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二
養身章第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 自揚已美使彰顯也) 斯惡已。 (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為善。 ( 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 人所乎也) 故有無相生。 ( 無必生有有必歸無) 難易相成。 ( 先難後獲見易為難) 長短相形。 ( 道本無形自相長短) 高下相傾。 ( 天旋地轉安得高下) 音聲相和。 ( 一風萬籟所鳴皆應) 前後相隨。 ( 往古即今來
2024-11-16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一
體道章第一道 ( 元始一炁虛无自然) 可道。非常道。 ( 道本無言擬議便非) 名 ( 長養萬物不可知識) 可名。非常名。 ( 愈採愈深愈執愈失)正陽帝君注曰。此道字。在孔子言則為後天。中庸云道之大原出于天。是有天而後有道。非後天而何。若以太上言。則道字乃先天之道矣。惟有道而後有天。所謂道生天地是也。故是經開端便云。道
2024-11-16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序
太上道德經解序夫至人能為至文。至文即寓至理。維我太上。至哉人乎。伏讀尊經。至哉文乎。而解人不易索。正恐至理之終晦也。乃或有謁殿而陳曰。神寶道德經。自漢迄今。名公鉅卿。文人學士。注釋累數百餘家。編在道藏。各抒所見。均為尊經之補。雖樹論不同。而未始不羽翼乎道統也。余曰然。至理至文。必須至解。諸家之解。亦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八十一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1 信言不美,2 明皇曰:信言者,圣教也。信实之言,不钧于俗,故不美。○河曰:信言者,如其实。不美者,朴且质也。○弼曰:实在质也。○雱曰:信言要于道,道之出言,淡乎无味,何美之有。3 美言不信。4 明皇曰:美言者,代教也。甘美之言,动合于俗,故不信。○河曰:滋美之言者,孳孳华词。不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八十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1 小国寡民,2 河曰: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衆,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弼曰: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衆乎,故举小国而吉也。○雱曰:小制国寡,聚民则淳厚,盖国大民众则利害相摩,巧伪日生,观都邑与聚落之民,质诈殊俗,则其验也。3 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九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1 和大怨者,2 明皇曰:与身为怨对之大者,情欲也。和谓调和也。此言人君欲以言教调和百姓,使无情欲,故日和大怨。○河曰:爨人者死,伤人者刑,以相和报。3 必有馀怨,4 明皇曰:立教化人,不能无迹,斯迹之弊,还与为怨,故曰必有馀怨。○河曰:任刑者,夫人情必有怨及于良人也。○弼曰:不明理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八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1 天下莫柔弱于水,2 河曰:圆中则圆,方中则方,拥之则止,次之则行。3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4 河曰:水能怀山襄陵,磨铁消铜,莫能胜水而成功也。5 其无以易之也。6 河曰:夫攻坚强无以易于水。○雱曰:水方圆曲直随物万变,而初不易已,此所以终能胜物也。夫玉石坚强矣,而持以攻物,有时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七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1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2 明皇曰:天道玄远,非喻不明,故举张弓以彰其用。○河曰:天道暗昧,举物类以为喻也。3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4 明皇曰:张弓如此,乃能命中,是犹天道亏盈益谦,欲令人君法天字人,故示抑高举下之道。○河曰:言张弓和调之如是,乃可用。夫抑高举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六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1 人之生也柔弱,2 河曰:人生含和气,抱精神,故柔弱也。3 其死也坚强。4 河曰:人死和气竭,精神亡,故坚强也。5 草木之生也柔脆,6 河曰:和气存也。7 其死也枯槁。8 河曰:和气去也。9 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10 明皇曰:生之柔弱,和气全也。死之坚强,和气散也。欲明守柔弱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五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1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2 河曰:人民所以饥寒者,以其君上税食下太多。3 是以饥。4 明皇曰:天下之民所以饥之不足者,以其君上食用赋税之太多故尔。○河曰:民皆化上为贪,叛道违德,故饥。○雱曰:张官职禄,制礼用财,将以富民也。而费多增税,末盛本衰,适使之饥而已。一本无也字。5 民之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四
《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1 民常不畏死,2 河曰:治国者刑罚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伤神,责财杀身,民不知畏之也。3 奈何以死惧之?4 明皇曰:纵放情欲,动之死地,习以为常,常无畏者,人君当以清静化之,奈何更立刑法,以诛杀恐惧之乎?○河曰:人君当宽刑罚,教民去情欲,奈何设刑法,以死惧之。○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二
13民不田久威章第七十二14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15明皇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言人于小有不。畏,拙于慎微,则至于大可畏。○河曰:威,害也。人不畏小害,则大害至,谓死亡也。畏之者,当爱精神,承天顺地也。○雱曰:民朴而生厚,则畏威。上失其道,多乎有为,以小其道,塞其生,枚民巧伪雕薄,而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三
《勇于敢章第七十三》1 勇于敢则杀,2 河曰:勇敢有为,则杀身也。○弼曰:必不得其死也。3 勇于不敢则活。4 明皇曰:敢谓果敢,言人勇于果敢从事,则失于谦柔退让,必害于身,故云则杀。不敢者,则可以活身矣。○河曰:勇于不敢有为,则活其身。○弼曰:必济命也。○雱曰:勇敢者,任气生事,轻死以徇其所为,以事为道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一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1 知不知,尚矣。2 河曰:知道言不知,是乃德之上。○雱曰:不识不知,真知之极。3 不知知,病矣。4 明皇曰:了法性空,本非知法,于知忘知,是德之上。不知知法,本性是空,于知强知,是行之病。○河曰:不知道言知,是乃德之病。5 弼曰:不知知之不足任,则病也。○雱曰:道不可知,且不足知,而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七十
吾一禹甚易知章第七十28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29 明皇曰:老君云:吾所说言契理,故易知,简事,故易行。○河曰:老子言吾所言省而易知,约而易行也。30 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31 明皇曰:天下之人滞言而不悟,烦事而不约,故莫能知,莫能行。○河曰:人恶柔弱,好刚强也。○弼曰: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六十九
《用兵有吉闷章第六十九》1 用兵有言:2 明皇曰:老君伤时王残人于兵,故托古以陈戒。有言者,谓下句。○河曰:陈用兵之道,老子疾时用兵,故托此设其义也。3 吾不敢为主,4 河日:主,先也,不敢先举兵。5 而为客。6 河曰:客者,和而不倡,用兵当承天而后动。○雱曰:造攻自呜条,为兵主者也。朕载自亳,为客者也。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六十八
《善为士章第六十八》1 善为士者不武,2 明皇曰:士,事也。善以道为理国之事者尚德,故云不武。○河曰:言贵道德不贵武力。○弼曰:士,卒之帅也。武,尚先陵人也。○雱曰:士非成德之称,故士之为言察也,武也。狱师曰士,取其察。卒帅曰士,取其武。夫以武为事者,德在乎不武,所以为之本也。故武者不失为士,而非德士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六十七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1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2 明皇曰:肖,似也。老君云:天下之人皆谓我道大,无所象似,我则答云。○河曰:老君言天下谓我德大,我则佯愚似不肖。3 夫唯大,故似不肖。4 河曰:唯独名德大者为身害,故佯愚似若不肖,无所分别,无所割截,不贱人而自贵。5 若肖久矣,6 河曰:肖,善也。谓辨惠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六十六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2 河曰:江海以卑,故衆流归之,若民归就王。3 故能为百谷王。4 明皇曰:江海所以能令百川委输归蟹王者,以其善能卑下之,故百川朝宗矣。○河曰:以卑下故能为百谷王也。○雱曰:王者归往之义,能不物物,乃归矣。5 是以圣人欲上人,6 河曰:欲在民
2024-11-16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六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章第六十五》1 古之善为道者,2 河曰:说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国者。3 非以明民,4 河曰:不以道教民,明智巧诈也。5 将以愚之。6 明皇曰:人君善为道者,非以其道明示于人,将导之以和,使归复于朴,令如愚尔。○河曰:将以道德教民,使朴质不诈伪。○弼曰:明谓多见巧诈蔽其朴也,愚谓无知守真,须
2024-11-16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