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1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2 明皇日:天下之至柔者,正性也。若驰骋代务,染杂尘境,情欲充塞,MlJ为天下之至坚矣。○河日:至柔者水也,至坚者金石也。水能贯坚入刚,无所不通。○弼曰: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出。○雩日:圣人所以执柔而御群刚,观于物则水是也。3 无有入于无问,4 河日: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四十二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1 道生一,2 河曰:道始所生者一。3 一生二,4 河曰:一生阴与阳也。5 二生三,6 明皇曰:一者冲气也,言道动出冲和妙气于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阳气,阳气不能独生,又生阴气,积冲气之一,故云一生二。积阳气之二,故云二生三。○河曰: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7 三生万物。8 明皇曰:阴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四十一
《土士闻道章第一四十一》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2 明皇曰:了悟故动行。○河个:上士闻道,自动苦,竭力而行之。○弼曰:有志也。○雱曰:士,学者也,故尚志无志,则终不可以语道矣。3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4 明皇曰:中士可上可下,故疑。疑则若存若亡。○河曰:中士必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未平,欣欣然而存之,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四十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41 反者道之动。42 明皇曰:此明权也,反者取其反经合义。反经合义者,是圣人之行权,行权者是道之运动,故云反者道之动。○河曰:反,本也,本者道之所以动,动生万物,背之则亡也。○弼曰: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之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雱曰:反本则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九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1 昔之得一者,2 明皇曰:一者,道之和,谓冲气也。以其妙用在物为一,故谓之一尔。○河曰:昔,往也,一无为,道之子也。○弼曰:昔,始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一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故皆裂发歇竭蹶也。3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4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八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1 上德不德,2 河曰: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3 是以有德。4 河曰: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得以全也。○雱曰:全德之人,体道尽常,德外无复馀物,故无德名。5 下德不失德,6 河曰:下德谓号镒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七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18 道常无为,19 河曰:道以物为恶常也。○弼曰:顺自然也。○雱曰:虽为之时,未尝有为。20 而无不为。21 弼曰: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雱曰:虽无为之时,未尝不为。22 侯王若能守,23 雱曰:君人体道以治,则因时乘理而无意于为,故虽无为而不废天下之为,而吾实未尝为也。天何言哉,四时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六
《将欲歙之章第三十六》1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2 河曰:先开张之者,欲极其奢淫。3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4 河曰:先强大之者,欲使遇祸,患。5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6 河曰:先兴之者,欲使其骄危也。7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8 河曰:先与之者,欲极其贪心也。○雱曰:阴阳之情,周旋如转轮,反复如引锯,往穷必反,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五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1 执大象,天下往。2 明皇曰:大象,道也。帝王执持大道,以理天下,则天下万物归往矣。○河曰:执,守也。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也。治身则大率所明,往来于己也。○弼曰:大象,天象之母也,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矣若执之,则天下往也。○雱曰:帝王体道,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三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22 知人者智,23 河曰:能知人好恶,是为智。○秀曰:智足以知人,而昧于见己者,由私己故也,可名为智而未明也。自知者明。明皇曰:智者役用以知物,明者融照以鉴微,智则有所不知,明则无所不照。○河曰:人能自知贤不肖,是为反听无声,内视无形,故为明。○弼曰:知人者自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四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1 大道泛兮,2 河曰:言道泛泛,若浮若况,若有若无,视之不见,说之难殊。3 其可左右。4 明皇曰:大道泛兮,无系而能应物,左右无所偏名。○河曰:道可左右,无所不宜。○弼曰:言道泛滥,无所不适,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雱曰:泛然不定于一物,故用之无所不通。5 万物恃之以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二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1 道无名。2 明皇曰:道以应用为常,常能应物,其应非一,故于常无名。○河曰:道能阴能阳,能弛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也。○雱曰:道无体,焉得名。3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4 明皇曰:朴,妙本也,妙本精一,故云小。而应用匠成,则至大也,故无敢以道为臣者。○河曰:道朴虽小,微妙无形,天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一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2 河曰:祥,善也。兵者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人之器也,不当修饰之。3 物或恶之。4 河曰:兵动则有所害,故万物无有不恶之。5 故有道者不处。6 明皇曰:佳者,好也。兵者,谋略也。凡人修辞立诚,不能以道德藏器,而以兵谋韬略为好。谋略之用,只在于攻取杀伐,故为不善之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三十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1 以道佐人主者,2 河日:谓人主能以道自辅佐也。3 不以兵强天下。4 河日:以道自佐之主,不以兵革,顺天伍德,敌人自服。○弼曰: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于天下,况人主躬于道者乎。○雱曰:体道而有天下者,万物将自宾,何暇言此,故但称佐人主者,圣人以德强国,以兵辅德。5 其事好还,6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二十九
《将欲章第二十九》1 将欲取天下,2 河曰:欲为天下主也。3 而为之者,4 河曰:欲以有为治民。○弼曰:为,造为也。5 吾见其不得已。6 明皇曰:天下者,大宝之位也,有之者,必待历数在躬,若暴乱之人,将欲以力取而为之主者。老君戒云:吾见其不得已。○河曰:我见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天道恶烦浊,人心恶多欲。○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二十八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1 知其雄,守其雌,2 雱曰:雄动雌静,静则不离于真,但静而已,则非道之全,故至人以雌为常,而常知雄也。3 为天下溪。4 河曰: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尊显,当复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霄曰:溪以下而资纳流通,守雌则能以虚静受一切法,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二十七
《善行章第二十七》1 善行无辙边,2 明皇曰:于诸法中,失了真性,行无行相,故云善行。如此则心与道冥,故无辙边可寻求也。○河曰:善行道者,求之于身,不下堂,不出门,故无辙迹。○弼曰: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雱曰:体神则周行而无边,且圣人不得已而有行,则常不使迹著于世,恐民之迁其德耳。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二十六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1 重为轻根,2 明皇曰:重者制轻,故重为根。○河曰: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草木之华轻故零落,根重故长存也。3 静为躁君。4 明皇曰:静者制动,故静为君。○河曰:人君不静则失神,治身不静则身危,龙静故能变化,虎躁故夭亏也。○弼曰: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二十五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 明皇曰:将欲明道立名之由,故云有物。言有物混然而成,含孕一切,寻其生化,乃在天地之先生。○河曰:谓道无形混然而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弼曰: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雱曰:道之中体,混然而成,其视天地,亦由
2024-11-15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二十四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1 跂者不立;2 河曰:跂,进也。谓责权慕名,进取功荣也,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弼曰: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3 跨者不行;4 明皇曰:跂,举踵而望也。跨,以跨夹物也。以喻自见求明,明终不得,何异夫跂求久立,跨求行履乎?○河曰:自以为贵而跨于人,衆共蔽之,使不得行。○雱曰:不适
2024-11-15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