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中医药抄本亟待抢救
中医药抄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遗产,蕴含着历代医家诸多精辟的学术理论与丰富的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其中的临床各科与医案部分,每每具有独到的理论启迪与临床见解,有助于拓展治疗的思路,丰富治疗的方法,具有深入整
抄本
中医药
2023-06-16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一)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一)I.医药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人物/主持:黄帝与神农 传说中的中医药始祖。事项:原始人在采食过程中,发掘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氏族公社时期发明了火,衍生熨法和灸法。:当时的治疗手段常渗入巫术。II.早期医药卫
中医药
大事记
2023-06-16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二)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二)V.医药学突出成就与创新宋(公元960-1279年):年份 人物/主持事项:982-992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成就:受命于宋政府编辑的大型方书,共载药方16,834首,还包括理论、法则、组合、用药等完整知识。本书是总结
中医药
大事记
2023-06-16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三)
VI.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明(公元1368-1644年):年份人物/主持事项:1368王履《医经溯洄集》成就:本书将伤寒与温病区分开来,分别对相关的治疗方法加以详述。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1406朱?及同胞《救荒本草》成就:选定可
中医药
大事记
2023-06-16
清朝中医的发展(图)
清朝中医的发展(图)康熙皇帝(1662-1722)清朝(公元1644-1911年)关于清朝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1644年被满清贵族推翻。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国内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最初的几位皇帝,
清朝
中医
2023-06-16
《侍疾要语》:现存最早中医护理专着
中医护理学历史久远。可以说,古人在医疗技术与知识萌芽产生之前,对损伤与病痛的原始护理措施就已出现。尽管由于时代、社会、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医护理没有成为独立专科,但中医护理方法、经验和理论仍大量散载于浩瀚的中医历史文献之中。中医护
中医护理
侍疾要语
2023-06-16
中医预防历史(一)
中医预防历史(一)概念所谓中医预防学,即是指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法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传变或复发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医家把预防疾病称做“治未病”。《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所谓“不治已病,
预防
中医
2023-06-16
中医预防历史(二)
二、中医预防学的初步形成阶段(战国~晋隋)如果说从远古至春秋是中医预防学的萌芽时期,那么大约从战国、秦汉直到隋代则是中医预防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人类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促进了中医预防事业的向
预防
中医
2023-06-16
《夷坚志》里的中医药文化
《夷坚志》为南宋洪迈所撰,原书420卷,后世多以涵芬楼版206卷为通行本,它记述了宋代诸多的人文掌故及逸闻趣事,涉及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纷繁杂浩,着录甚广。作者洪迈,字景庐,号野处,江西鄱阳人,为南宋绍兴进士出身,后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他学识
夷坚志
中医药
2023-06-16
什么人开创了中医学的先河,(谁 开创了辩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是什么)
什么人开创了中医学的先河,就世界范围而论,各地区的不同民族,在早期都是独立发展的,不同的生存条件和民族性格,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系统。但由于这些民族都必须经历某些相似的历史阶段,所以在早期,文化上的相同远远多于不同。大家都根据太阳建立了年的概念
中医学
先河
2023-06-16
也谈中医现代化的概念
摘要:中医现代化不是西医化或简单科学化,而是与时俱进、自我完善、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关键是汲取和消化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加强、提升其理论、临床上的优势和特色,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中外人们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
也谈
中医
2023-06-16
中医药有理由卓然昂首于世界医学之林(医圣是谁)
中医药有理由卓然昂首于世界医学之林中医药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与文化、科学有何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长林、江怡两位教授从哲学的角度对文化、科学、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本期特刊发他们的部分观点,希望能对中医药理论
中医药
有理由
2023-06-16
李振吉谈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新举措
李振吉谈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新举措 中医药研究室要设首席专家本报讯(记者罗建)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成都召开了“中医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并将全面启动中医药科研机构改革。李振吉副局长在会上发表了题为《研究室、实验室分工合作是中医药
中医药
体制改革
2023-06-16
对中医痰证学的探讨
中医学认为痰是一种“其液黏稠”的病理产物,但痰一旦形成又成为一种致病的“邪气”,因其产于体内故也可称为内邪。痰的生成是由于气机郁滞或阳气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使津液聚积所致。痰分两类:一种是经咳嗽,由呼吸道排出,经口吐出的黏液(也有少数是
中医
痰证学
2023-06-16
闲话中医:药引
医家历来讲究用药引,这已成不争的实情。至于为什么讲究用药引,总可以说出各种理由来。我小时候,常常看到祖父为病人开方抓药,最后每每嘱咐病家,取某物做药引,或芦根三四枝,或鲜桑叶五六片,或陈经绿豆一把,或红枣数枚,总之都是乡村平常易得之物。偶有
闲话
中医
2023-06-16
为何中医多长寿
为何中医多长寿纵观历史,历代中医中长寿者很多。如《后汉书·方术列传》载:东汉名医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唐代孙思邈百岁还能着书立说,写下不朽医典《千金翼方》;着《脉金针方》、《明堂人形图》的甄权活了103岁;宋朝名医谭仁显108岁;明代
长寿
中医
2023-06-16
百年考古发现与中医学
百年考古发现与中医学中医学的博大,不仅见诸于特色理论和临床的卓著疗效,而且也以其寥远先识的医学发现和原创性的医学发明,展示其辉煌成就,近百年有关医学的考古发现,极为富赡地再现了它的历史积慧,同时也促进了中医文献学的创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
中医学
考古发现
2023-06-16
中医乙癸同源为何意
中医乙癸同源为何意中医的“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是古人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而言。乙属木,属肝、癸属水,属肾,故名。其意义有以下几点:1、生理 上:肾属水,水能生木,肝具有相互滋养的关系。肝肾同属下焦,肝藏血,紧,肝血可以转化肾精,肾精又可以
中医
2023-06-16
运用现代科学解释中医才有中医现代化
中医药如何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创出一条相互理解、交叉互补、共同发展的新路,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研究和揭示中医药学中的科学本质;用世界上已经普及的科学语言和文字符号,翻译并说明中医学中古
解释
中医
2023-06-16
中医体质学研究谈
目前在中医学术界,关于对“体质”的研究有“人体体质学”与“中医体质学”的两种提法,这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学术见解,但其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强调“体质”在发病与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本文将两者的称谓暂且合称为“医学体质学”
体质
中医
2023-06-16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