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最自然的状态是少说话(下)

荆十三 2024-11-04 15:38:49

第二十三章:最自然的状态是少说话(下)

       接着后半段就把“道”提出来了。他说:积极求道的人,与道同行。然后有两个选择,这是有关确立大的目标。后面再看,我要选择哪两个?第一种是修德的人,第二种是失德的人。修德的人认同有德,失德的人就认同无德了。这“德”什么意思呢?说实在,这个“德”在《老子》里面很清楚,就是宇宙万物从道而来,都获得道的加持,也就是都有它本身的本性与禀赋。换句话说,万物没有不按照它的本性去存在与发展的。只有人不一样。人作为万物之灵,他的本性就很特别:他能够认知,因而能够意愿。所以认知加上意愿的话,就可能出问题,出现偏差。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d46b805b4748e736f31facf5c87443d2.jpg

        换句话说,人间所有的问题都是人自己造成的。那怎么办?自己造成的,也要自己解决。解决的方法,第一个就是修德,修养我天生的本性,让它朝着道所安排的方向去发展。也就是:少说话,少出主意,少想各种点子,顺势而行,不跟别人相争。第二种就是失德的人,他认同的是无德,认为这个本性不够、本性不好,所以我要在人类相对的价值观里面追求更高的成就。这样可能怎么样?失去你原有的本性与禀赋。这样一来,你在人间就算成功的话,也离开了道。

        最后这一句,它又说:认同有德的人,道会获得他;认同无德的人,道会失去他。所以重要的是什么?要走在求道的路上,还是要背离呢?这就是人生的两个最大的选择。其实,人生的选择本来就是正与不正,或对与不对两条路。不可能有一条路既不是对,也不是不对。没那回事。

        在古代的社会,人的生活与观念相对都比较单纯,选择什么往往就可以得到什么。问题是,自我的本性是可得可失的。你选择“德”,要维护自己的本性,顺着道的安排去走,那是一条路。另外一条路,你说不定选择要在人间里面追求成就,寻求相对的价值。这一来,恐怕会失去自己的本性。

        所以这一段话就有很清楚的一种分辨了,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所造成的。重要的是:可能我们没有分辨本末与轻重。作为“本”的、作为“重”的,当然是我的本性;轻的、相对的一面,是我在人间刻意追求相对的价值所造成的后果。

        在这里我们再把它重要的观念复习一下。首先,“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德”是万物从道所获得的自己的本性。只有人才能选择要不要顺着道所给的本性,所以就有得与失的问题。什么叫失呢?在这边他就举例了,就像狂风暴雨,就是飘风骤雨,成了失德或无德,最后当然必须结束。这说明什么?平平淡淡才能够天长地久。天地之间难免刮风下雨,它如果有什么特殊的作为的话,它还是很快必须过去,它不会持久。你只有在正常的途径上,才能够保持长久。所以人活在世界上,也一定要设法找到什么是我们人正常的途径。找到的话就方便了。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2eb25da5e7747de39a6cc0e85b91c7b6.jpg



总结:

        这一章跟圣人的修炼也有些关系。一个人要修炼成为圣人,就看他怎么选择了。他可以拼命说话,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彰显自己比别人更高明的想法。或者他可以少说话,安于自己如此的状态。最后你会发现,这一辈子我们说了很多话,大部分都是表达许多声音出来;而你的意思是不是你真正的意思呢?你能不能做到这些呢?而我们真正应该学的是追求道。道家就认为,得道者忘言,忘记该怎么说话了,因为说的话都可能是多余的。还不如多做观察,去欣赏自然界本身的规律,以及它造成和谐的效果。

        所以我们讲顺其自然的时候,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作为,好像我什么都不做,就顺其自然。事实上,很多时候你什么都不做,可能只是偷懒的借口而已。顺其自然一定需要智慧。一方面,看出来万物自己本来的样子;另一方面,对于人的生命要从长远的、开阔的角度来看,就不会执着于在一时一地,非要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可。多所造作的话,最后可能得到不理想的后果。

        在这一集里面我们看到《老子·第23章》,前面四个字就很重要,叫做“希言,自然”。少说话就合乎自己如此的样子。当然我们前面举例说,王阳明五岁还不能说话,后来著书立说成为大哲学家,这情况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当然不一样了。

30b30b6c3013fff8-fd3c9b4bd66f9df2-e9ff91c989f31225717424dcc6e588a0.jpg



【课后思考】

        最后可以思考一下,老子说,少说话就合乎自己如此的样子,这对我们当然是很大的挑战。也有些人看到这一句话就深受启发,甚至把自己名字改成“希言”,都有的。但是不要忘记,少说话并不是不说话,而是你说的话是不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人,说出必要的话。也就是言之有物,这样才能达成说话的效果。并且与其说很多话,还不如你自己先去实践;做出来之后,身教胜于言教,可能更有效果。所以请你思考一下,这种有关于少说话,对你来说有什么启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9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