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中医药国际行业标准研究取得进展
中医药国际行业标准研究取得进展中医药国际行业标准和规范研究已取得进展,中医药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中医药从业人员资格3个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研究已经结题。这是记者2月25日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专业委员会会长工作会上获得的信息。据
中医药
行业标准
2023-06-16
探索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制度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保护创新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传统医药知识的重要价值。自20世纪末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项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如《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中医药
知识产权保护
2023-06-16
用生理学方法研究中医的证
目前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从机体生理功能状态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不多,证候既然是中医对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状态的概括和总结,因此,用生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证候是中医学现代研究应着重进行的工作之一。人体生理学主要是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机体
生理学
中医
2023-06-16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为现象-状态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为现象-状态中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内涵宽泛、不确切,导致研究内容不确定,发展方向不明确,使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活动无法深入。然而,中医学是以人体的“现象—状态”物质层面为研究对象,建构起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把中医学从医学整体中
中医学
研究对象
2023-06-16
现代中医八纲辨证施治学
现代中医八纲辨证施治学《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生理学——现代中医生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第一部)》一书中,运用信息控制系统理论,提出了“现代中医八纲辨证施治学”。现代中医八纲辨证施治学,汇总国内外大量中西医药结合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资料,证明了中医八纲
中医
施治学
2023-06-16
中医药研究别忘了非线性
科学研究一直被人类视为在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寻找简单的规律。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突变论、混沌学及分形研究,向我们展示着:自然界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复杂性才是造化的本性,非线性科学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科学
别忘了
中医药
2023-06-16
应重视民间中医药研究
中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民间中医的丰富经验和广泛流传的土方、单方、验方以及民间一技之长者的秘方、绝招,一直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活水源头,它们的科学价值有待
重视
中医药
2023-06-16
非线性与中医基础理论
非线性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古代哲学关系密切,阴阳五行既是哲学思想,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并在医疗实践中指导着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阴阳之间此消彼长,又互根互用,体现了非线性;五行之
中医基础理论
2023-06-16
重新审视中医基础学科群的近代模式
目前的中医基础学科群架构是在近代科学思想与西方医学教育模式下对中医药学进行规范的结果。近年来,中医药界的学者纷纷对近代以降的中医药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强调重新审视传统研究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回顾近一个世纪中医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
近代
中医基础
2023-06-16
亚健康的中医证治研究
目前,中医对于亚健康的辨治主要为三方面,一是从基本病机分为劳伤气血津液、阴阳、脏腑,劳伤寒热与生痰生火;二是从体质学说入手分为肝气郁滞、心脾两虚、瘀血内阻、脾虚湿盛、肝肾阴虚,或是概括为正虚、邪实、脏腑气血阴阳失和、痰饮瘀血;三是以五脏系统
亚健康
中医
2023-06-16
中医多向调控促进抗肿瘤治疗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名医论坛肿瘤防治高峰会上,中医多向调控抗肿瘤疗法得到专家肯定。在放化疗、手术等常规抗肿瘤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也是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医多向调控抗肿瘤疗法是北京金匮中医研究院创立的。据中医多向调控抗肿
抗肿瘤
中医
2023-06-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用代谢组学为中医药研究提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用代谢组学为中医药研究提速代谢组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在许多方面有相近的属性,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有可能引领中医药的现代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医药
2023-06-16
开展证效评价促进中医发展
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基本要求,将中医的概念、证候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转移,采用实验、实证、科学分析的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中医气、阴阳、脏腑、经络、证等抽象概念可以
评价
中医
2023-06-16
中医药治疗内异症机理研究逐步深入
中医药治疗内异症机理研究逐步深入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周期性出血等病变,从而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等的疾病。到目前,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避孕
机理
中医药
2023-06-16
中外专家在沪探讨医学研究新趋向——代谢组学助中医药走向世界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国际化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与会的代谢组学创始人、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JeremyNicholson教授认为,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用药亟待发展,“代谢组学”可能成为中药走向国际化的通用语言。中科院院士陈竺在会上发言指
走向世界
中医药
2023-06-16
东汉时期中医学发展
东汉时期中医学发展东汉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创立的重要时期。东汉晚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的主要奠基人。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河南南阳人。他总结前代的医学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代流传下来
时期
中医学
2023-06-16
中医的起源与演进
中医的起源与演进1。源于圣人﹕伏羲﹐神农﹐黄帝﹐歧伯﹐雷公。。等《黄帝内经》2。源于巫﹕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祖辈流传下来的药方和方法治病。3。源于动物本能﹕利用自然物进行救护。夏﹐商﹐周﹐春秋(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代出现了
起源
中医
2023-06-16
中医历史-中医药学的文明史
中医历史-中医药学的文明史中国医学通史绪论绪 论在这个世纪跨百、跨千的重要时期,科技浪潮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在振兴,继续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医学通
中医
文明史
2023-06-16
中医历史-医学史的发展
绪论(二)-医学史的发展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中国医学,同样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疾病防治、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力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中国医学与西方近现代医学是有许多差异的,它的发展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哲学
医学史
中医
2023-06-16
中医界珍贵照片
中医界珍贵照片摄于1910年,左起杨浩如、孔伯华、陈启董、陈伯雅、张菊人;诸君皆因善医而得名,杨公浩如曾任外成官医院院长,孔伯华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张菊人乃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陈伯雅在1918年防疫工作中献身,诸人曾于19
珍贵
中医界
2023-06-16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