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七十四章:伤人必伤己(下)

荆十三 2024-11-08 11:07:10

第七十四章:伤人必伤己(下)



        事实上,刚刚既然提到孟子了,我们就多说几句。孟子有一次去见到梁襄王。梁襄王就是梁惠王的儿子,年纪很轻。梁襄王见到孟子,第一句话就问他:“天下怎么样才能安定?”孟子说:“要统一才能安定。”梁襄王再问:“谁能统一天下呢?”孟子怎么回答?他说:“不喜欢杀人的人,就可以统一天下。”他这边所指的当然是战国时代那些互相争雄的、几个强国的领导,这些强国他们的领导都是动不动杀人,所以孟子说的标准这么低,不喜欢杀人的人就可以统一天下。

        代表什么?老子这边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乱世。你代替自然的行刑官,提前让一个人生命结束,那不是代替大木匠去砍树吗?到最后你伤到什么?伤到自己的手,灾必及身。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他自然的寿命,所以你不要自作聪明,不要用各种手段或政策让老百姓提前结束,那样的后遗症是很大的。

e154002750821088-e38be3ca4675d66a-9a87905791771b3c5f582b2811036f30.jpg


        那么河上公在注解这一段的时候,就讲得比较有趣了,他把这一章跟前面的第73章连起来说,他怎么注解呢?他说,司杀者就是天,好像天来安排这一切。他还强调这个天居高临下,司察人过,专门去监督看人的过失。听起来有点宗教的气氛,好像有一个神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对每一个人的过错都记得很清楚。河上公接着就说一句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代表什么?代表每个人都有他的命数。而这个“命数”又不能把它讲成宿命论,好像一个人本来应该活到什么年纪,那就到时候结束了。根据河上公的解释,我们一再强调,河上公有养生家的背景,也有宗教的背景,就是强调什么呢?善恶皆有报应。他把天网恢恢说成像天罗地网一样,有它赏善罚恶公平的原则:一个人过失多的话,可能就会提早结束生命了;相反的,一个人多行善事的话,就可以活得久一点。这是河上公的意思。但这种说法在《老子》里面很难得到充分的印证。

        这一章所讲的内容是什么?也是天下大乱,所以我们在读到老子有关这些章节的说法,常常要记得《老子》的书有大概1/5的篇幅是描写天下大乱的,从人的认知能力造成区分,一路是原因,发展到后面造成结果,最可怕的就是战争。像我们这一章所谈的也都是属于天下大乱这样的范畴。这个时候老子提醒那些统治者,你千万不要代司杀者杀,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决定百姓的生杀大权,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还以为自己在代天行道,决定人民的生死。错了,凡是这样做的人,老子警告他,希有不伤其手,甚至所伤的不只是手而已,像夏桀、像商纣,到最后造成整个国家的灭亡。

        所以我们在这一章把标题定为用心善待百姓,就要了解前面开头那一句话,实在是令人觉得很感伤。“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十个字就是乱世里面最直接的具体的征兆。所以常常想到我们生活在太平的盛世,应该觉得幸运;不像古人,在春秋战国时代,到处都是战乱。老子对于战争态度非常明确,他是反战的,但对于战争的问题过于复杂,没有人说得清楚,来龙去脉、恩恩怨怨是纠缠在一起的。

e154002750821088-e1b4311886ca61f0-66f57cda1dc2170205476eb64a602cc1.jpg



总结:

        所以在这一章我们学到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自然界有负责生杀的一种力量,叫做司杀者。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他天然的寿命,我们称作天年。所以基本上你作为统治者,没有必要用你的权力去伤害人命。你千万不要以为你代替自然的行刑官去杀害一些坏人,其实有时候你未必能够达到效果。等于是你作为统治者最好怎么样?清静无为。结果你现在不但做不到这一点,反而要靠刑罚来维持社会的稳定,那么你最后灾必回到自己身上。

第二方面就是什么?就是要强调有一种人为的司杀者,也就是要避免。自然界的司杀者,我们可以了解,也不得不接受,而人为方面的司杀者一定要尽量避免。你想到第一句,老百姓不害怕死亡,那么你还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吗?人都希望活下去的,也没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么回事,老子也没有谈到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认为生不如死的话,代表这个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当然不用去想这个问题了,因为今天这个时代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常常想到,怎么样会让一个人觉得活得没有任何乐趣呢?

e154002750821088-71e3ab359484f62f-85bd62ba27e5f054a6e860c1d5883e88.jpg



课后思考:

        而我们自己学习老子之后就要记得,活在世界上,除了活着以外,还要设法了解活着的意义何在。而老子就希望告诉我们,你如果能够悟道,万物从道而来,又回归于道,那我们活着的时候,就要设法能够接近悟道这样的境界。心里面充满感恩的心,对于我们所接触的一切都要珍惜,希望透过这一切来启发自己,能够从区分到避难到启明的境界,最后发现宇宙万物都在道里面,道也在宇宙万物里面。这样一来,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才会了解得比较完整,也比较透彻。这一方面,你有没有个人的观察和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