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感悟心得

荆十三 2024-10-30 16:49:39

原文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很大的仇怨虽然经过调解,但总还是有余怨存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圣人即使握有讨债的契约,也不强迫债务人偿还。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握有契约而不向人索取债务的圣人一样宽容,没有高尚品牌的人就像主管税收的税务官一样苛刻。大道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而常常伴随有德行的善人。

7ff31b52209ed4c552731885fa7e19b7.jpg

感悟

       这一章老子论述道德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人们能够做到重道敬德,事情自然就会做好。如果人们不重道敬德,那么即使费尽心力,也不能把事情做完美。如同单位两个人吵架,在领导劝说下不吵了,但心里还是不服的,如果让一个冤枉的人再道歉,这更不是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好的办法应该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接受。如同圣人拿着契约,而不强迫人们执行,人们会主动按照约定好的规则执行,这就是由内而外的表现,是真正的道德的表现。有德就好像管理人们的契约一样,让人们发自内心的遵守,而无德就好像征税一样,人们明明内心不愿意,但是又不得不这样做。“司契”和“司彻”外在表现是一样的,都表现为遵守,但心里表现不同。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人,了解并遵循天道的人或者是有德的人。上天不分亲疏,只是经常降福和保佑遵循天道的人。所以这句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做一个遵循天道的“善人”,在做人的基本规则范围内行事,不触碰任何法律和道德底线,也不眼红他人侥幸得来的成功,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间,有时我们会遭遇“做好人却没有好报”的境遇,心中的郁闷和不甘难以言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认识到,这并不是世界的不公,而是人性多面性的体现。首先,当心理感到不舒服时,埋怨别人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学会自我反思,寻找问题的根源。也许是因为我们过于期待他人的回馈和认可,而忽视了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亦或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过于单纯地看待他人,没有足够地洞察到人性的复杂。这时,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但每一次的付出都是我们成长的垫脚石。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学会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对于那些素质高、有教养的人,我们可以以君子之交的方式交往,彼此尊重、理解、支持。而对于那些相对“小人”的人,则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关系。这些人可能擅长玩弄手段,获取利益。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并不需要效仿他们的行为,而是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这并不是说要学会玩弄手段,而是要更加明智地应对人际交往中的挑战。


5ac8c173-af37-4c94-b961-9fbaff97dceb.jpg

     这一章的名字叫报怨以德,也就是以德报怨,刘德华与谢霆峰演的《新少林寺》中,一开始刘德华演的侯杰嚣张跋扈,经历谢霆峰演的手下曹蛮背叛、妻离子散的痛苦之后遁入空门,慢慢领悟罪障因果。而后曹蛮攻打少林,侯杰一心向佛,舍命相救,最后感化曹蛮。这是典型的以德报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6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