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子笔下,借重古人的话,比例最高的是孔子,其次才是老子。不过,当孔子与老子一道出现的时候,老子都是扮演老师的角色来开导孔子的。他提醒孔子,儒家的各种观点有它的限制。而儒家与道家这两个学派,基本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一再加以说明的。当天下大乱的时候,总会出现两种严重的问题:一个是在价值上出现虚无主义,另外一个是在存在上出现虚无主义。
在价值上出现虚无主义怎么说呢?是说人们很难分辨善恶,并且分辨之后也没有适当的报应,于是人们就不再愿意行善避恶了。这么一来,社会将产生严重的危机,可能面临瓦解崩溃。孔子对此特别关怀,他的对策是什么?他认为:人的问题可以归结于人性,所以要去研究人性是什么,然后对人性提出深刻的看法,由此指出人生应该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就是“仁义”。
但另一方面,老子所关怀的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他关心的是,人活在世界上有生有死,最后都会结束,那么要怎么样去肯定这一生存在上的意义呢?由此可知,儒家道家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如果比较这两者的范围,显然老子是比较开阔的,具有全面的涵盖性。
譬如以儒家来说,追求的是学问,目的是要了解人间的问题,进而由此化解人间的困境。于是在价值观方面,就会积极地去倡导仁义。在《庄子·天道篇》里面,孔子跟老子的讨论从如何保存经典,就谈到仁义的问题了。在这里,我们先把《庄子》原文的内容简单做个介绍。
它内容是这样的:孔子想把自己编修的书籍存藏于鲁国西边的、位于洛阳的周王室。孔子的本意是认为,藏书于周王室才能够流传久远,让后代都可以参考。这个时候子路向孔子提出建议,他说:“我听说周朝王室的典藏官有一位叫老聃的,已经离职回家了。老师想要藏书,不妨去请教他。”(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这里所说的跟司马迁所写的背景相似,认为老聃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也就是负责管理国家档案跟图书的官员。
孔子听了这个建议就说:“好。”孔子于是前往拜访老聃,并提出自己的构想。但老聃不同意他这么做,于是孔子引述“六经”,想要说服他。“六经”就是传统的《易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再加上《春秋经》。
孔子在详细说明这些内容时,老聃打断他的话,说:“太冗长了,我只想听听要点。”孔子说:“要点在于仁义。”(老聃中其说,曰:“大(tài)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他的意思是,这些经典所谈的就是,人活在世界上应该实践仁义,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老聃就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说:“是的。君子不仁就无法成为君子,不义就无法立足发展。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此外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老聃说:“请问:什么叫做仁义?”孔子说:“内心和乐,兼爱无私,这是仁义的真实表现。”老聃说:“噫,后面这句话很危险!谈兼爱,不是太迂腐了吗?说无私,其实还是有私心。”(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kǎi),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
从这段话来看,老聃表现了一个哲学家的特色,就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先请对方澄清概念。譬如,孔子说“六经”很重要,因为里面谈仁义,当然是假定了仁义可以安顿人的社会;那么就要追根究底,“仁义”跟人性有关。所以孔子回答说:“仁义是人的本性。”这符合当时一般人的观念,而儒家的目标是要人修养仁义,以成为君子。
老聃接着再问:“什么叫做仁义?”这就像《老子·第八十一章》所说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仁义”两个字很动听,但是真实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真实。你把“仁义”讲得那么美,但还是要说清楚它是什么意思。孔子就说了:“内心和乐,兼爱无私。这是仁义的真实表现。”
老子对于“内心和乐”没有什么意见。人活在世界上,不管是任何学派,都会赞成内心和乐的说法。你内心不和乐,外在怎么可能表现出合适的行为呢?但是,对于“兼爱无私”这四个字,老聃就有意见了。事实上,谈“兼爱”的主要并不是儒家,而是墨家。只是在这里不必做这个分辨了,反正“兼爱”就是爱护每一个人。至于“无私”,那是很高尚的理想。
老子说:“无私,其实还是有私心的。”这一点是很中肯的批评。因为在老子思想里面,“仁”这个字出现在《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在解说《老子》这一章的时候,强调要把这里的“仁”理解为“偏爱”。天地没有偏爱,万物都像刍狗一样。所谓“刍狗”,是在祭祀的时候用草扎成的狗,是用来陪祭的,放在祭桌上受到大家的膜拜。但是,祭祀结束以后,毕竟它是用草扎成的狗,只好丢在地上,让樵夫捡去当柴烧,或让别人随意践踏了。他要说明的是,万物的盛衰有一定的季节。譬如,春天开春天的花,到了夏天就谢了。也就是说,万物在它自己特定的季节,有它的繁荣或是枯萎。
接着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道德经》里面,“圣人”是指“悟道的统治者”。他统治百姓的时候,也是没有偏爱的,让百姓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你一旦有了偏爱,就会顾此失彼,甚至捉襟见肘,造成各种复杂的后果。
所以老子说:“无私,其实还是有私心。”这句话为什么重要呢?我们可以借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人为什么要有行善避恶的考虑呢?因为每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当你说“我是无私的”,这也是一种主观的看法。
譬如为人父母的,很喜欢说“我是替孩子考虑的”。事实上,他还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至于孩子本身需要什么,父母未必能够真正了解。换句话说,人不可能做到完全无私。而任何一种自以为无私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一定有他自己特定的角度,所以也就还是有私心的。
那么老子的结论是什么呢?他对孔子很客气地说:“先生是想让天下人不要失去养育吗?那么,天地本来就有常轨,日月本来就有光明,星辰本来就有行列,禽兽本来就会群居,树木本来就会成长。先生只要依循天赋的常态去走,顺着自然途径前进,就可以达到目的了;又何必拼命提倡仁义,好像是敲着鼓去追赶逃跑的人呢?噫,先生扰乱了人的本性啊!”。(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jié)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在老子这边所说的,他把人的本性跟天地、日月、星辰、禽兽、树木对照来看,代表自然界都有它自己的样子,那么人性也应该保持自己的样子。如果你特别提倡仁义,让大家去学习与实践的话,反而会扰乱人的本性。譬如说如何判断仁义?谁说了算?它的内容怎么规定?要做什么事才算?人活在世界上,他也是万物之一,就有他自然的作为。如果你刻意要替他设定标准的话,就会造成混乱的结果。
这就是老聃对于孔子有关仁义问题的具体的教训。老子反对刻意去倡导仁义。仁义不是不好,它也是一种人为的、合适的相处的方式。不过,你刻意倡导的话,一旦设定了一个标准,就像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所说的:“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才叫做“善”,那么“不善”就被比较出来了,接着后面就有各种竞争,那不是扰乱人的本性吗?
事实上,我们不太容易体会老子的观点。如果一个社会什么都不去分辨的话,让每一个人去做他本性所要求的事,那么这个社会怎么保持和谐状态呢?自然的状态可能会和谐吗?这是一个问题。但它也是《庄子》书里面对儒家再三提出的批评。
所以根据前面所说的这些,我们知道孔子对于学问的重视,但他以为仁义是人的本性,这一点是老聃无法认同的。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4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