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的五种形式(上)

荆十三 2024-11-04 17:19:30

第二十七章:善的五种形式(上)

        我们这一集的主题是善人与不善人,我们要介绍《老子•第27章》。这一章内容非常丰富,含义很深,它前面先提五种善,这五种善代表一个人擅长做什么事,可以做到非常高明的程度,五种善于如何的情况。然后就提到圣人怎么做,这代表这一章也是谈到圣人的特别的表现的。它的意思我们先把原文读一遍再来解释,

《老子•第27章》:善行无辙(zhé)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e154002750821088-b83ed9db92114515-af08a121f706199ef4abdd3856626f56.jpg



       它的意思我们先说一遍: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不必使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栓锁别人也开不了;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别人也不能解。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帮助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使用物,所以没有被丢弃的物。这叫做保持启明状态。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借鉴,即使再聪明也免不了陷于困惑,这是个精微奥妙的道理。

        这章一开头提到五种善于如何,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顺其自然或是熟能生巧,重要的是这“善于如何”的结果让人满意。比如第一个,善行无辙迹,就是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原文讲的是车辙马迹,车马经过的地方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为什么?这个还容易想象,因为古代不像今天,都是这么好的柏油马路,它是普通的泥土路、沙石路,走路很容易留下痕迹的。你不留下痕迹,只有一个办法,走在别人的脚印上。别人怎么走你怎么走,这样就没有痕迹了。如果你说我要走自己的路,要另辟蹊径,那你往哪里走,都有人可以跟踪你的脚印,找到你,那就不是善于行走的了。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与说话有关。善于说话的人,没有任何瑕疵。你如果说话针对问题的关键以及别人的需要,你说话说出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大家听了都会认可。我们有时候听到某些人很会说话,他一说出来一定是面面俱到,每一方面都关注到了,别人听起来都觉得很好,没有任何瑕疵,想要挑毛病都挑不出来,这真是不容易。

        第三种,善于计算的,不必使用筹码。在古代是用筹码来计算,后来变成像我们所看到的珠算了,当然现在是用电脑、手机这些来计算了,根本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在古代的话,你不用使用筹码,到底用什么?用心算。你把问题不要弄得太复杂,数字弄得简单一点,你计算的时候有自己的方法,这确实是一种可以学的方法。

b3a36dfaa9390fb5-6d8fa47dff0b1b01-173df317926c968ae90da9f24d4b6f5f.jpg


        比如说我学《易经》,《易经》有64卦,怎么去把它背下来,这是很大的问题。我自己的方法就是把64卦的顺序都背下来,但背下来之后你要知道哪一卦是第几个卦,这就不好记了。我的方法就是每隔十个,比如第一卦、第十卦、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就是以十为准,那些卦我把它背得很熟。然后我背《卦序歌》的时候,你只要随便说一个卦,我在三秒钟之内就告诉你那是第几卦,这就是一个方法。这是讲到计算。

        接着他说善于关闭的,不用栓锁别人也开不了。说实在你门都没锁,别人开不了,为什么?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门在哪里,不得其门而入。要不然就是说你这个锁很特别,别人根本无法察觉它是一个锁。你看有一些房间,它设计到最后有个暗室,你根本不知道那里面是一个房间。 这边讲到善于关闭,我们可以自己想象。

        再看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别人也不能解。换句话说,你用绳子把一个人捆得再紧,总是有人可以解开的。你看很多变魔术的是有这种本事。真的会捆绑的该怎么办?最好是能够像对付孙悟空一样,让他陷入到自己的话语里面。因为最大的力量是克制自己的力量,让他答应,不要跳出这个圈圈。他答应之后,他再大的本事他就不会跳出来了,让他自己去困住自己。外面加的力量都可能被摆脱、被超越的。

        所以这前面“五种善于”,重要的什么,你要先看结果。你要行走,就希望不要有痕迹;要说话,就希望不要有瑕疵这些。你后面那个不要有痕迹、不要有瑕疵等等,就是你的结果。你想说怎么样达到那个结果呢?老子以这个方式开始。

        接着他就谈到圣人,他说圣人他善于救人、帮助别人,所以天下没有被遗弃的人。事实上这句话你可以扩大来说,也就是李白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看到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在世界上,他既然存在,他就一定有某种用处。重要是你放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去用出来。所以没有人是完全无用的。物也是一样,天下哪里有真正的废物呢?

9bb5790958fdea2e-3320f665e22c8794-e7dcdd16906e5af7c06ed19e145bafb1.jpg


        在这里倒是可以参考一个故事。在《世说新语》这本书里面,这本书是专门描写魏晋时代很多人的特殊的行为表现的,它里面提到陶侃,说陶侃在荆州担任主管的时候,他们要造船,他就下令把造船使用的很多木头的碎片统统收藏起来,放在仓库里面。大家觉得很好笑,这种碎片有什么用呢?那么小气。结果第二年元旦的时候要集会了,雪后初晴,所有的台阶都是融雪,很湿很滑。这个时候陶侃就说,把去年叫你们收藏的碎木屑拿出来。碎木屑一铺,大家集会就没问题了。

        这说明什么?没有任何东西是真正的废物,就看你能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状况。所以老子描写说,圣人有这种本事,发现每一个人的价值,每一样东西的作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叫做袭明,就是保持启明的状态。老子的启明用在圣人身上是很适合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9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