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味主料粥,如碧粳粥、红稻米粥、江米粥;一类是主料加配料,如腊八粥、枣熬的粳米粥、鸭子肉粥、燕窝粥。粥在我国有数千
养生
亘古
2023-06-17
谷雨宜吃VB族食物(节气话养生)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此时雨量开始增多,特别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所谓“谷雨”就是“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里,人们除了通过精神养生保健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外,还可以食
谷雨
养生
2023-06-17
绿色蔬菜巧养生
绿色蔬菜巧养生蔬菜中所含的诸多维生素都发现与防癌有关,例如绿色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维生素A是维护上皮细胞正常分化,防止恶变的重要成分。维生素E及维生素B的大家族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酶的
养生
绿色蔬菜
2023-06-17
清明养生
风俗“风雨相逢初一头,沼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雨若南至,预报丰年大有收。”“清明”含意是气候温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清明是重要的节气,在农业生产中,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
清明养生
2023-06-17
立夏养生
时间:阳历5月5日,农历三月廿七。风俗“夏”原意为“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谚云:“立夏东风少疾疴,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起居 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中,称之为孟夏(夏之初)。此时天气渐热,植物繁盛
养生
立夏
2023-06-17
夏至养生
夏至时间: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五。风俗夏至正值盛阳覆盖其上,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表示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夏至九九气候歌》说:“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
夏至养生
2023-06-17
小暑养生
时间:阳历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一。风俗 天气已热,尚未达到极点,所以称作“小暑”。小暑已是绿树浓荫,炎热渐渐袭来,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热,果定
小暑养生
2023-06-17
处暑养生
处暑养生时间 阳历8月23日,阴历七月十九日。风俗“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但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谚语云:“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立秋下雨人欢乐,
处暑
养生
2023-06-17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