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重视道的原因 :达到如意状态(上)

荆十三 2024-11-07 10:38:15

第六十二章   重视道的原因 :达到如意状态(上)

        我们这一集的主题是展示宗教维度,要介绍《老子•第62章》的后半段。整个62章内容并不长,而所谓的后半段只有三句话,为什么要特别开一集来介绍呢?因为这一章非常清楚地显示老子思想的宗教维度。我们把它的原文最后三句话念一遍,再来说明: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它白话的意思是说,古代重视这种道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正是说:有求的即能获得,有罪的可以免除吗?所以为天下人所重视。

acd377fa15a09956a3698afcfad0cdc5.jpeg


        这一章前面半段所说的是说,你在政治上立天子、置三公,要献上各种珍贵的物品,但是还不如献上“道”更好。因为作为统治者,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是圣人,他首先就是悟道的统治者,你悟道之后,对待百姓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所以后面说,古代重视这个道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两件事:你求就让你得到,有罪就让你赦免。所以天下人都重视这样的道。我们说这里面有很深刻的宗教的维度,怎么说呢?

        先说“维度”这个词,有时候可以翻成“向度”。一般讲空间的三个维度,大家最熟悉了,就是长宽高。有时候把时间加上,说是第四个维度。还有其他方面的维度。举例来说,有一个人写一篇文章,教你有关旅游方面的知识,旅游就是到各国参观优美的风景,但是他这篇文章的文词非常美,你读了之后感觉到一种审美的维度。或者说它里面有一种道德上的建议,希望你到国外去能够对别人很客气,大家礼尚往来,你觉得有一种道德的维度。甚至可能有宗教的维度,因为让你在旅游过程里面,常常想到人生的根本问题。所谓的“宗教的维度”,就是让你有宗教上的一种想法、理想、愿望。

        我们先说为什么“道”会有宗教的维度呢?因为“道”的意义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你把握到这一点的话就会发现,你一学道家,一翻开老子的《道德经》,马上就会觉得他讲的不是一般人间所有相对的事情,他讲的不是相对的价值观,他讲的是生命的最根本的问题。所以,老子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接着我们就要看,人活在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宗教的维度呢?所以我们这边要说明一下,什么叫做宗教?宗教是信仰的体现。等于是一个人有了信仰,他把它具体实现出来。这种体现一定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里面表现,所以宗教跟社会上的某一种组织有些类似的地方。但是宗教是信仰的体现,这句话就提醒我们:信仰更重要,信仰是宗教的核心。

        什么叫信仰呢?信仰是人与超越界之间的关系。所以任何一种信仰,都会提出一个更高层次的一种境界或力量。你跟它建立关系之后,你的人生就往上提升了。

        所以我们在讲到中国的传统思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说:儒家显示一种宗教的情操,而道家显示一种宗教的维度。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f0782476e6a753077ec40d4e52b9ab17.jpg


        什么叫宗教情操呢?你学儒家之后就会发现,像孔子、孟子教学生,他总是先肯定“人性向善”。既然向善,“向”就是力量由内而发。你只要真诚,就有这样的力量。这个力量做什么?要求你自己努力去行善避恶、择善固执,而最后的目标很高很高,叫做止于至善。所以你学儒家的思想,对于人的生命就会起一种由内而发的尊敬,有一种力量让自己越来越好,这叫做宗教的情操。因为你不断地往上超越,那跟一般宗教徒,他有信仰,他跟超越界建立关系,使他可以在德行方面、智慧方面与日俱进、往上提升,不是类似的效果吗?所以我们说,你真的懂得儒家的思想,就感觉到生命有一种力量,不断努力上进,我们称为宗教情操。

        讲道家的话就是宗教维度了。你一念老子的书,发现“道”这个概念,知道说他讲的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你马上心里面产生一种崇高的敬意,想说我的生命的来源竟然是这样的道,我生命里面就有一种自我要求的、要去体现它(道)的“德”。这个“德”就是我们一再强调从道所获得的属于我的本性与禀赋。而我的本性与禀赋难免局限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面,但因为我知道它来自于道,这一来就可以打破所有的限制了,可以无限地往上提升了,这叫做宗教的维度。

        我们的生命落实在现实的生活里面,偶尔甚至经常会觉得劳累疲惫,心想而事不成。很多时候遇到一件事,不知道该不该做。真的去做的话就发现,好像可做可不做。如果做成的话,有了成绩出来,在社会上得到肯定,获得名声、地位、权力、财富等等;但是得到这些别人所肯定及羡慕的东西以后,你会觉得快乐吗?不一定。你所要的跟你应该要的不见得是同样的东西,那你应该要什么呢?所以人生的各种复杂情况一再出现,你永远觉得有一点彷徨、有一点不安,好像生命的安顿是不容易的。你一旦悟道的话,这一切都可以得到适当的回答。

e79a8706efd117f6-9e2c5840f1042f9c-00c78a8cbc16e667baa619bbed3ef9b0.jpg


        所以我们讲宗教是信仰的体现,而信仰是人与超越界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显示出来就是老子本章所说的两句话“求以得,有罪以免”。

        我们先看看“求以得”。我们讲一个我们禅宗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了。禅宗的初祖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他一个人在山洞里修行。禅宗二祖是慧可禅师,慧可禅师在洞外等待祖师给他开示,等了很久。最后祖师来了,问他说:“找我什么事吗?”慧可的第一句话就是:“求大师为我安心。”看到没有?有所求。

        有所求就让你得到。慧可禅师说:“求大师为我安心。”达摩祖师就说:“好,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忽然就觉悟,我觉得心不安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的、模糊的状态,大师现在叫我把心拿来替我安,他把它落在一个具体的处境里面,让我忽然觉悟:我有没有搞错呢?所以慧可就说:“我找我的心找不到。”达摩祖师就说:“我已经替你把心安好了。”

        这就是禅宗的第一个公案。“公案”就是说有问有答,但是你不能从一般的理性的思维、逻辑的关系,去寻找里面的一些线索,你找不到的。那么在这个公案里面它要表达什么?求大师为我安心,我的心很乱,找不到归宿一样。大师说,把心拿来,我替你安。然后他说,我找我的心找不到。大师说,我替你安心安好了。代表什么?一切都是自寻烦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1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