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宇宙观,天道自然无为,这跟儒家的宇宙观不一样,是吧,儒家的宇宙观是道德的宇宙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孟子·梁惠王》),这儒家。整个宇宙,无机物是为有机物的存在做准备的,植物就生长在无机物里的,土壤中的养料、水分,这些都无机物,然后让植物的生命来了;植物的生命指向动物的生命,因为动物以植物为食物;动物的生命指向人的生命,为什么?人是最高的有情物,最高的生命情感就一个字——“仁”。所以,王阳明不是讲得很清楚吗?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续编一》“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棘,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孺子落井”,是吧,掉到井里去了,你一看到,一定会“怵惕恻隐之心”起来,这叫“仁心发动”,是吧,你本来跟这个小孩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叫“形骸间隔”,仁心一旦发动,你的仁心感通到小孩身上了,这时候你跟这小孩为一体了,这是“仁”,是“仁”让你跟小孩为一体的。如果鸟兽的觳觫哀鸣你看到了、听到了,你也生了不忍之心,是吧,这也叫仁心发动,感通到鸟兽身上,于是你跟鸟兽为一体了。花草无故地被践踏,你也会生悯恤之心,这就是什么?仁心发动到什么?花草上去,感通了,于是我们又跟花草草木为一体。那么无机物——瓦石无端被毁坏,是吧,我们也生顾惜之心,于是仁心发动,感通到瓦石身上,我们又跟瓦石为一体了。于是整个宇宙是叫道德的宇宙观。这儒家。
现在我们对比地来看,道家的宇宙观是什么?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还没有区分的时候,已经有东西了,这个东西你是怎么描述它呢?“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寂兮寥兮”就是又没有声音,又没有形象,“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就是自身这样的展开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段话就引起许多讨论,你知道吧,中国建国以后哲学界讨论什么?老子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老子所说的“道”是物质的东西呢,还是精神的东西?争论了很久。
当时有一本杂志叫《新建设》,理论刊物,还蛮高档的理论刊物,我印象很深刻的,后来我不是到复旦去读哲学了吗?到图书馆资料室里查当时的,50年代的《新建设》这个杂志,就围绕着第二十五章开始讲,你看这里好像是唯物主义,“道”就是一种混沌的物质,是吧,其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里面,根本用不上去这两个概念,中国人并没有把物质和精神区分开来。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前提是什么?物质和精神什么?彻底分开了,然后谁第一性谁第二性?物质第一性,唯物主义了,精神第一性,唯心主义了。中国人没做这种区分的,所以那么多文章全废掉了。它只是一种描述,描述的意思是什么?“道”没办法讲,但是它是天地母嘛,就像第一章讲的“无名,天地之始”。
“道”就无明,然后还是“明”了一下,叫什么?“道”。叫强名之,“强名之为曰‘大’”,你也可以说大,“大曰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①它不断地运行,孔子对时间的感叹对吧?就看河流,这时间就像河流一样,奔腾不息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又回来,这叫循环往复。
①《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