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十五章:如何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下)

荆十三 2024-11-04 11:11:33

第十五章:如何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下)

           接着有两句话特别值得注意,为什么?在1946年二战之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遇到一位中国学者萧师毅先生,聊得很愉快,就跟他建议要合作翻译老子道德经》,为什么?海德格尔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家,他读过很多种《老子道德经》的翻译本,读了之后觉得自己心领神会,跟老子很有默契。但他总觉得当时的各种翻译本都不够理想,所以他希望能够在晚年的时候,再一次把《老子》翻译成德文。

          他跟萧先生合作的过程大概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不够长,只翻译到第八章“上善若水”。海德格尔他的影响及于人文领域的各方面。他的背景本来是基督宗教的传统,后来念了《老子》之后,觉得自己懂老子,并且认为老子的思想完全符合古希腊时代原始的“爱智慧”的一种表现。他跟萧教授合作期间,就请萧教授为他写一副对联,他所选择的就是这一句话:“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句话实在是值得注意的,为什么?

eeb88387bfc51b95-0208b2ba6b7ef312-05563b6da3391c9a53744a94ba5d9c7a.jpg

          因为一般人讲老子,很喜欢强调老子安静、顺从、柔弱、不争的这一面,而比较忽略老子也有那种在安定中重新振作发动,使一切继续产生的这一面。这里牵涉到的是一静一动。一个人能够动,未必能够静下来。但一个人如果静下来的话代表什么?他也有活动的能力。重要的是一个人要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什么时候行动。所以海德格尔是慧眼独具,因为旁观者清,读《老子》读到这两句话,觉得这两句话兼顾了静与动,实在是很适合作为对联的。他挂在书房里面,经常提醒自己从《老子》得到的启发。

            最后就谈到这一章的结论。结论说,持守这种“道”的人不会要求圆满,为什么?因为宇宙万物不可能圆满。它们是来自于道,又回归于道,一直在变化之中。从头到尾圆满的只有一个“道”本身,而宇宙万物只要有变化,就代表它不可能圆满。那我们人怎么办呢?人活在世界上悟道之后,就要知道:我们可以朝着圆满的目标前进,但在有生之年不可能真正达到圆满。

        所以最后一句怎么说呢?他说:正因为没有达到圆满,所以可以一直去旧存新,也就是“蔽而新成”。这句话在经典里面有很多争议,因为甚至在帛书本里面和王弼本都说到“蔽不新成”,他把“而”写成“不”。事实上“而”跟“不”这两个字在古代篆文里面是非常接近的,形状非常的像,所以在这里就要看它的意义了。因为如果字形很像的话,你就要看它到底能不能说得通。我们这边所做的翻译是“蔽而新成”,也就是“你没有追求圆满的话,就可以不断地去旧存新”。“蔽”代表达到一种存在的程度了,已经存在了,就代表“蔽”了、过去了,那后面怎么样可以去旧存新呢?就是你可以“蔽而新成”,知道自己是“蔽”,再可以推陈出新。这里提醒我们,人生任何目标都要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现在只是一个阶段的成就而已。所以你要一直处在去旧存新的状态中,否则很难说你是悟道的。

e154002750821088-37dc5468319bfb35-3dbcb53dcf0e28b5989a997c63e55cc3.jpg


总结:

        我们在这一集里面,学到老子有关古代行道的人,他修炼的效果是什么?它分七个步骤。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收敛的,就是要小心谨慎,提高警觉。第三和第四句是相对的,一方面要你拘谨严肃,有如在外做客;另一方面,要自在随意,有如冰雪消融。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外在拘谨严肃,内心自在随意。第五、第六句是用两个自然界的“朴”和“谷”来比喻,比喻说你保持一种原始的状态,回归原始的情况,那就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了。最后结论就是“混”这个字,也就是“混兮其若浊”——它混同一切,看起来好像是浑浊一样。

        而在结论的时候,它提醒你,有一句我们提到的、海德格尔写成对联的: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所以人一定要静和动两方面都掌握住。不能光是静,静到最后变成是完全失去生机,没有活动力了,那不符合万物变化的过程。所以结论就是:谁能持守这种“道”的话,他不会要求圆满;而正因为没有达到圆满,所以能够一直去旧存新。

        我们强调老子这边讲的是“蔽而新成”,你也可以参考后面会谈到的《老子·第22章》提到“敝则新”三个字,所说的是敝旧将可更新。可见这两者是相反相成的。你承认自己是旧的,那就有一个新的开始。那新的一旦出现,又变成旧的,就继续往未来的“新”去发展。所以“敝则新”跟“蔽而新成”是可以搭配起来的。我们在理解老子的时候,有许多关键词,不同版本上会有不同说法。我们尽量“以经解经”,从《老子》本身来理解是比较合理的。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bb5a7a253f572ce7d1af120f05b1845c.jpg


【课后思考】

        在这一章里面,如果要去思考问题的话,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能不能够也学习到收敛自己与放开自己,要在哪些方面练习收敛,然后在另外哪些方面可以放开自己?

        最后还是要了解:我们没有离开自己的根源,也就是要保持一个真诚的自我。这方面可以思考一下,想听听你的意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9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