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二十二
益謙章第二十二曲則全。 (委曲周全) 枉則直。 (大直若曲) 窪則盈。 (謙下德歸) 敝則新。 (晦極自明) 少則得。 (易知簡能) 多則惑。 (聞疑見殆)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一距眾繩)玉華帝君注曰。天下總是一箇理字。要能體認。如直與曲兩端。羣知直是而曲非也。殊不知任直之過。反與萬物有妨。惟曲則能通。通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二十一
虛心章第二十一孔德之容。 (大包六合) 惟道是從。 (細入微塵)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亘古無物了無人識) 惚兮恍兮。 (似有如無) 其中有象。 (居有非有) 恍兮惚兮。 (若忘若存) 其中有物。 (居無非無) 窈兮冥兮。 (心與道合) 其中有精。 (陰陽交會) 其精甚真。 (純一不雜) 其中有信。 (真實不虛) ( 此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二十
異俗章第二十絕學無憂。 (無為何慮)西華帝君注曰。聖人未嘗廢學。而所學者惟道。窮理盡性至命。是皆聖人之學也。後世之學不然。涉獵詩書。求工詞賦。如陸機揚雄等輩。號稱博學。而因學轉滋憂虞。是皆知學而不知所以學也。與其學之弗臧。何如弗學。故曰絶學無憂。唯之與阿。 (一氣聚散) 相去幾何。 (所過者化) 善之與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九
還淳章第十九絕聖棄智。 (忘神養虛) 民利百倍。 (親賢樂利)西華帝君注曰。聖興智。治民者專恃乎此。而曷為絶之棄之。曰聖智皆不免於有為。有為則粉飾太平之事滋。而民多擾。擾斯亂,亂斯害矣。夫何以利。故必絶聖棄智。而一以道運。使民潛移默化而不自知。利何如也。故曰百倍。絕仁棄義。 (忘氣養神) 民復孝慈。 (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八
俗薄章第十八大道廢。有仁義。 (太樸既散仁義乃行) 智慧出。有大偽。 (智慧聰明根塵業識)西華帝君注曰。仁義道之所分出也。曷以言乎道癈而有仁義。蓋道是箇渾淪的物事。原無所為仁義之名。能以道御物。終古只有一道。那有箇甚麼仁義。惟不能體此道而道癈。於是乎從道之所分出者致力而天下始有仁義之名矣。智慧本是美德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七
淳風章第十七太上下知有之。 (無上至道萬物皆備) 其次親而譽之。 (因不失親亦可宗也) 其次畏之。 (懷刑思義) 其次侮之。 (民免無恥)西華帝君注曰。太上。即最上之謂。言御世者以道治天下。冺聲色。神教化。潛移默運。而其下於變時雍。順帝之則。則亦但知有之而已。其次則由道而運為德。於是乎有禮樂制度。雖亦善政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六
歸根章第十六致虛極。守靜篤。 (虛以待之無為之先)西華帝君注曰。虛無者道之體。清靜者道之根。世人只從實處著腳。遂爾動作紛紜不已。所以生出無限煩惱。故要虛要靜。然存一虛之心。雖虛猶未虛也。存一靜之見。雖靜猶未靜也。必致虛到極。守靜到篤。方謂之虛。方成箇靜。而實與動胥範圍於其中。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五
顯德章第十五古之善為士者。 (遯世不見聖者能之) 微妙玄通。 (知微之顯玄妙允中) 深不可識。 (深藏若虛不可得聞)西華帝君注曰。微妙二語。乃相連而及。惟微斯妙。妙斯玄。玄斯通。通斯深矣。而尚可測乎。古之善為士者。本領以此。夫唯不可識。 (惟精惟一) 故強為之容。 (能近取譬) 豫兮若冬涉川。 (骨散寒瓊)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四
贊玄章第十四視之不見名曰夷。 (大象無形戒慎內睹) 聽之不聞名曰希。 (大音希聲恐懼反聽) 搏之不得。名曰微。 (雖欲從之未由也巳) 此三者不可致詰。 (受之以靜神會意領) 故混而為一。 (回風混合一以貫之)西華帝君注曰。希夷二字。人多罕解。故太上直揭其旨曰。曷為夷。視之不見是也。曷為希。聽之不聞是也。而微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三
厭恥章第十三寵辱若驚。 ( 福兮禍伏知足不辱) 貴大患若身。 ( 愛能勿勞知止不殆)西華帝君注曰。此二語乃一篇之冐。寵辱本是兩事。身與患亦是兩端。而開端輒曰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囫圇發此。真堪令人神聳。何謂寵辱若驚。 (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寵為下。 ( 有辱何辱居寵不寵) 得之若驚。 ( 富貴浮雲於我何有) 失之若驚。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二
檢欲章第十二五色令人目盲。 ( 志之所之其機在目) 五音令人耳聾。 ( 和氣去心貪外喪內) 五味令人口爽。 ( 嗜於道味忘其自然)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 猿馬不定無所歸宿)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 志為物轉貴乎守一) 是以聖人為腹。 ( 收視返聽樂在其中) 不為目。 ( 眼被色眩妄視泄精) 故去彼取此。 ( 見性明心聞聲悟道)西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一
無用章第十一三十輻共一轂。 ( 象月之數萬法歸心) 當其無有車之用。 ( 轂虛其中所以運行) 埏埴以為器。 ( 陰陽往來而成造化) 當其無有器之用。 ( 竭智盡物聖無全能) 鑿戶牖以為室。 ( 萬象森羅同乎一天) 當其無有室之用。 ( 誰不由戶莫非斯道) 故有之以為利。 ( 得此父母之身為用) 無之以為用。 ( 存我厥初無內無外)西華帝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十
能為章第十載營魄。 ( 神凝志道不為物遷) 抱一能無離。 ( 二物混成如母攜嬰)正陽帝君注曰。魂魄人之所各麗於身者也。易曰精氣為魂。游魂為變。變者神也。營訓止。魂屬陽。精而神焉。魄屬陰。雜而止焉。是之謂營魄。載者。以魂載魄也。魄載魂則魄為政。而嗜慾攻取。將漓其性。若魂載魄則魂為政而虛靈不昧。日見其天。抱一者
2024-11-17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九
運夷章第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天道虧盈而益謙)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 地道變盈而流謙)正陽帝君注曰。大道惡盈。當其盈而用力持之。持之是也。而不免於持之迹矣。何如不盈之為貴乎。故曰不如其已。大道戒銳。當其銳而揣之。揣之是也而不免於揣之心矣。揣是強制之法。踰時又將復然。故曰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2024-11-16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八
易性章第八上善若水。 ( 性猶水也)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隨方逐圓不為物件) 處眾人之所惡。 ( 以柔處卑居之靜壽) 故幾於道。 ( 動徵吉先其庶幾乎)正陽帝君注曰。道生德。德生善。善自德生。故曰上善。其曰若水者。天一生水。德運而為善。猶氣運而為水也斯二者皆從無以趨於有。是之取譬。水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功處眾人之
2024-11-16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七
韜光章第七天長地久。 ( 萬古常春)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 陰陽變通) 以其不自生。 ( 本無生滅) 故能長生。 ( 不遷不變)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 自強不息) 外其身而身存。 ( 成物成已) 非以其無私耶。 ( 天地同根) 故能成其私。 ( 萬物同體)正陽帝君注曰。混沌鑿而兩儀奠。何代不有天地。何時不有天地。亦何人何物不共
2024-11-16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六
成象章第六谷神不死。 ( 虛靈不昧) 是謂玄牝。 ( 一陰一陽)正陽帝君注曰。谷空其中。可謂虛矣。而猶有形之可見。不得謂之神也。惟道既麗於虛。而形迹胥冺。此所以謂之神其曰不死者。死者生之返。物反而歸則曰死。若道未見有生。則亦安見有死。故曰谷神不死。牝以生物得名。曰玄牝者。生物而不見其生之之迹。是牝。而實玄矣
2024-11-16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五
虛用章第五天地不仁。 ( 無心施化) 以萬物為蒭狗。 ( 任其自然) 聖人不仁。 ( 法天無為) 以百姓為蒭狗。 ( 順帝之則)正陽帝君注曰。不仁。非謂天地聖人之不仁也。言天地無心成化。萬物皆沐其仁。而天地究未嘗有心仁之。蒭狗祭物。束草以作犧牲。祀則奉之。過則棄之。言無所繫戀也。天地之仁萬物。亦若是焉而已矣。聖人之於
2024-11-16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四
無源章第四道沖而用之。 ( 太虛同體) 或不盈。 ( 謙不自滿) 淵兮似萬物之宗。 ( 淵淵其淵萬物資始)正陽帝君注曰。道字一讀。沖字一讀。沖即沖虛無欲之沖。猶寂然之謂。以寂然之道。用之於世。似乎不能盈滿宇宙。而不知其淵淵其淵。為百川之所歸注。是故萬物所宗主也。曰似者。亦謙言之耳。挫其銳。 ( 知止歛神) 解其紛。
2024-11-16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三
安民章第三不尚賢。 ( 德聖棄智) 使民不爭。 ( 大公無我) 不貴難得之貨。 ( 伯牙棄利) 使民不為盜。 ( 戒得勸賢) 不見可欲。 ( 非禮勿視) 使民心不亂。 ( 轉物應機) 是以聖人之治。 ( 修身為本) 虛其心。 ( 遭欲全心) 實其腹。 ( 直養全命) 弱其志。 ( 致柔全神) 強其骨。 ( 保精全形)正陽帝君注曰。聖人之治。總是講的箇
2024-11-16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