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集的主题是治国者的责任,我们要介绍《老子·第75章》。这一章所谈的主要是天下大乱的情况。老子把大乱的责任都推给在上面的统治者,我们看他是怎么说的。我们先把原文读一遍,
《老子·第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我们用白话把它的意思先说一遍:人民陷于饥饿,是由于统治者吃掉太多税赋,因此陷于饥饿。人民难以治理,是由于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因此难以治理。人民轻易赴死,是由于统治者生活奉养丰厚,因此轻易赴死。只有不刻意求生的人,要比重视生命的人更高明。
这章一开头提到百姓的三种情况、三大问题:第一个是“饥饿”,第二是“难治”,第三是“轻死”。这三个问题一层比一层严重。
以“饥饿”来说,就是没有足够的食物。它可能是天灾,像各种饥荒,也可能是人祸。这边就把责任推到收税太重,显然是统治者的问题了。
第二点,以人民“难治”来说,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喜欢有所作为,像征用劳役、发动战争,让百姓不堪其扰。于是他们从消极抵抗到积极反抗,结果当然是很难治理了。
第三个问题就是人民轻易赴死,这是由于统治者自己生活奉养丰厚,把百姓当作利用的工具了。如果百姓活着只是受苦,他为什么要珍惜生命呢?“轻死”两个字,就是百姓想还不如死了算了,甚至可能采取包括自杀在内的手段。所以这边所说的三大问题,责任都在治国者身上,相当清楚。
说到这三方面的问题,明朝末期一位儒家学者黄宗羲(1610-1695),他是明末到清初的一位重要学者,写过一本非常特别的书,书名是《明夷待访录》。这本书在说什么呢?“明夷”是《易经》里面一个卦的卦名。“明”就是光明,“夷”就是伤害,光明受到伤害。它的卦象是地在上,火在下,一般念成“地火明夷”。火就是光明,光明被藏在地底下,代表地面上一片漆黑。在明朝末年写这样的书,确实反映当时时代的现状。后面说“待访录”什么意思呢?他写这本书,等待别人来了解他的想法。这本特别的书,一开头就讨论到国君是怎么回事。从秦始皇之后,帝王专制,国君的问题就大了。他对这个制度深入加以批判,他认为国君为了一家人的享受(皇亲国戚哪一个不是富贵荣华享受不完的?),他就抽百姓的重税,国家灭亡了也不管,所以才有朝代不断的更迭。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面写的第一篇就是《原君》。《原君》就是要把“君”这个道理说清楚,把他的原来面貌掌握住。国君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始的时候本来是要领导百姓、教化百姓、保护百姓,让百姓好好生活的,像做老百姓的父母一样的照顾百姓;但是后面变成作威作福,锦衣玉食。所以黄宗羲在这本书里面特别强调,天下为什么会乱?他提到三点问题,与老子这边所说的几乎完全一样。我们可以从这边推断,很多儒家学者也受到老子非常清楚的启发。
黄宗羲就说了,天下大乱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租税太重,第二是政令太多,第三个是聚敛无度。这与老子说的不是一样吗?第一个是在上位的人“食税之多”,就是赋税太重。第二是在上位的人有所作为,代表发布很多政令,总是要去使唤百姓,做哪些工作,改变这个,建造那个。第三个是聚敛无度,等于是上面的人“求生之厚”,底下百姓就惨了,受苦受难。
由此可见,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基本上一个社会的动乱,统治者要负最大的责任。在老子看来甚至要负全部的责任。这就是老子对于天下大乱所做的观察。
当然,这三点里面最让人痛心的是第三点,“民之轻死”就是轻易赴死。在庄子的《人间世》里面一开头,他就写一段虚拟的故事:孔子的学生颜回,看到卫国的情况很不妙,就想去卫国帮忙。他怎么描写当时的情况呢?他说:“卫国的国君正当壮年,行事独断。治理国家十分轻率,却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轻易就让百姓送死,为国事而死的人满山遍野有如乱麻,人民都走投无路了。”这段话可以反映出来战国时代的情况,这是庄子的描述,代表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2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