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道德经》第二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无为一词。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我们要怎么去解释它呢?它对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有指导意义吗?
老子讲无为可以说是给人类行为准则定了个高标准。解释起来是非常难的。我把我个人观点给大家聊一下,如有不同的见解,互相学习探讨。老子给我们描述了宇宙大道和水的特质,生养万物而无我,但作为人类,普通的生物,是有着不同于水和大道的绝对需求的,所以无我就是一个伪概念。但又要实现合道而行,只能是后退一步,先养万物后养己,先利万物后利己,先想万物后想己。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起心动念一定是为他人,利他的,只是过程中我们是需要获得生存的基本回报的。多少是看情况而定,但绝对不应该多过大部分的普通人,否则就没有资格做上位了。从这个角度去讲无为,那就不是不作为,也不是不强行而为,最好的解释就是按合于道的本能去为。这里有个前提就合于道,就是心怀天下的初心,再加上本能的作为。本能咋解呢,我认为是这样的,就是目的很单纯的行为,不受处界干扰的行为。老子的智慧就是看起来不利于自己可最终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看起来是消极的,但应该是最积极的。 当然要做到这些不是靠你的小聪明就能成的,而是靠一个人的境界去体悟的。真正的智者不会强行干涉世事,而是顺应自然,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他人,而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来教导别人。这种无为而治的理念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比如,我是农民,那我的本能就是种好地,增加产量,规避各种天灾,防犯各种人祸(比如农药),工人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品质,保证产量,老师就是负责教书育人,无论优秀生还是差生,都要尽力帮助他们成长,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医生就负责救死扶伤,钻研医术,提高技能,等等这一切,大家可以看出都是大有可为的事情,关键就初心不改,因换位思考而先站在了对方立场去考虑了才去行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这一条太难办到了,除了共同富裕没实现,现行体制机治也设置了重重障碍。比如说流传几千年的民间老中医,到如今却不可以看病,否则犯法。这些不合理的机制,都会干扰人的初心,不再单纯,离开了本能,多了私心杂念。所以说无为理念,对于人类来说,是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各行各业都是最单纯,最纯粹的工作上进,反之因为纯粹,需求也就是最合理的分配,财富接近,尊严平等,地位无等级,长幼有序有养,无需操心,大家都可以想象一下,那种美好的社会场景。当然,会有非常多的人认为是在做梦,老子几千年的梦,现在也没见到一点影子。但我们不得不说,随着Al机器人时代到来,人类得到最大的解放,再加上共产主义思想的规范,本世纪中叶,也就是我们伟大复兴的时候,一定会见证奇迹的,无为世界也将初见端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4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道德经》中的对立与统一
下一篇: 《道德经》中挫其锐的现实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