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云门鲁史《道德经解》五
虚用章第五天地不仁。(无心施化)以万物为梦狗。(任其自然)圣人不仁。(法天无为)以百姓为募狗。(顺帝之则)天地之间。(塞乎两间优优品类)其犹橐钥乎。(空洞虚中太和充溢)虚而不屈。(中通外直)动而愈出。(应变无穷)多言数穷。(希言养气)不如守中。(允执厥中)【此章要用默以归于无言。而心领神会其至道之妙。用意如茧。止
2024-11-20
云门鲁史《道德经解》四
无源章第四道冲而用之。(太虚同体)或不盈。(谦不自满)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渊其渊万物资始)挫其锐。(知止敛神)解其纷。(不随世变)和其光。(退藏宥密)同其尘。(混心于物)湛兮似或存。(存神于物)吾不知谁之子。(一元无上)象帝之先。(超踪造化惟道独尊)【此乃见道之实。知其味得其理。养浩然之气。充塞乎天地。饱味乎己身
2024-11-20
云门鲁史《道德经解》三
安民章第三不尚贤。(德圣弃智)使民不争。(大公无我)不贵难得之货。(伯牙弃利)使民不为盗。(戒得劝贤)不见可欲。(非礼勿视)使民心不乱。(转物应机)是以圣人之治。(修身为本)虚其心。(遭欲全心)实其腹。(直养全命)弱其志。(致柔全神)强其骨。(保精全角)常使民无知无欲。(返朴守淳)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絜矩从心无假造作)为无为
2024-11-20
云门鲁史《道德经解》二
养身章第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自扬已美使彰显也)斯恶已。(有危亡也)皆知善之为善。(有功名也)斯不善已。(人所乎也)故有无相生。(无必生有有必归无)难易相成。(先难后获见易为难)长短相形。(道本无形自相长短)高下相倾。(天旋地转安得高下)音声相和。(一风万籁所鸣皆应)前后相随。(往古即今来今即古)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恭
2024-11-20
云门鲁史《道德经解》一
体道章第一道(元始一炁虚无自然)可道。非常道。(道本无言拟议便非)名(长养万物不可知识)可名。非常名。(愈采愈深愈执愈失)无(荡荡难名民无得称)名天地之始(纯亦不已先乎覆载)。有(太极分真强名日道)名万物之母。(降本流末养育羣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隐显莫测无心运化)常有欲以观其徼。(守中抱一有意操持)此两者。(执
2024-11-20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十七
【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性不为恶事,故能神,无所不作,道人当法之。王侯若能守。王者虽尊,犹常畏道,奉诫行之。万物将自化。王者法道为政,吏民庶孽子,悉化为道。化如欲作,吾将镇之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十六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善恶同规,祸福同根,其先张者,后必翕。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先强后必弱。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先兴后必衰废。将夺之,必固与之。先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十五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yuè)与饵(ěr),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执大象,天下往。王者执正法,像大道,天下归往,旷塞重驿,向风而至。道之为化,自高而降,指谓王者,故贵一人。制无二君,是以帝王常当行道,然后乃及吏民。非独道士可行,王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十四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泛,其可左右。泛,广也。道甚广大,处柔弱,不与俗人争,教人以诫慎者宜左契,不诫慎者置左契。万物恃以生而不辞。不辞谢恩,道不贵也。成功不名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十三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知人者智。知平他人善恶,知不合道德,道人但当自省其身,令不陷於死地,勿平他人也。自知者明。如此甚明矣。胜人有力。好胜人者,但名有力也。自胜者强。自修身行善胜恶,此乃强也。知足者富。道与谦也。强行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十二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dài)。譬(p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常无名。不名大,讬微小也。朴虽小,天下不敢臣。道虽微小,为天下母,故不可得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十一
【第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sāng)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莅(lì)之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十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务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二十九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狂或(惑)之人,图欲纂弑,天必煞之,不可为也。吾见。吾,道也。同见天下之尊,非当所为,不敢为之。愚人宁能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二十八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欲令雄如雌。奚,何也,亦近要也。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二十七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chóu )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善行无彻迹。信道行善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二十六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人当自重精神,清静为本。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重精神清净,君子辎重也,终日行之,不可离也。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天子王公也,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二十五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家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二十四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喘者不久。用气喘息,不合清静,不可久也。跨者不行。欲行千里,一步而始,积之以渐。今大跨而立,非能行者也,不可久也。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饶无
2024-11-19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希言自然。自然,道也。乐清静,希言入清静;合自然,可久也。飘风不终朝,
2024-11-19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