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大话道德经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十八章:从事物的反面来找答案(上)

荆十三 2024-11-04 11:37:56

第十八章:从事物的反面来找答案(上)

        这集的主题是国乱显忠臣吗?要介绍《老子•第18章》。《老子•第18章》内容很短,只有四句话,所针对的是天下大乱的情况。在春秋战国时代,所谓的诸子百家都是因为在乱世里面,而学者们有了心得,想提出来帮助当时的百姓,希望能够拨乱反正。但怎么去了解这个乱世呢?乱世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来源,才可以对症下药。这一方面就所见不同了。我们不要忘记在《老子》全书里面谈到有关天下大乱的来源、原因、造成的情况、最后的战争的一个后果,这一方面的材料也占了20%,也有15~16章谈到有关天下大乱的问题。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要去了解一个时代的背景。我们先把原文念一遍,

《老子•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关于原文的字句有些争议。王弼本与帛书本甲本乙本有些小的差异,但我觉得王弼本的说法基本上是可以说得通的。它的白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智巧聪明出现,才有严重的虚伪;家人之间失和,才有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的忠臣。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62c1d9c0a9ff554cc63f38e30b106c26.jpg


        这四句话我们一一加以说明。第一句,大道毁坏了,才有所谓的仁义。这在说什么呢?这边说的是在大道之中,本来有自然而然的仁义。我们看到在前面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及“圣人不仁”。老子所谓的仁与义,特别是就儒家、墨家所强调的要行仁、要行义,那是刻意地有心要去做的,这是别人教的,有一些具体的作为。人们要模仿那个作为,达到某些标准,才能说是合乎仁义。事实上,在大道里面有所谓的自然的仁义,大家在一起不要特别要求行什么善,不必特别谈到什么责任、义务,自然而然相处在一起,和和乐乐的,因为都在大道里面。现在不行了,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翻译的时候就要加上“所谓的”,意思代表是人为的。换句话说,“仁义”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一种是人为的。现在大道毁坏了,只剩下人为的这一种,要靠学习和模仿来做到所谓的仁义。

        第二句话是“智慧出,有大伪”。大伪就是严重的虚伪。怎么说呢?在这边所谓的智慧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哲学就是爱好智慧”,不是那个意思。这边所谓的“智慧”是智巧与聪明。因为在上位的人使用智巧聪明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察言观色,知道如何避开各种祸患,就好像鸟会避开罗网一样。所以在上位的人使用智巧聪明,底下的百姓就会设法去伪装自己,作秀、演戏给你看,于是整个社会变成大家都在扮演某种角色,而忽略了人的真诚性与真实性,造成各种混乱的情况。

        接着看第三句“六亲不和,有孝慈”。所谓的六亲是指父子、兄弟、夫妇,这六种家庭中的角色。古代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继承的一个社会,所以“兄弟”包括姐妹在内,而所谓的“父子”当然是指父母与子女了。“六亲不和”就代表一家人相处的关系不好,这时候才有了所谓的孝慈,要教你如何去孝顺、去慈爱了。这样的想法让我们觉得有压力了,为什么?因为六亲如果和睦的话,就不需要孝慈吗?的确,一家人如果相处得不错,不需要特别说谁是孝、谁是慈的,自然而然就好。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区分某种特定的价值,比如说孝比不孝好,慈比不慈好,如果不做这样的区分,代表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你一做这样区分的话,就要互相比较,代表很多人做不到了。这种标准规定出来之后,后面就带来更大的问题。比如父亲对孩子说:你如果孝顺,就不应该花这么多钱去玩游戏。孩子怎么回答呢?孩子就对父亲说:你如果是慈爱的,应该让我尽量去玩游戏。所以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父亲对孩子说:你怎么不像隔壁的小明,他们家没什么钱,但他书念得很好。小孩怎么办呢?小孩就说:你怎么不像小明的父母亲,他们家没什么钱,但他们很照顾孩子。所以人如果以这种标准来互相要求的话,永远没完没了,一家人之间总是争吵不休。所以六亲要和的话,所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这些都不是问题,大家很自然地就做到这些了。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f25f7123af9f1f72089004ed9e3b7206.jpg


        再看最后一句“国家昏乱,有忠臣”。这句话更让人觉得有压力。我们说“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很多人因而主张:我宁可不当忠臣,也不要国家昏乱了。如果为了证明谁是忠臣,要先让国家混乱,那不是本末倒置吗?因此最好的时代就是你根本看不出谁是忠臣,那是因为国家稳定上轨道,每个官员都认真尽好他的责任,照顾百姓。我们都知道,只要提到忠臣,就会提到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些人,但是正好反映出来当时是一个乱世。

         以上就是这四句话所说的。在这里,第一句话“大道”是一个关键,如果一切都是混同为一个整体,没有做仁义这种区分,没有相互比较的话,那后面的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王弼在注解的时候,就说“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失,则相濡之德生也”。他的说法出自于《庄子•大宗师》,《庄子》里面就说了:泉水干涸了,几条鱼一起困在陆地上,互相吹气来湿润对方,互相吐沫来润泽对方,这实在不如在江湖中互相忘记对方。江湖是比拟大道的。鱼当然希望在江湖中自在悠游,彼此互相忘记,但是奈何泉水干涸,连泉水都没有了,又奢谈什么江湖呢?所以王弼才会说,你失去了鱼相忘于江湖的这种情况,那后面就只好“相濡之德生”,以气相呴濡这种情况就出现了。

e79a8706efd117f6-d20c2c70387e4933-a4c983dccabfa360a45f5417eec202f0.jpg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