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如何在不争的情况下成功(上)

荆十三 2024-11-07 15:51:10

第六十六章:如何在不争的情况下成功(上)

        这一集的主题是不争而成功,我们要介绍《老子•第66章》。这章所谈的是圣人怎么治理百姓。一开头他用一个比喻,用江海做比喻,说它位置最低下,所以能够让百川归往;而最后的结论还是不争。所以这章内容相当完整。我们把它的原文先读一遍,

《老子•第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c3d60efb51c74d95942555235adf01b.jpeg

        我们接着用白话把它的意思说一遍: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这样才能让百川归往。因此,圣人想要居于人民之上,一定要言语谦下;想要居于人民之前,一定要退让于后。如此,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不觉得有负担;站在前列,而人民不觉得有妨碍。于是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会嫌弃。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争。

        这章的结论谈到“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在第22章念过完全一样的。开头它使用一个比喻,很客观的,江海作为百谷王。“王”这个字我们再说一次,它是“归往”的意思。你在人间称王,为什么呢?大家都归往你,往你这边来投靠支持,你自然就成为王了。所以百谷王的“王”是用它原来的意思,百川归往。为什么江海可以成为百川归往之处呢?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因为水往低处流。如果江海高高在上,水怎么可能汇聚到那儿去呢?所以这个比喻就从自然界的一个现象去了解观察。

        然后接着就问,那圣人怎么做呢?后面就提到圣人有两种“欲”。第一个“欲上民”,第二个“欲先民”,要居于人民之上,要居于人民之前。所以“欲”这个字就值得注意了。我们在介绍《老子•第1章》的时候,我们强调“故常无欲”,后面“常有欲”。我们当时特别指出来,很多研究老子的学者说,这边讲“有欲”有问题,老子怎么可以说“有欲”呢?所以断句的时候最好改成“无”与“有”,事实上未必如此。《老子》里面讲“欲”的地方至少有六七个地方,这边就有两个地方,圣人欲如何、欲如何。所以我们要强调,老子并没有反对人有欲,但有个前提:有正确的知,才会有正确的欲。这个“欲”是人类最自然的本能,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呢?只是说正确的“知”不容易。

e154002750821088-2483a5db72d50e56-1a72878f2f53ee4e4b642d404c59b293.jpg

        所以,如果说用圣人作为代表来表现他的欲的话,应该是很好的示范,我们看看他怎么做。还是一样,讲到人的各种表现,一定是两方面:一个是言,一个是行。

        先说他什么?你要居于人民之上,一定要言语谦下。比如说老子说过两次了,你要当侯王吗?说话一定要谦虚,要称呼自己是“孤家、寡人、仆下”。所以你一说话,就说自己是“孤家、寡人、仆下”,别人听了之后就比较不会反感。你已经高高在上了,大权在握了,你每一次说话都要说“朕即天子、朕即法律、朕即国家”,别人怎么受得了呢?所以言语谦下的话,可以调和一下,让别人觉得:我愿意听你说,愿意照你的话去做。

        接着说,你要居于人民之前,一定要退让于后。这是行动上,让别人走在前面。这一来的话,大家觉得你没有给人太多的压力。所以一个是以言下之,一个是退让于后,这一来的话,整个社会容易安定和谐。

        能做到言与行这两方面的话,后面的效果就很明显了。你看后面两句话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他处在上位,人民不觉得有什么负担。我们念《老子》一再看到天下为什么大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负担太重。上面人为了生活享受,为了各种富贵的条件,让人民吃不消。我们还记得在第53章说,这些领导人“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这四点太明显了。这些领导人还在穿漂亮衣服,佩戴锋利宝剑,饮食精美,而仓库里面储存的财物很多,老百姓怎么办?他们负责交税,然后活得很辛苦。这样的国君让老百姓太累了,负担太重了。如果说学习圣人的话,他本身根本不需要任何物质享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要满足。老百姓就会发现:这样的人在领导的话,税负很轻,也没什么劳役,更不要谈战争了。他们的负担一点都不重,这不是国泰民安吗?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1725f6e0c5548b6224efc8e12937a436.jpg


        而另一方面,他说“处前而民不害”,圣人站在前列,人民不觉得有妨碍。不会说我们都跟着你走,你爱怎么走就怎么走。有个故事,在《庄子》里面提到一个牧羊的孩子,有人问他:能不能告诉我怎么样治理天下?他说牧羊与治理天下道理其实差不多的。牧羊的时候“视其后者而鞭之”,你在羊群后面赶羊,哪些羊走得比较慢,就催它快一点,让大家走在类似的情况,一起发展。这就是“视其后者而鞭之”。道家特别的观念,我在后面,等于是我在牧羊,让这些羊群一起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面。而这个所谓的“正确的方向”,当然是活得安和乐利,然后在有生之年能够悟道的就尽量努力去悟道,悟多少算多少。一般老百姓大概能这样就蛮好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1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