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中医发展中的七大流派
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
中医流派
2023-11-11
独树一帜的岭南皮肤病流派
秦汉时期,中原居民南下迁徙,将中原医学带入岭南,萌生了原始的岭南医学;成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唐宋元,鼎盛于明清,在外治法、手术、辨证、治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皮肤科作为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现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岭南皮科逐渐发展
中医流派
2023-11-11
重五运六气的龙砂医学流派
发源于江苏江阴龙山、砂山地区的龙砂医学流派,历史渊源久远,江阴襟带三吴,历史文化底蕴悠久,钟灵毓秀,人才荟萃。流派风格独特,学术特点明显,重视传承教育。历史沿革宋末元初的江阴大学者陆文圭集两宋学术之大成,被学界推崇为“东南宗师”。陆氏通经史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的早期代表人物朱肱
北宋时代,由于印刷术的进步和国家对医药的重视,沉秘民间多年的《伤寒论》得到校订和刊行,“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这部东汉著名伤寒家的名著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一时间所习者甚众,涌现了一批著名的伤寒家,如庞安时、朱肱、韩祗和、许叔微...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擅治夹虚伤寒的张景岳
通俗伤寒派擅治夹虚伤寒的张景岳 张景岳(1563-1640),名介宾,字会卿,景岳是其号。别号通一子,明代会稽山阴人。景岳生平精研《内经》,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历法、兵法、象数、音律、易理等,医学造诸颇深。时在京师医名极盛,求治者盈门。一时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以采摄温病学说见长的吴贞与章虚谷
通俗伤寒派以采摄温病学说见长的吴贞与章虚谷吴贞,字坤安,清代乾嘉年间浙西归安名医。少多疾病,遂究心千医学,著《伤寒指掌》(1796)四卷,书中有六经述古与六经新法两大部分内容。述古立论本王肯堂《证治准绳》、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王晋三《古方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的集大成者俞根初及其绍派伤寒
在通俗伤寒派中最值得推祟和研究的,是著名的《通俗伤寒论》的作者俞根初。俞根初,清代乾嘉年间绍兴名医,人称俞三先生,擅伤寒专科,日诊百数十人,一时大名鼎鼎少妇孺咸知。其学本于仲景,参朱肱、方中行、陶节庵、吴又可、张景岳诸家,著有《通俗伤寒论》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博采各家勤于整理的张璐
通俗伤寒派博采各家勤于整理的张璐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清代长洲(今苏州)名医。著有《张氏医通》、《伤寒缵论》《伤寒绪论》诸书。《伤寒缵论》以注解仲景原文为主,所论多本喻嘉言《尚论篇》。《伤寒绪论》则博采各家学说,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重视伤寒夹证的戈维城
戈维城,字存橘,明代吴中名医,著有《伤寒补天石》(1644年)一书,立论多宗陶节庵,在论述伤寒夹证方面较为详细,《补天石》所论夹证有:劳力伤寒、夹食伤寒、夹气伤寒、夹血伤寒、疮疡发热伤寒、痧病伤寒、劳损伤寒、痰证伤寒、食积伤寒、虚烦伤寒、脚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精于临床的陶华
朱肱以后能承其绪而有所发挥的,可推明代的陶华。陶华(1369-1445),字尚文,号节庵,明代余杭人。据云随证制方不拘古法,每遇奇疾能应手而愈,而于伤寒尤为擅长。著有《伤寒六书》,即《伤寒琐言》、《家秘的本》、《杀车捶法》、《截江网》、《一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的学术特点
一、以广义伤寒为研究对象伤寒的涵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伤寒是外感热病的统称,狭义的伤寒则是外感风寒所致的病症。通俗伤寒派以论广义伤寒为主,例如朱肱的《类证活人书》除论狭义伤寒以外,尚论证了伤风、热病、中暑、温病、湿虐、风温、温疫、中湿、湿温、
中医流派
2023-11-11
通俗伤寒派
通俗伤寒派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传统流派之一,它形成于北宋,明清两代有较大的发展。在学术上该流派主张遵循传统,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吸收历代各家临床经验,从而构筑起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由于该流派的学术见解通俗、切近临床.故在历史上有相当大的影响
中医流派
2023-11-11
温疫派强调攻逐伏邪的蒋宝素
蒋宝素(1786-1864),字问斋,号帝书,江苏丹徒名医,著有《医略》及《问斋医案》等书。柳宝治说:“伏邪之名,从舫未经道及,自蒋问斋著《医略》十三篇,煌煌然著伏邪之名,而伏温一病始昭然大白于天下”(《温热逄原》)不过,蒋氏所论伏邪实系温
中医流派
2023-11-11
温疫派擅治疫痧的陈耕道
疫痧,又名烂喉痧,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疹密布为临床特征,西医称之为猩红热,属急性传染病。清代擅长调治此疾者有陈耕道、夏春农、丁甘仁等,其中以阮氏为著。陈耕道,字继室,常熟名医,嘉庆六年(1801)著《疫痧草》一书,该书继承温疫家的基
中医流派
2023-11-11
温疫派取法河间的杨栗山
杨栗山,名璿,字玉衡,又号栗山老人,清代乾隆年间溧水名医。长于温疫证治,著有《伤寒温疫条辨》.(又名《寒温条辨》)一书,其间辨析伤寒温疫之、异同,阐发自已临证之经验,切于实用。杨栗山治温疫,其论多宗吴又可、张石顽,其法则本刘河间。他认为仲景
中医流派
2023-11-11
温疫派主张大剂解毒的余霖
温疫派主张大剂解毒的余霖余霖,字师愚,清初安徽桐城名医。因先君患疫为庸医误治而亡,遂专攻疫证。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乾隆癸丑(1793),京师大疫,以景岳法治者多死,以又可法治之亦不验。桐乡冯鸿胪星实姬人呼吸将绝,桐城医士投大剂石膏药,应
中医流派
2023-11-11
温疫派的泰斗吴又可
温疫派中成就最大、声誉最高的医家,莫过于吴又可。吴又可,名有性,明末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名医,以治温疫著称。据《明史》记载,从永乐六年(1408)至崇祯十六年(1643)间,共发生温疫十九次之多。据《吴江县志》记载,崇祯年间温疫猖獗,一巷百余
中医流派
2023-11-11
温疫派擅用石膏的缪仲淳
温疫派擅用石膏的缪仲淳缪仲淳(1546-1627),名希雍,号慕台,明代常熟名医。十七岁时患症久治不愈。遂翻阅医书,从暑论治自愈。自此踏入医门。缪仲淳以治伤寒温疫擅长,其治又重在清泄阳明气热,尝谓:“伤寒温疫,三阳经中往往多带阳明者,以手阳
中医流派
2023-11-11
温疫派的热病宗师刘完素
金元之际,战争频仍,瘟疫流行,据史书记载: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九月,元兵围汴,加以大疫,汴京城死亡百余万人。天兴元年(公元1232年)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的尚不在此数。面对如此猖厥的疫情,医学界是不会沉
中医流派
2023-11-11
温疫派的学术特点
一、以温疫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温疫,是一种感受疫疠之毒而发生的急性热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险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能引起流行。历史上温疫多次流行,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温疫派就是在与瘟疫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的。其中有的善治火热之疫,有的善治燥
中医流派
2023-11-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道家大祝由
点击了解免费学习流程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