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羲黄大学
学堂课程
学园风貌
学子风采
学堂事务
公益课堂
学堂宗旨
学堂师资
道家经典与净土之间的联系
黄老师答:《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音希声。此“音”乃是无心之音,无心之心乃先天元神,正是“德”,是故此音乃“德”之音。第四十一章与大成净土有密切联系。实际上,本章与《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都是大成净土核心指导元典。大道“善贷且成”,怎么达到?不正是大成净土的小往大来吗?2、黄老师曰:太乙救苦天
2025-04-20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与修德的先天元神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
2025-04-20
师生对答: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关于朴的问答)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注释】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2、自化:自我化育
2025-04-20
师生对答:道德经第三十六章·阴阳转化现真机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注释】1、歙(xī):敛,合。2、固:暂且。3、取:一本作“夺”。4、微明:微妙的先兆。【
2025-04-20
师生对答: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自知者明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注释】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大意】能了解别人长短善恶,乃是智慧,能了解自己,才是高明和通达。能够战胜
2025-04-20
丹道不是唯一证道途径
黄老师曰:丹道的最终境界,与大成净土与羲黄老庄都是一致的,都是至道修炼的正途。 现在学术界对丹道的理解有些不好的倾向,一个认为丹道是唯一证道途径,甚至否定道家还有诸如净土法之类的其他证道途径,实际上,不管老庄无为法还是大成净土法,走的路子都与丹道不同,不可粗暴的归于丹道
2025-04-20
北京于同学修行反馈与答疑
于同学:@太易先生黄紫檀 师傅好,求指点:我从昨天打坐开始出现的情况是,持咒先出现中脉跟着震动发热,随后上肢跟着震动劳宫发热,下肢震动涌泉穴发热,然后四肢感觉找不到、动不了,慢慢持不了咒了,也定在那。腹部还能感觉张合,有凉气从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百汇出入,然后整个头部。一开始内视是双眼前光芒像个饼
2025-04-20
小成净土与大成净土的区别
敬天爱人--顾同学:黄老师:中午好!有个德高望重的老道长说“太乙救苦天尊”是给过世的人念的?!不知是否有道理?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黄老师答:道家大成净土具有完备的体系,覆盖了人生从生到死的全过程,而以彻底普度为终极发心。大成净土的核心,是“太乙心咒”,以此心咒为内修的根本,从而达到证道成
2025-04-20
有内景就喜,有现象就恐,不见性光就求,几个月不成仙就烦
江西贵溪费建亮:黄老师,我近期常岀鼻血,不知道和我练功有没有关系,是不是练功时火候没掌握好呢?有时还头发蒙,发胀。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黄老师答:武火不会导致出鼻血,这个要非常深厚的功力。就好像有人担心走火入魔一样,这些都不是初学者可以做到。放心炼。多在固精、明理、炼心上面下功夫。有内景
2025-04-20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白守黑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注释
2025-04-20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与无漏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注释】1、撤迹:轨迹
2025-04-19
至道修炼的三大主干
黄老师曰:至道修炼包含了三大主干,它们各有侧重:一是以伏羲、老庄为代表的顿悟顿成法,此法最高,但是传承者少,适合上等根器者;二是以七返九还、三乘九转的丹道为代表的渐法,此法循序渐进,行之有验,传播得较广,是至道修炼的中流砥柱,甚至历史上,丹道一度成为至道的代名词,使得众人甚至不识至道修炼有其他途径;
2025-04-19
修身为本,守身为大
济南马同学:@太易先生黄紫檀 老师好。“修身为本,守身为大”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修身是养命之本,守身是养性之要。身为修道之承载,修身不一定是在修道,但是修道必须以修身为本;守身不一定是守道,但是守道必须以守身为大。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德州李同学:用成语“守身如玉”来理解“守身为大”对吗
2025-04-19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引出的师生对答:身为万乘则元神为君,重可修身而静可养神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注释】1、躁:动。君:主宰。2、君子:一本作“圣人”。指理想之主。3、辎重:军中载运器械、粮食的车辆。4、荣观:贵族游玩的地方。指华丽的生活。5、燕处:安居
2025-04-19
关于自发功的控制与否
德州李同学:@太易先生黄紫檀 黄老师好!昨天晚上打坐时我有意的阻止自发功发生,结果今天一天肩和锁骨处酸胀,刚打打坐时我放任自发功(脖子前后左右转功)的发生,酸胀减轻了。这种情况正常吗?我该怎么处理好?黄老师答:@德州李同学 不沾不滞。刻意管控,属于“滞”。凡是自发动,都是元神被激发,可以清理一些身心疾
2025-04-19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答疑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注释】1、寂兮
2025-04-19
由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引出的破“自”我
济南马同学: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注释】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2、跨:跃、越过,阔步而行。3、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大意】凡翘起脚尖想要
2025-04-19
吕祖秘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济南马同学:吕祖秘注道德经曲则全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图片仅作为配图使用,与原对话场景无关此章是教人纯一不杂,自无骄贪
2025-04-19
清静经解读
黄老师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
2025-04-19
随谈
江苏-三锋玄丰黄同学:每个人的承负表象是不同的,有人会辗转到大道,有人一辈子遇不到,有人就算遇到了也不会珍惜,打坐中的象不一也因各人承负不一,不破不立。一般是国外有人提出中华优点就会关注,提一点就关注一点,再提再关注,比如道教,针灸,莫言,屠幼幼,空谷幽兰,以及种种西方的标准为荣,结结实实证明了国人的
2025-04-19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羲黄大学热门文章
1
毫发差殊功不就,半途而废再行难
2
5-6物交心生
3
版权声明
4
第一卷 列氏虚空-4
5
1-19历死得道
6
1-9不离本情
7
爱以身为天下,建立真爱
8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或损或益 黄紫檀老师点窍
9
龙门心法解读-戒行精严
10
黄紫檀老师点窍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仁大义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