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养儿防老不如养生防老

医案日记 2023-06-18 14:27:11

养儿防老不如养生防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居住条件的变化,城市家庭只有老两口或一个老人生活的情况,逐渐增多。同时,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子女工作忙碌、压力大,不可能时时刻刻陪护在老人身边。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老年人应适当转变观念,把注意力从“养儿防老”转变到“养生防老”上来。

老年人晚年生活过得怎样,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健康长寿要靠自己去创造。与其希望儿女在自己身体不好时能尽心地照顾自己,将自己的晚年托付给儿女,不如把精力花在自己的健康方面,用强壮的体魄安享晚年。抛开儿女没时间照顾自己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老人既有钱,也有子女在身边,但不注意养生,往往百病丛生,早离人世。

我注意观察了那些子女不在身边,却又健康长寿的老人,他们的养生之道都有一些共同点,我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以自己身体健康为中心。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身体健康,为此,老年人要根据自己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运动,凡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都要积极参加,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两个基本点”首先是潇洒一点。老年人要善于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不必过分节俭,不必把钱都留给儿孙,自己要有些积蓄,尽量让生活过得宽裕一点。老年人已辛苦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应该善待自己,乐中增寿。

其次是糊涂一点。老年人对儿女不妨糊涂一点,儿女的事让他们自己去考虑和处理,切不要承包养育儿女又要照看孙儿的一切任务,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当马牛。”对后代的事,管得过多,做得过多,往往适得其反,冲突频频爆发。有些事不妨装装糊涂,既能防止代沟矛盾,又能增进儿孙亲情。另外,老年人对世事也应糊涂一点,学会摆脱心理烦恼,遇事才能想得开、放得下,淡泊世事,自然能心态平和。

当然,提倡“养生防老”也不是全盘否定“养儿防老”,老人年岁大了,做子女的理应多尽孝心,但老人更应发挥主动,积极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指望儿子养老,到晚年才知,生儿不如养女,养儿防老,未必真能防,为什么?

古语有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这俩句话都意为——凡事要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这也成了中国人追求生子生男的心理安慰。

但是换言之,养儿真的能防老么?

我看未必,现如今因着网络技术的发达,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我们可以品人间百态,知人间疾苦,也听闻孝子贤孙,心生羡慕,亦听过家庭纠纷,心生感叹。

诚然,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有孝心的,也不一定一定是儿子才能养老。

我家呢,是农村的,老一辈闲暇时最喜欢一堆人聚在一起,讲着东家长西家短的。

01.

邻居家有个亲戚,家里兄弟俩个,父母年轻时因为家里穷苦,受尽了苦也受尽了他人的冷眼。

后来辗转他乡,拼命打拼,生活终于有了起色。

再后来便有了这俩兄弟,为了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不再遭受他们经历过的苦痛,他们更加拼命的工作,不辞辛劳,不分白天黑夜。

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换来的是更优质的生活,可也拖垮了俩人的身体。

要说呢,这俩兄弟也争气,学习都很好,就是性子顽劣,说不得。父母也没放在心上,全当孩子顽皮,照样捧着宠着。

多年后俩个儿子相继成家,过着半自主半啃老的生活,倒也惬意。

后来,因为意外,大儿子接触到了赌博,走上了豪赌的路,一开始凭着运气也混的风生水起。

人呢,就是这样,见有利可图,贪财之心愈发的膨胀。

虽然理智也知道赌博就是站在刀尖上活着,但利欲熏心啊。

好景不长,越输越想通过赌再赚回来,最后输了个精光,还欠人家一百万,回家也不敢让父母知道。

后来,债主追到了家里,父母这才知道。

父母枯坐了一晚上,因着对孩子的宠爱,第二天便开始拿出积蓄,并四处筹钱,求爷爷告奶奶的终于还上了。

经此一事,父母俩人也是苍老了许多,眼神也暗淡了。

偏偏这时候,二儿子听说父母把钱都花在了哥哥身上,觉得不公,便闹上了父母家里。

气势汹汹的上了父母家里,口出恶语,让父母也给自己一百万,不给就要打要骂的。

父母哭诉着生活的艰辛,也换不来二儿子的同情。

后来无奈,老俩口把房子买了,想着帮了大儿子,怎么也能去讨个生活,正好也能帮忙带大孙子。

把卖房子的钱尽数给了二儿子,便带着行李,搀扶着去了大儿子的家。

哪知半生的辛劳,竟换不来老年的享受,天伦之乐怕是没戏。

到了大儿子的家,还没进门,便被大儿子堵住了,说,“你们俩都这样了,还怎么帮我们带孩子,快回去吧,别给我们添乱。”

一边这般说着,一边往出推这俩个老人。不等老人说话,便“砰”的一声关了门。

俩个老人对视了一眼,叹息着离开了。佝偻的身影,也是可怜吧。

回去在村民的帮忙下,有了一间小屋,安住下来。过了好久,村民议论起来,怎么不见这俩人出门。

好奇之下,去那个小屋看了看,竟是早已凉透了的身体。

赶紧联系那俩个儿子回来奔丧。那是村民最后一次见那俩兄弟,也是叹息这对老夫妇的开始。

养儿防老,不尽然啊。养儿防老,重在于养。正确的教育,才能防患于未然。

02.

还有一个人家,因为生育女儿的时候伤到了根本,故而家里只有一个女儿。

夫妇俩也不打拼,只是养了一些家禽,种着一亩半分田,觉得生活也没有压力。

夫妻俩人都觉得好好教导女儿是正事,俩人待女儿极好,从小也是极力的宠着。

女儿长大之后,出落的愈发水灵大方,是村子里人见人爱的姑娘,得了众多小伙的芳心。

夫妇俩人为了女儿,左挑右选,终于觅得了良婿。

结婚后,女儿生活很好,丈夫也是对她百般疼爱。

再后来,这对夫妇老了,因为没有儿子,开始愁上了养老的事情。

女儿知道之后,和丈夫商量了一下,便把父母接去了自己家里。

心细的女儿,怕父母觉得不自在,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菜,让父母闲的时候可以浇浇水,侍弄侍弄。

这对夫妇也拿心,一家人相处很是欢愉。小院里时不时就会有欢快的笑声传出。

虽然夫妇俩没有儿子傍身,但是有这样的女儿,也是安享老年生活。

前半生女儿膝下承欢,后半生尽享天伦之乐。

“养儿防老”。这并不是重男轻女的根据,只是古人的防患于未然。

不一定只有儿子才是老了的依靠,女儿也是可以依靠的。

而“养儿防老”这句话重在一个“养”。

养育孩子,从而让自己老有所依,而要想老有所依,这个“养”就特别重要。

不仅仅要给他提供好的生活环境,还要教给孩子立足社会的本领,更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懂得尊老爱幼,回报父母的养育以及教导之恩。

这个“养”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父母去悉心教导的,不是生了儿子就万事大吉。

其实,生儿子也罢,生女儿也罢,只要悉心教导,就是老了的倚仗。只有教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养老不是问题。

养儿为哪般防老?

看的开,想的清,少有所教,老有所依。正确对待,理智看待。

-end-

养儿防老真的对吗?

那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不是就是“生孩子是为了养老”,所以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在我看来,孩子只是人生的一段缘分,是你作为生物体生命的延续,但是你来这个世界绝对不是因为晚年老了,让孩子去负担你的人生。孩子可以作为你养老的一种途径,但他绝对不是你生孩子的目的。



本人已婚,所以对人生还是有一些感触的,在此薄言几句表达一下自己的思想。

养儿防老的观念经历了几千年的风云变幻,深入人心,这种观念来自于我们的封建社会。养儿防老,顾名思义就是父母养育儿子;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出自: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家里家丁兴旺就意味着老了能够有所托付。

同时因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孝道思想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养儿防老”这种观念也在中国数千年的传承中一直延续着,而且观念越来越深,刻在了骨子里。



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生产力已经大大提高,物质生活也变得充足。最重要养儿防老的观念,人们开始了自我价值的反思,婚姻和生育变得不再那么占据主要地位,例如像北上广高度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现象。我们不再停留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思想。我们希望达到另一种境界的高峰,那就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而且这种观念的倾向,更类似于国外的思想,例如美国人。他们对待孩子的看法是孩子并非家庭和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未来的社会公民。他们只是赋予了孩子生命,除了这层血缘外,美国人认为他们只是替上帝照顾孩子到成年,到了相应的年纪,孩子就变成了独立的个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弱。



而我们在这个高度运转的时代,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也是层出不穷,类似像北上广低区所出现的情况,我倒觉得不足为奇,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纽带就仅限于他将来给你养老,那这样的关系我到认为是一种交易的存在。

记得电视剧《天道》里面就探讨过养儿防老的话题,我记忆特别深。丁元英的父亲因为重病住院,病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境地,医生说丁父及时活着也是要靠呼吸机生存。丁元英在看了父亲那绝望又痛苦的眼神后,已经明白了父亲的深意。直接问出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问题:我要怎样做才让我父亲死。(因为他不想看到父亲受折磨。)

我估计每一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儿女,太伤父母心了。丁母也指着丁元英的鼻子骂道:都说养儿防老,我们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就落得这么个下场吗?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

而丁元英的回答是: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您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我当时听了这句话简直振聋发聩,那种思想上的震撼,彻底颠覆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孩子和养老的关系。

说这个就是想要表达,在我看来,给自己养老和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





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目的,你赋予了他生命,不代表你要绝对的占有他。甚至摆控他。

如何看待“养儿防老”的观点?

人口负增长,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影响不外呼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看病问题
早前医保交够15或20年就可享受终身医保,即交满一定年限,在退休后,不用再交医保的钱,也能享受医保待遇。但随着人口负增长,能够持续给医保交钱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池子里的钱减少了,但医疗支出却在增加。这也正常,年纪越大,身体机能在逐步下降。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却不足70岁。也就是说,大致有8年左右的时间带病生存,慢性病、老年病、老年照护都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而大部分老人需要去公立医院就诊,才能进行医保费用的报销。
目前公立医院看病都已经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了。如果想要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比如去私立医院、国际部或者特需部等,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一旦得重病,医保报销范围和金额有限,此时老人家又没什么收入,单靠退休金那真的是杯水车薪了。

二是养老问题。养老难少子化叠加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家庭养老负担或越来越重。“养儿防老”模式,显示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虽然不少人都参加了国家的社保养老,但我们目前的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也就是拿年轻人交社保的钱,给老年人发退休金。当以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却越来越多时,养老金总额增加少、消耗大,国家养老压力不可谓不大。尤其是未来15年,将有3亿多人迈入60岁,婴儿潮变退休潮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人怕老来贫,虽然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是“养儿难防老”,但终归也是一个可能靠得住的选项。当然了,生育这件事情,愿意生当然最好,不想生,那就不生!除了生娃,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规划。比如针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医疗风险。除了积极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外,每年定期的体检也别忘了做。此外,也可以适当增加重疾险、医疗险等保障,降低因病致贫的可能。
在养老方面,虽然社保不多,但总比裸奔好。所以该交还是不能停。同时,可以做好未来的财富规划。比如适当增加未来现金流收入,可以通过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来实现。趁年轻有为,收入比较高的时候,每年定期存一笔钱,再通过时间复利增值。为年老的自己多准备个钱袋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56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