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三十四章:避免局限在一个侧面(上)

荆十三 2024-11-05 11:39:58

第三十四章:避免局限在一个侧面(上)

        我们这一集的主题是大道像泛滥的河水,我们要继续介绍《老子•第34章》。第34章是专门介绍道的,我们要有心理准备了,知道老子会谈到最根源的部分,会说出最全面的观点。我们把原文先读一遍,

《老子•第34章》: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它白话的意思我们先简单说一下:大道像泛滥的河水啊,周流在左右。万物靠它生存而它不干涉;成就一切而不居功。养育万物而不加以主宰。它永远保持无欲状态,可以说是小;万物都来归附,它也不加以主宰,可以说是大。由于它从不自以为大,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

c5008417b095b2e77c08138e6569ead7.jpeg


        我们看到最后提到“小”与“大”,尤其是“大”这个字,我们在前面《老子•第25章》,也就是老子第一次给道取名字的那一章,取完“道”这个名字之后,立刻说也可以称它为“大”吧。所以“道”与“大”这两个字是很容易连在一起的。

        那一开头讲了个比喻,“大道氾兮,其可左右”,就是大道像泛滥的河水。河水泛滥之后,一片汪洋,代表这个道无所不在。后面说“其可左右”,就是周行在我的左右,等于无所不至。

        我们提到道的时候,一定要有心理准备,知道说老子的道有两个特色。第一个是超越性。就是这个道不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你万物再怎么样的变,管你是多是少,道完全不受影响,这就是前面说过的道的超越性,就是“独立而不改”。而另一方面,道的另外一个特色是道的内存性。所谓的内存性,就是它内在于万物,在万物里面无所不在,也就是前面说过的“周行而不殆”。

        这边正好,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其可左右”,等于是左右周行,无所不至。而“无所不在”四个字,是在《庄子•知北游》里面提到。有人问他:道在哪里?标准答案就是“无所不在”。

        我对这一章开头的几个字印象特别深刻,为什么?在1985年的年底,我曾经到美国新泽西州参加一个号称为世界宗教大会的聚会。大会的第一天晚上有表演节目,就等于是举办晚会。找了八大宗教的代表,各自上场,表演他们的宗教信仰的特色,包括像唱歌、朗诵这些都在内。所谓的八大宗教包括道教,但是因为主办方是韩国的一个团体,他们怎么去介绍道教呢?就让几位韩国学者穿上道教的服装。这边所谓道教的服装其实没有统一的规定,只是很明显地看到,他们穿的衣服上面就画的八卦图。

e154002750821088-a34d4400c47247e7-09a40ed86731bf43fb55d133aa74a8d8.jpg


        这些韩国学者上场之后,表演了基本的道教礼仪,然后就念一段他们认为能够代表道教思想的经典,也就是这一章《老子•第34章》,他们认为最能代表道教特色的。但是很可惜的是什么?他一念第一句,麻烦了,他把“大道氾兮”的“氾”念成了“祀”,祭祀的“祀”。就大声地念出来“大道祀兮”。“氾”与“祀”这两个字,右边有点相似,左边完全不一样。你把河水泛滥的“氾”念成祭祀的“祀”,这根本是弄错了嘛。所以当时我听了很惊讶,很震撼,心中也很不平。

        第二天一早,我就向主办方抗议,说你们昨天晚上表演道教的时候,你不找中国学者就算了,你找韩国学者去表演。你表演的时候你念韩文就算了,我们听不懂,你偏偏念中文。但你念的是《老子•第34章》第一句话,就出问题了。老子是中国人,第一句是念“大道氾兮”,结果他们念成了“大道‘祀’兮”,这怎么说呢?老子讲的是像洪水泛滥一样,所以到处都是水,无所不在了,分不出左边右边,这样才能说明道的内存性。但是主办方听了,没办法,已经过去了,表演的时候也没有人注意,就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虽然隔了三十几年了,我印象深刻。由此知道什么?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自己的传统,好好去学习它、发挥它,外国人可能随便拿来就用。他讲错了、讲反了,你也无可奈何。所以这件事情实在是让人遗憾的事。

        接着老子又说了,他说:万物靠着道而生存,而它不加以干涉;它成就一切而不居功。这是标准的老子思维,就是道让万物存在发展,它本身不去干涉,不去居功。代表万物从道而来,然后万物就自己发展了,为什么?因为它拥有道所给的各自的德,德就是万物的本性。它的本性各自发展,会构成一种整体的平衡与和谐,成就了天地万物看起来是这么样的宏伟、这么丰富。它不居功,它也不去主宰,这使我们想到前面谈到圣人的时候,圣人的“玄德”,什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完全都是圣人悟道之后,向道所学习的表现。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de2ec42ab4a1f7e453859e261af48ab8.jpg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0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