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诸行动方面,荀子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修身》,提醒人们要好好学习、要如何学习。他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直接,他说:“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跬步”就是一小步一小步,后面讲“跛鳖”,跛脚的鳖走得很慢,它只要一小步一小步慢慢走,“不休”,不要停下来,你不要停下来话,到最后照样可以走千里。我们这边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只跛脚的鳖,它只要不停止,也能走到。然后他说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他这边不是说九层的高台,他讲的是普通的丘陵到最后变成高山了,怎么做呢?累土而不辍,一筐土一筐土接下去,不要停下来,一直做下去,到最后山也变成崇高了。
事实上我们一般人比较熟悉的故事,反而是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把一座山移走,你说一个人怎么做得到呢?没关系,里面特别提到子又有孙,孙又有子,一代一代做下去。当然我们要讲到个人的努力的话,你不能靠一代一代往下发展,你自己就要负责你这一生。但至少愚公移山的故事提醒你:你要有恒心,提早分辨之后,要付出行动。
付出行动之后还有第三步,就是积少成多。天下很多事情由小而大,由少而多。比如孔子有位学生叫做子夏,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篇》)因为孔子的学生当然要好学,他对好学的了解就是这句话:每天学一点新东西,每个月再复习一下,不要忘记所学的。他这句话里面,前面两个字叫做“日知”,就启发了一位明朝末期的学者叫做顾炎武,顾炎武就写一本书,很有名的,叫做《日知录》。我把我每天学的新东西写下来,编成一本书。这本书内容什么都有,你能想象到的、有趣的、深刻的、复杂的、细微的,几乎都包括在内。像这种功夫他不可能忽然得到的,他一定是日积月累,真的是“日知”录,每天学点新东西的。
我自己有一位老师,很有学问。我记得以前每一次跟他聊天的时候,就觉得他好像什么都懂。我在毕业的时候就请教他,能够这么博学有什么秘诀呢?这位老师就告诉我了,他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要问自己:今天又过去了,我今天有没有学到新东西呢?如果有,他才愿意去睡觉。如果没有,他就从书架上随便拿一本书,看二三十分钟,一定要确定今天学到一点新东西了,他才愿意去睡觉。如此做下去,数十年如一日,所以他学问当然广博了。这就是很标准的积少成多的方法。
我们这一集学到了本来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大家都在用的,互相勉励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知道这句话就出于《老子•第64章》,这一章确实教了我们一些做人处事的方法。我们再归纳一下,这章一开头先说四个容易的易,你要做一件事,什么时候最容易呢?在开始的时候、在它还没有稳定的时候、刚刚有征兆的时候、还在微小的时候,你要怎么做?要去把握它、图谋它、化解它或消散它。这时候做这些都很容易的,等于化解于无形。如果你没这么做,它如果成了气候,那就麻烦了。
而在《易经》里面有个卦叫做姤卦,邂逅的姤,它的结构是天风姤,一看就知道很特别,因为六个爻里面只有底下第一个初六是阴爻,上面五个阳爻。但是《易经》的作者提醒你,他说你不要小看初六,因为它会带着别的阴爻一路上来,阴爻往上走,上面的阳爻就会退走。代表什么?此消则彼长。他还特别强调不要与这样的女子结婚,这使我们想到谁?想到武则天的故事。唐太宗的时候英明神武,武则天才刚刚进宫,当时只是个小女孩,看起来没什么问题。谁知道到后来,她可以夺取整个国家的权力,成为帝王。这说明什么?你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细节,你忽略了小地方、小人物,后面的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所以这一集里面,我们再进一步去归纳三点心得:
第一是提早分辨,也就是要见微知著,对任何事情都要看得长远,不能忽略它在细小的时候,因为人间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动之中。所谓的变动就是有消有长,有各种可能性。我们要先把握住,让它朝着我们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发展,这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第二点要付诸行动。在原文里面提到“生”,提到“起”,提到“始”,都是要开始。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付诸行动就慢慢有了信心。因为人生很多事情要且战且走,到最后可能做成很大的事。
第三个就是要积少成多。说到这一点,我记得我自己翻译过一本最厚的书,大约40万字。在开始的时候心里想,这本书五六百页怎么翻得完呢?不要着急,要做计划,要着手开始去做,有恒心最后可以做成。每天翻译十页,五六十天不就翻完了吗?
这说明什么?对任何事情都要提早分辨,付诸行动,还要记得积少成多。只要有恒心,最后一定可以做成。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要选择重要的事情、你该做的事、你责任上要负责的事,认真去做。等到最后,一段时间之后就水到渠成。而不要一开始看到事情好大、好难,就观望不前,不能付诸行动,那它永远是做不成的。
所以这一集里面我们对一句常用的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老子》里面得到一些启发。这一方面,我想你应该也有个人的观察与经验,想听听你的意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1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