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
世间的人们,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些根本性的追求还是一致的:人们都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有人例外吗?
可是,人想归人想,但真实的生活却是苦乐并存,利害相连。求乐,乐不长久。避苦,苦又赶不走。都想利自己,可又有谁知道是自己害自己无数次的呢?
人人总求福,可是灵验的时候少!人人想避祸,可又总是与其不期而遇。
人生似乎很残酷,福气难长久,灾祸却又常光顾。一旦遭遇灾祸,整个生活就会变得乌烟瘴气啊!
看起来,人生就如同一个解不开的困局!
也许,正因为如此,人间才出了圣人,因为圣人们找到了破解困局的办法。
那就让我们看看老子是如何破解人生困局的吧!
在世界上,《道德经》被誉为“东方圣经”,又有“万经之首”之美誉。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个容器。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往生命这个容器里装什么。
命运的秘密,就是你给生命装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生命的痛苦,就是想得福却又去惹祸,惹了祸还要去怪罪别人。于是,求福惹祸构成了人生的一个死结。
生命的觉醒,就是懂得了将历经千年检验的圣人智慧装进自己的生命中,懂得了种福才能得福,种祸必然得祸的自然规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跟着老子学习破解人生的困局吧!
【学经先读开经偈】
太上玄深众妙门,如影随形难见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虚极静笃安心魂。
【我先来把经文原文诵读一遍】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释意】 老子在这一章中告诉我们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在这里说的是,天下合乎“道”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天下不合乎“道”的时候,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总结出一个规律: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人生才可能圆满。
【本章核心要义】
老子在这一章中,说到了有道和无道两个不同的人间景象,也指出了无道惨景背后的两个重要原因:不知足和贪婪——不知足是说的对现有的不珍惜,贪婪是说总想更多,这两个毛病往往是连着的。最后,老子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知足之足的智慧!
看看我们现今的社会,因为忙碌工作而照顾不了孩子,顾不上老人,直到孩子生病、老人住院时自己才会有时间。或者,自己忙碌起来就像失控了的机器一般一直在旋转,直到生病倒下时才会停止。忙碌什么呢?大部分人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奔波,尽管已经够多,还要更多更好。为此,朋友之间可能翻脸,亲人可能反目。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子给人们找到了根本性的原因:不知足和贪得无厌。并且,老子将“不知足与灾祸”、“贪得无厌与人生挫败”联系起来,展示了两对奇妙的灾难因果关系。
怎么办呢?人生既要懂得如何知足,又不能因为知足而失去奋斗的动力,奋斗吧又不能让生命失去控制。看来,这人生找到恰当的、合适的那样一个分寸确实不容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7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