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齐善鸿讲《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祸端产生的背后(下)

荆十三 2024-11-16 16:31:28

第四十六章:祸端产生的背后(下)


【本章核心要义】

        老子在本章中所说的事实和阐释的道理,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1、领导者,你有道吗?是老子提出问题的前提。统治者,不管是国家的还是一个组织的,对于整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统治者无道,就会对整个国家或者组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老子倡导统治者要有道。这也就直接告诉了人们,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人,都应该是一个修道悟道行道的人。

【自问】如果你是领导人,你认为自己有道吗?你除了忙碌具体事务,你修道吗?如果不修道,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可能就会成为组织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你能意识到吗?看到别人出事,你可能能够意识到,关键是别人或者你自己没出事时,你会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正在带来什么样的危险吗?你能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我警觉状态吗?

e154002750821088-2483a5db72d50e56-4c5def856e46be84005bf7b229213574.jpg

        2、不修道的统治者会无道,不修道的普通人呢?当然也是同理。只是统治者影响到的是大局,而普通人影响到的是自己的家和周围交往的人。你回家时给家人带回去的是快乐还是胡乱的指责?可见,只是影响范围大小不同而已。

【自问】如果我们是普通人,我们有道吗?统治者无道祸害国家,普通人无道首先祸害自己的家。因此,很多修行大德劝告人们,家庭是人修行的第一道场,家人、亲近的人才是我们修行的最严苛的检验者。


        3、统治者会贪婪,于是就会败坏江山。普通人贪婪,就会破坏自己的生活。想想看,统治者已经富有天下,竟然还会贪婪,那些处在底层的人们呢?恐怕不贪婪的人少啊!那是不是说贪婪就是所有人的本性呢?准确来说,贪婪只是无道的人的本性,贪婪就是无道的一个典型表现。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贪婪就是一心为自己私利,贪婪就是追求无限度的占有,这一方面导致了与他人的冲突,另一方面也违背了人生与生命的承载力。同时,贪婪就是一种典型的外求模式,这就会导致生命被外部力量控制,也就造成了自己的失控。

【自问】看到别人无道,也并不代表着自己有道。统治者无道时万人唾骂,普通人无道也会千夫所指。关键是,贪婪并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还会破坏自己的利益,为何要去贪婪呢?所以无道的人看起来是为了自己利益,实则是在破坏自己利益的。


4、知足之足,常足矣。这是个重要的问题。都说知足常乐,这往往是遭遇挫折后的感叹。顺利的时候,人生就像不断踩油门的车,速度越来越快,有谁会想到停下来呢?人生,就是要奋斗,不奋斗的人生还有意义吗?你看,在知足与奋斗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多人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实际上,老子的思想是根据生命承载力、价值平衡性、内求神圣性、自我校正力的人生原理提出的。人们一味地追求多占,可超出了生命承受力时,价值就会走向反面。人生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一味贪图物质利益导致精神空虚后,生命就会失去平衡,就会倾覆。人如果事事外求,就会沦为奴隶,人生就失去了意义。人如果失去了自我校正的能力,就会自残自伤。所以,有道的人,能够约束私利不伤人,占有物质不伤己,精神提升不松懈,生活简单不放纵,尽心使命不懈怠,人生无求得圆满。这个圆满,就是自我与社会、内外与外在、物质与精神、生命与荣誉的综合价值平衡体系。

        总而言之,老子告诉统治者要节制个人的欲望,要坚守为天下人造福的使命与情怀,这就是人间正道。坚守人间正道,一切该有的都会有。

        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正如雷锋所说的那样,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才可以成就伟大而不朽的生命。若是一心为自己谋私利,也就背离了人生的最大利益,也就是对生命的背叛。约束自我的欲望,节俭个人的生活,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去小我生大我,升级大我到无我,这就是人生和生命最神奇的张力,这种模式带给人生的就是那种几近圆满的人生结局。

e154002750821088-20370af6263487c0-68c9bb9cf8232751b394e447d6a6d8f1.jpg


        总结一下,老子第46章的思想,可以用三个问题来表述: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但又总是把自己的生活和别人搞的不得安宁,你知道这是背离了大道正在走向险境吗?【忠告】一个活在自我硬壳里的人,就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即使外部结果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就是顽冥不化!

第二个问题:当你一味的追求外部的发展而忽视了自身的提高时,当你只是在提高业务能力,而不是在优先提高自己的悟道和修养能力时,你已经走在招灾惹祸的道路上。你意识到了吗?【忠告】古语说得好,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当一个人自己的提高落后于外部的追求时,就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第三个问题:当你自己过着十分狼狈的生活,还要追求外部的发展时;当你已经忙到没有心思学习,或者静下心来修行时,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忠告】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很珍惜,也很有心情。对于自己的提高总能优先安排时间,并能静下心来领悟大道,再用大道的规律去发展外部的事业。此生就无忧了。



【悟道箴言】

        将老子本章的智慧总结成《悟道箴言》,奉献给大家:

平安时,就是人生大福。

挫折时,就是大道惩戒。

不知足,就会自动招祸。

贪婪时,就一定会上当。

合道时,智慧促成圆满。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7cd75cdf032338365d955167af7d303a.jpg

【思考】

        现实中的人们,也许对于正面的教化已经有些厌烦。或者内心处在一种矛盾状态:既觉得圣人的教育是对的,又不情愿放弃为自己私利的愿望,总担心自己会是吃亏最多的人。

        实际上,悟道的人犹如获得了神通的能力,吃亏这样的思维已经在他们的心智中消失了!一个悟道的人,处处都是收益,哪有吃亏可言?

        请跟我一同走进老子道德经第47章,看看老子所说的悟道者的神通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7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