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读《伤寒论文献通考》的两点疑议
关键词:《伤寒论文献通考》疑议 考证钱超尘先生之《伤寒论文献通考》,资料广博。论据充分,论述严谨,是第一部从文献方面系统研究《伤寒论》的著作,笔者读之,受益非浅。但是在研读的过程中,笔者对两处论述稍存疑议。不揣鄙陋,请试言之。叔和整理仲景遗
文献
伤寒论
2023-05-12
《注解伤寒论》释误考
关键词:《注解伤寒论》释误 文献考证摘要:本文指出《注解伤寒论》释误之处有失于运用本训、未详脉象名误、不明词义致误、训诂无据及当释未释等几种情况,堪为注释古医籍之借鉴。《注解伤寒论》为金·聊摄成无己所作,由于成氏首注《伤寒论》,《注解伤寒论
伤寒论
注解
2023-05-12
宋本《伤寒论·子目》及其源流初考
宋本《伤寒论·子目》及其源流初考关键词:子目《伤寒论》重方思想 文献考证《太平圣惠方》高继冲本《伤寒论》宋本《伤寒论》10卷22篇中有18篇的正文之前,都有一个篇幅或短或长的小目录,由于它与书前司记卷次及每卷所辖内容的总目录性质不同,故此称
子目
伤寒论
2023-05-12
对《伤寒论》方临床研究方法探讨
关键词:《伤寒论》方剂 临床运用 文献研究《伤寒杂病论》方有“经方”之美誉,后人对其研究亦历盛不衰。在科技高度发展且刚步入21世纪的今天,对《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进行整理研究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伤寒论》学科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
伤寒论
研究方法
2023-05-12
喻嘉言《尚论篇》对伤寒学术的贡献
喻嘉言《尚论篇》对伤寒学术的贡献关键词:喻嘉言《尚论篇》《伤寒论》摘要:喻嘉言对伤寒学术的贡献,集中反映在《尚论篇》中。喻氏认为《伤寒论》历遭劫火,其篇先后差错不全,故在条文编序方面,倡三纲之说:对仲景原文的阐释,明辨详尽,类证汇聚,深透仲
伤寒
贡献
2023-05-12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关键词:《伤寒论》王叔和 质疑《伤寒论》原名《伤寒卒病论》,是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东汉末所撰写的医学典籍(下称“原著”)。自明清以来,普遍认为:原著在成书不久即毁于战火,后经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将残余的伤寒部分重新编次,成
伤寒论
编次
2023-05-12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公元2世纪以前,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更由于当时传染病不断流行,据《后汉书》记载,在光武建成13-26年(公元37-50年)之间,曾有7次大疫,灵帝建宁4年到中平2年(公元17l一185年
伤寒
张仲景
2023-05-12
绍派伤寒有特色俞氏底定通俗论
江南古城——会稽(今绍兴市),为古越之都城。此地《禹贡》称其隶杨州之域,少康封其庶子无馀“于越”以奉禹祀,始以“越”称;秦并天下,改为会稽郡。唐以后,则称越州。宋绍兴初,高宗南渡,扈跸龙山,命升州为府,而冠以年号,此“绍兴府”之所由来。绍兴
特色
伤寒
2023-05-12
治伤寒学法六经探仲景旨出新义
治外感热病,以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之大纲。其后,凡治“伤寒”学者,必循古训,而用古方。吾浙江自宋代,朱翼中著《活人书》,创全面研究《伤寒论》之先例。其后,则有元代赵道震著《伤寒类证》,吴恕辑《伤寒论赋》等;明代更有吕
伤寒
出新
2023-05-12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一)
公元2世纪以前,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更由于当时传染病不断流行,据《后汉书》记载,在光武建成13-26年(公元37-50年)之间,曾有7次大疫,灵帝建宁4年到中平2年(公元17l一185年)之间,曾有5次大疫,
伤寒
张仲景
2023-05-12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二)(张仲景的著作是什么啊?)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二)总之,三阳经证多为热症、实症,三阴经证多为寒症、虚症;六经论治在指导临床实践方面,使人们有了规矩可循。通过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采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方法。因为疾病的来由,都是人体抗病能力的
伤寒
张仲景
2023-05-12
《伤寒论》脉学初探
《伤寒论》脉学初探《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古本《伤寒论》中尚有“辨脉法”(34条)*和“平脉法”(42条)两篇脉法的专论,可见仲景对脉诊十分重视。再检阅《伤寒论》每篇的命题来看,又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
伤寒论
2023-05-11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伤 寒 杂 病 论》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一部医学著作。它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了东汉以前众多医家和作者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包括理、法、
伤寒
时期
2023-05-11
{pboot:if('https://img.dadaojiayuan.com/aiimage/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png' != '/static/images/nopic.png' && 'https://img.dadaojiayuan.com/aiimage/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png' != '')}
{else}
{/pboot:if}
伤寒结胸
伤寒结胸取位:胸背部操作方法:取葱、姜、莱菔子适量,炒烫后装入布袋,热熨胸背部。每天2次,每次30-60分钟。、胁下痞痛、病因见第一章胁痛20页。方法一取位:痞痛处操作方法:取青皮打碎,拌醋炒烫,装入布袋,热熨痞痛处,药袋冷则更换。每天2次
伤寒
2023-05-10
杨栗山与《伤寒温疫条辨》
杨栗山与《伤寒温疫条辨》杨栗山,名璇,字玉衡,号栗山,江苏溧水县(今江苏溧阳县)人。生于公元1705年。杨栗山精通经典,对伤寒与温病颇有研究。一生之中甚为推崇刘元素和吴又可的学术见解。他在自序中云:“一日读《温疫论》,至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
伤寒
杨栗山
2023-05-04
完整继承仲景学术——《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读后
完整继承仲景学术——《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读后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东汉末年,张仲景撰成了著名的《伤寒杂病论》,由于处在战乱时期,再加上当时还没有印刷术,学术著作抄写不便,很快就出现了传承不下去的情况。时隔不久,魏太医令王叔和慧眼识珠,
伤寒
继承
2023-05-03
《伤寒论》教你用粥治病(《伤寒论》笔记74|心下痞兼下利—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教你用粥治病用粥治病在中医学中由来已久,“医圣”张仲景就深谙此法。他在《伤寒论》中谈到用粥的条文共34条,8个方剂,其中桂枝汤19条、白虎人参汤5条、竹叶石膏汤l条、十枣汤1条、三物白散l条、理中丸2条、桃花汤2条。我们学习这些用
伤寒论
治病
2023-05-02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的流传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的流传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明末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苏常熟赵开美(1563年-1624年)据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小字本《伤寒论》翻刻,逼真原貌,谓之宋版《伤寒论》,所据底本旋即亡佚,今称之宋本《伤寒论》即明
伤寒论
流传
2023-05-02
鼠妇《伤寒杂病论》中的虫类药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鼠妇为鼠妇科动物平甲虫的干燥全体,又名平甲虫、潮湿虫。药性酸凉,归肝经。有破血通经,利水通淋,解毒止痛功效。常用治久疟、疟母、经闭、癥瘕、小便不利、惊风撮口、口齿疼痛、鹅口诸疮等。仲景用本品仅见治“癥瘕、疟
伤寒
类药
2023-05-01
宋本《伤寒论》文字正讹(如何学习伤寒论)
宋本《伤寒论》文字正讹赵开美(1563~1624年)翻刻宋本《伤寒论》有十几个讹字,今以台湾故宫宋本《伤寒论》为底本,检其讹字而正之。1迎:《医林列传·王叔和》:“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宋版“迎”字的构件“卬”误刻为“卯”,
伤寒论
文字
2023-05-0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