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集的主题是:老子真的像龙一样。我们前面说过,从孔子的眼光来看,他把老子描写为“犹龙氏”,就是像龙一样的先生。那么在《庄子》书里面,他把这个故事再加以进一步的渲染,所以里面对老子的描述更为生动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老子是一个真正的人的话,最后总是会面临生命结束的威胁。那么老子面临死亡或是死亡之后,是什么情况呢?所以我们在这一集后半段也会一并加以介绍。
说到孔子曾经拜访老子,向老子请教,这一点在庄子笔下描写的次数还是蛮多的。每一次,孔子都受到老子的教导与启发。孔子对于这一点,既感动又激动。所以我们首先就从“老子像龙一样”这一点来说,在《庄子·天运篇》里面有一段资料,我就直接用白话把它的内容做个介绍。
孔子拜访老聃回来了,整整三天不说话。孔子的学生就问他说:“老师你去拜访老聃,可曾对他提出什么规劝呢?”(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你从这个问题就知道,孔子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是伟大的老师,到任何地方去,都可以给别人很好的建议,不管是什么帝王将相,都不在话下。现在老师去见了一个著名的学者老聃,是不是也可以给他一些规劝呢?那么听到这个问题,孔子怎么回答呢?孔子说:“我到现在才在那儿见到了龙!龙,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散开来成为锦绣文章,驾着云气,翱翔于天地之间。我张着口不能合拢,我又有什么可以规劝老聃的呢?”(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xié),予又何规老聃哉?”)孔子这一段描写确实有点像《史记》里面所说的,孔子拜访老子之后,跟弟子形容老子是犹龙氏,像龙一样的人。(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现在,在庄子笔下,孔子对老子的描写更为细腻生动了。我们就按照孔子所说的,老子这样的龙叫做什么?“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意思就是:他展现为一个整体。的确,道家思想是一个整体。就像我们以前介绍过的,老子面对天下大乱的情况,想要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他要解决的是什么?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而孔子想要解决的是“价值上的虚无主义”。
先说比较容易了解的孔子这一边。孔子认为天下乱了,大家都不肯行善避恶,所以他就努力阐述人性向善的道理,希望人们由真诚而找到要求自己行善的动力,就是行善避恶,由内而发。至于老子,老子认为行善避恶是次要的,因为这世界上总是有好人坏人。重要的问题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是怎么回事?所谓存在,当然是有生有灭,但是你要把它整体来看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换句话说,孔子看到的是属于人间这一部分;老子看到的是一个整体,包括人间跟自然界。这两者合在一起看,有没有什么共同的来源与归宿呢?这是老子的思想重点。所以孔子就发现,老子的思想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散开来成为锦绣文章。所谓锦绣文章,就是让你觉得他讲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真理,让人觉得目不暇给。
孔子还进一步描写,说老子真的是像龙一样,驾着云气,翱翔于天地之间(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也就是说,你如果领悟老子思想的话,就不会受困于人间的束缚,而在心灵上可以自由翱翔。就好像庄子,《庄子》的书里面第一篇就是《逍遥游》,就很符合这边对老子所作的描述。天地那么大,整个自然界不只是让我们居住的场所而已,也可以让我们欣赏、遨游、享受,那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所以孔子这样说,代表他不可能去规劝老子。
这时候孔子有一个好学生叫做子贡在他身边,听了之后就不太服气。所以我们后面会谈到子贡后来就借着孔子的介绍,也去拜访这位老子,里面有一段对话,我们将来再说。
我们接着就要问了:老子既然那么特别,是不是像很多人所相信的,最后羽化而登仙了呢?其实好像没有这样的根据。在《庄子·养生主》里面有一小段具体的资料,其中描写了老聃过世以后,他的朋友秦失跟老子弟子之间的一段对话。秦失这个字在原文写的是失去的“失”,但这个左边加个“人”字边就念“佚”,而在古代基本上把它念成秦失(yì)的。
它的原文是这样的。话说老聃死了,秦失去吊唁,他在里面哭了几声就出来。老聃的弟子就说:“您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啊。”弟子又问:“你就这样吊唁他,可以吗?”秦失说:“可以的。原来我以为他是至人。”“至人”这两个字是庄子常常用的,就是代表最高境界的人、悟道的人。所以秦失就说了:“原来我以为他是至人,现在才知道他不是。”为什么这样说呢?“刚才我进去吊祭,有些老年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孩子一样;也有些年轻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些人的感触会这么深,一定是老聃使他们情不自禁地称颂,情不自禁地痛哭啊。这种做法是在逃避自然、违背真实,忘记了人所禀受的是什么。在古人看来,这就是逃避自然所带来的惩罚。你们的老师偶然来到世间,是应时而生;又偶然离开世间,是顺命而死。安于时机并且顺应变化,哀乐之情就不能进入心中。古人认为这就是:解除了自然的倒悬。”用油脂当薪火,油脂烧完了,火却可以传下去,不知道它何时穷尽。
(老聃(dān)死,秦失吊之,三号(háo)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xuán)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一整段资料实在是含义深刻。前面一半讲的是秦失这个人他是老聃的朋友,弟子们也都知道这件事。老聃过世了,按照礼仪的规矩,朋友自然要去吊唁,自然要在里面哭几声。但是弟子们认为,我们老师难得有你这个朋友,你怎么可以这么简单就应付一下呢?
但是秦失的想法反映了他对老子的学说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并且他把老子当作至人,但现在要打折扣了。秦失看到有老人家在哭,好像哭自己的孩子死了;有年轻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母亲走了。由此可见,老子活在人间的时候做了很多好事,这些好事让别人感受到了,也充满感恩之情。这代表什么?老聃还是太落地了。他的善行让别人体验到,也许他是无心而为,但是让别人感恩以至于痛哭的话,代表他做得还不够超脱。
理想的情况应该怎么样?能够行善得非常自然,让别人感觉不到任何特别的地方。然后当他过世的时候,别人也都觉得自然而平静。当然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高的要求了,一般平凡的人就是要表达他的情感,但是你不能否认秦失并没有说错。庄子也是故意借着秦失之口,发挥他自己的思想。
那么,比较重要的是老子本人对死亡有什么看法呢?老子认为,死亡最好是顺其自然。在《道德经》里面有谈到死亡的地方,譬如第50章,老子说:“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想要照顾生命,却往往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换句话说,你统计一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固定的寿命,而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有可能觉悟,知道死亡不是一种结束。另外在《道德经》第33章,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死了但没有消失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他所指的大概就是那剩余的十分之一的人吧。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对于死亡是有他特别的看法。
那么在秦失进一步的说明里面,出现了很经典的一句话,原文是:“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我们活在人间,要安于你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然后要顺应变化,让哀乐之情不要进入心中。也就是说活在世界上,不需要有太多的情绪反应,更不能让情绪影响到内心的平静,这样才能够解除自然的倒悬。什么叫倒悬?倒悬就是倒挂着。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倒挂起来一样,本末轻重弄反了,受困于情绪的波动,苦不堪言。而死亡呢?死亡就是解除这种倒挂的状态。
而最后提到一句成语,就是“薪尽火传”,意思就是:人的身体好像油脂一样,你把油脂当柴火烧完了,但是智慧的火光可以传下去,不知道它何时穷尽。庄子所要做的就是把老子的智慧继续传到后代。
所以我们这一集介绍了孔子对老子感觉到惊艳,认为他像龙一样让人赞叹。同时也把老子死后的这一幕,透过秦失之口,说出道家的精彩观点。这一集我们就谈到这里。下一集会就老子如何看透人心、提醒人要何去何从,来做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64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