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清朝中医的发展(图)

医案日记 2023-06-16 05:04:28

清朝中医的发展(图)

康熙皇帝(1662-1722)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关于清朝

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1644年被满清贵族推翻。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国内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最初的几位皇帝,特别是康熙(1662-1722)、雍正(1723-35)及乾隆(1736-96),史稱「康雍乾盛世」,促進社會發展至新的景象。不僅解決了中國歷史上,游牧族與農耕族之間日久的衝突;同時採納一系列政策,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鞏固了國內多民族的統一,也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

儘管清朝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其發展並未超越傳統封建、專制主義體制。經濟上仍以農立國;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禮教。外交上長期閉關自守,盲目自大。因此與同時期西方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形勢相比,清朝所取得的成就則相形見絀,已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潮流,並且存在越來越大的距離。

清代版圖

清中葉以後,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反清鬥爭接連不斷,經歷9年的白蓮教起義,結束了清朝的全盛時期。1840年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清廷與侵略者分別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滿清國主權受損,政治腐敗,進入了衰落時期。1911年孫中山發起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

葉桂(1667-1746)溫病學的繼續發展

明朝吳有性的《溫疫論》是溫病學的重要里程,之後其他醫家對溫病學體系繼續進行臨床實踐及理論探討。清朝溫病學說有更進一步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立專題。這個時期的重要人物及著作有,葉桂與《溫熱論》、薜雪與《濕熱條辨》、吳瑭與《溫病條辨》。晚清時期,雖然中醫面對西方醫學嚴峻的考驗,醫家們繼續擁護《傷寒論》、寒涼派、《神農本草經》以及其他傳統中醫理論,中醫學仍舊受到普遍支持。

王士雄(1808-66),終其一生研究溫病,撰寫《溫熱經緯》一書。

柳寶詒(1842-1901)的《溫熱逢源》及雷豐之《時病論》(1882)仍然對溫病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王清任(1768-1831)人體解剖學

中醫有關人體解剖學的知識,在《黃帝內經》中已有不少記載。但一直發展緩慢,部分原因歸咎於中醫外科手術沒有受到重視。

1830年《醫林改錯》的刊行,糾正了前人關于人體臟腑記載的某些錯誤。其作者王清任(1768-1831)深感醫家掌握正確人體臟器知識的重要性。他細心觀察放置在義冢的屍體,發現很多以前中醫學不了解的器官,如主動脈、胰臟及橫膈膜等,也糾正了肺中有24孔、尿從糞中滲出等錯誤論斷。他再一次肯定腦子主宰思維記憶的功能。

人痘接種術-天花預防

先前描述明朝天花為患,人們已開始懂得預防方法。比較確實的歷史資料是1727年俞茂鯤於《痘科金鏡賦集解》一書中所提及,有效的天花預防方法,人痘接種法在1567-72年經已施行。其中一種接種方法,是以天花患者痊癒期的疹皮痂,磿成細粉作為痘苗,從未出過天花疹的健康人士,利用銀筒幫助吸入鼻腔,就可產生抵抗力。雖然這種方法仍不完善,但有重要歷史意義,它不僅是牛痘發明前預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更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驅。在中國各地廣泛應用,並很快流傳到歐洲多國。

《本草綱目》補充及草藥治療

趙學敏(約1719-1805),字恕軒,杭州人。編輯了一本《本草綱目》補充,對中醫藥作出重大貢獻。

《本草綱目拾遺》是一部重要的藥物學專著,共載藥物921種,其中716種是《本草綱目》所未收載或記錄不詳者。書中將藥物共分類為水、火、土、金、石、草、樹、蔓藤植物、花、種子、蔬菜、器物、鳥、獸、甲殼動物及昆蟲。總結了中醫19世紀的藥物學成就。

趙學敏另一本重要著作為《串雅》,是與鈴醫即民間走方郎中合作,廣泛收集整理民間醫藥經驗與知識,於1759年問世,分為內、外篇。趙學敏認為民間走方郎中的醫術很神奇,而且療效顯著。這些郎中們用藥具有平賤、顯驗、方便的特點,因此對他們非常推崇。1949年後在新中國出現的赤腳醫生,可以認為是他們的後繼者。趙學敏在書中闡明治療用藥不一定要貴重,他極力批評庸醫們的高昂收費,認為他們只會處方一些昂貴的補藥,但其實不懂辨別藥性。書中記載了許多療效卓著的走方醫經驗。

清朝走江湖藥師

(The Complete Illustrated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

典型中藥房

(Chinese Herbal Medicine)在19世紀,植物藥治療是中醫學的基本,早期有關文獻不繼被再次刊行,很多醫家如吳其浚(1789-1846)於1848年出版之《植物名實圖考》,費伯雄於1863年撰寫《醫醇賸議》等,都希望為這個以植物為本的醫學作出貢獻。當時最聞名的中藥堂是同仁堂,位於首都北京,專門為皇宮供應藥物。

大量醫學書籍的編著及整理

為攏絡知識分子,清初的皇帝鼓勵學術生活,並時常資助大型文獻的編纂,因此當時有大量全書、類書及叢書刊行。

18世紀百科全書非常流行,當時出版的其中一本重要類書是《古今圖書集成》(1723),由蔣廷錫等受命編纂,520卷,內容輯錄有古典醫籍的注釋、臨証各科診治、醫家傳略、醫學藝文與記事等。

《醫宗金鑒》

另一本清政府命令纂修之醫學叢書《醫宗金鑒》(1742),由吳謙等人把18世紀初以前,歷代重要醫學著述加以校訂、刪補,并進行節錄編輯。全書共90卷分15門,包括醫學理論、各科診治、方劑、針炙與運氣等內容。1749年起,清太醫院規定為醫學生教科書。至今仍是重要的參考文藝。

當時醫家們撰寫個人專著亦是時尚,用以陳述自己的醫學見解。

張璐(1617-1700)的《張氏醫通》(1695),主要是推祟溫補學說。同時有關醫學基礎書籍相繼面世,

程國彭的《醫學心悟》(1732)一書,以簡明文字扼要清楚地論述中醫四診、八綱、八法以及臨証各科的診治,對初學者很有啟發。

李用樣的《証治匯補》(1687)也是一部內科診治專著。

由于清朝考據風氣盛行,不少醫家對重要的古典醫籍進行了大量的考証與注釋工作。舉例如《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都有大量注釋刊行。其他臨症各科各自有發展特點與突出成就,表現在不少醫家對疾病診治的總結與醫著的空前增多。

西方醫學的傳入

19世紀末,清政府日益衰落,逐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對象。在宗教組織的支持下,教士及西方醫士們在中國的洋化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當時出現很多由中國人或與西方人士共同開辦的西醫學校,一批有關西方醫學的釋本也相繼面世。西方醫學在中國開始日益廣泛深入地傳播,由沿海到內地,由設立診所到建醫院,由辦學校到吸收留學生,由翻譯醫書到成立學術團體,近百年間,形成了中醫與西醫并存的局面。

近代最早去西方學醫者為黃寬(1829-1878),廣東香山縣人,1850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專攻醫科,1857年回國後,以其高明醫術及醫德,深受廣東一帶人民的愛戴。

清代有關人參描述之譯註

中西方醫學結合

在清朝末期,洋務運動引起了傳統中醫界的重視。由于種種複雜的原因,當時醫學界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態度和主張;一些人對傳統中醫一概加以鄙視,認為不科學,極力主張取締;一些人拒絕接受新事物,認為西方醫學全部不適合中國人;有一些受過西方思想的人,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迫切探索發展中國醫學之路,試圖把西醫學術加以匯通。當然根據當時歷史背景和醫家們本身條件限制,其匯通中西醫的活動,未能取得明顯的成就。

在匯通中西醫活動方面,其中最早的一位先驅者為朱沛文,字少廉,廣東南海縣人,出身醫學世家。他于1892年編撰了《中西臟腑圖像合纂》,將人體結構、臟腑圖像與西方生理解剖圖譜相互參照,加以論述。內容較系統、豐富及集中地反映了他的中西醫結合的學術思想。

中医在清朝以前叫什么

中医在清朝以前叫温病派时方派。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中医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至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六个时期。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马培之清代名医,为何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有很多的著名人物,而医学也在这个历史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著名医学大家,比如孙思邈,比如扁鹊和华佗,而在清代末期的时候,我国也出现了一个比较有名的医生,就是马培之,他被老百姓称为是江南第一圣手,因为很多的疑难杂症经过他的治疗之后全部都康复了,他在当时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爱戴,包括政府对他也是赞扬有加。

马培之是清代末期的人物,是江苏武进梦河镇人,他出生在嘉庆25年,然后是在光绪29年去世的,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治疗了很多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因为他的祖上就是医生,但是这里面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马培之他的祖上其实不是姓马还是姓蒋,但是由于他的祖上刚开始学习医术的时候是跟一个姓马的人学习的医术,所以最后他就跟了这个师傅的姓也改姓马了,而他之所以能够在全天下有名,就是因为他曾经给当时的清朝第一人物慈禧太后治过病。

当时慈禧太后生了病,结果朝廷的御医都没有治好,后来听说马培之医术比较高超,于是慈禧就派人把马培之给招进宫来,马培之帮慈禧太后治疗疾病,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把慈禧太后的病给治疗好了。于是慈禧太后非常的开心,给了他很多的奖赏,但是马培之感觉在慈禧太后身边比较危险,而且在北京离开了故乡,他也非常思念老家人,所以最后他就找了一个理由离开了北京,但是慈禧太后也没有难为他,反而给他赐了匾额,由此他的名声就开始在天下传开了,而马培之也是一个非常兢兢业业的医生,他在活着的时候也写了很多的医学著作,至今都流传于世。

有谁了解在清朝的时候能处理的疾病有哪些?了解中医的来啊

中医基本理论-防治原则 预防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未病先防 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外邪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治未病,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病邪的侵害。 2.既病防变 是指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治则 治则是指疾病的治疗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治病求本 是指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在临床运用这一治则时,必须正确掌握“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等情况。 2.扶正与祛邪 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因而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3.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偏衰的结果。因此,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 4.调整脏腑功能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因此,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调理气血关系 气血是各脏腑及其它组织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为用。调理气血是以“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为原则,使它们的关系恢复协调。 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 中医看舌头的道理舌诊中医看病,无论是谁,都要看看舌头,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舌头和人体脏腑关系密切,观察舌头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脏腑病变的寒热虚实,可以测知病情的深浅轻重,所以中医特别重视望舌,称为舌诊。 正常人的舌体柔软灵活,颜色淡红,富有生气,称为淡红舌。如果舌体变得转动不灵,表示病情严重;舌体的红色变浅,反映气血不足;舌体的红色加深,是热证的表现;舌体出现瘀点,瘀斑、又是瘀血证的常见征象;舌体淡白而肿胀,并出现齿印,反映病证属于虚寒性质;舌体瘦小、深红而开裂,则是阴虚有热的表现。 正常人的舌体表面铺有一层薄薄的苔垢,呈白色,干湿适度,中医称为正常舌苔,也叫薄白苔。外感疾病初起阶段的表证,舌苔较薄,涉及脏腑病变的里证,舌苔可以增厚。寒性病证的舌苔多呈白色,热性病证的舌苔多呈黄色,也有出现黑色的。舌苔干燥表示津液亏损,舌苔滑润表示湿浊不化。 现代医学的临床观察也表明,在许多疾病中,舌头确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脑溢血引起的偏瘫以及舌下神经麻痹的病人,舌头伸出来总是歪在一边。脑炎、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某些神经官能症的病人,伸舌时常常出现颤抖。猩红热的病人,红肿的舌刺突出于光洁的舌面,状如草莓。恶性贫血的病人,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缺乏维生素B1的病人,肿胀的舌头被牙齿挤压而出现齿印。缺乏维生素B2的病人,舌乳头消失,舌尖和舌边往往会出现溃汤或开裂。淡白舌多见于各种贫血、慢性肾炎及慢性腹泻等;红绛舌多见于各种炎症感染;青紫舌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和各种癌症。 近年来,国外也很重视研究舌头与疾病的关系。例如德国有位学者发现肝硬化的患者常可见到舌头充血肿胀,呈蓝红色,称为“肝舌”。还有白血病常见舌溃疡,甲状腺机能减退者多见舌胖大,先天性心脏病人舌呈紫绀色,严重的阻塞性黄疸病人舌边有时可见黄色素沉着,尿毒症晚期病人的舌上有时可见白霜样的尿素结晶,等等。 由此可知,无论古今中外,都发现舌头与疾病的密切关系,体内许多疾病都可通过舌头反映出来,舌头是人体的一面镜子。 中医诊脉中医看病,总要摸脉,因为通过脉象的变化,既可以搜集病情资料,又可以了解正气的强弱,还有助于预测病情是趋于好转或是趋向恶化。 感冒了,将手轻轻按在桡动脉上,常能明显地觉察到脉搏的跳动,称为浮脉,中医形容它好象是木头漂在水面上一样,所谓浮脉如“水中漂木”。浮脉在其他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也常见到,表示病变部位较浅。如果必须用力按压,才能触知脉搏的跳动,称为沉脉,常见于不少慢性病,表示病变部位较深,已经涉及脏腑。脉搏跳动增快,称为数脉,大多是热性病证的反映。脉搏跳动减慢,称为迟脉,含有姗姗来迟的意思,是寒性病症的表现。脉搏跳动无力,称为虚脉,说明正气不足。如果病人气阴两虚,常常出现一种细弱的脉象,中医形容它是“细如丝线”。脉搏跳动有力,称为实脉,表示正气尚强。如果病人正气旺盛,而邪热也盛,往往出现一种洪大的脉象,好象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有些脉象,对于某些疾病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脉象不柔和,绷得较紧,好象按在弓弦上一样,称为弦脉,往往提示病人可能患有动脉硬化症或高血压病。脉搏跳动不规则,常有停顿,或时强时弱,称为结代脉,大多见于心脏病人。脉搏往来流利,称为滑脉,中医形容它是“如珠走盘”,一般多见于痰饮病人,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弦脉也常见于一般痛症或外感病证,偶尔的结代脉有时心脏并无疾病,至于滑脉在正常的妊娠妇女中更是常见。 脉象还有助于判断预后,病情虽然沉重,但脉象和缓和力,仍有转机;如果脉象细微欲绝,简直摸不清楚,则是预后不良的象征。 总而言之,摸脉是一种重要的诊病手段,也是中医诊病的一种独特方法,是四诊中的重要环节。中医经过长期体验,对脉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有不少脉学专著,如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等。现代对脉象也进行了不少研究,有人用脉象仪初步描出了各种不同的脉象;有人用心电图研究脉象产生的原理。 中医治疗中的辨证观 标本缓急:所谓疾病的标本反映了疾病的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原生与派生等各方面的矛盾关系。中医学在“标本缓急”理论中,已经触及到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本”,类似疾病的根本矛盾;标,类似被根本矛盾所规定和影响着的其他矛盾。在疾病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其根本矛盾,即“本”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由根本矛盾所派生的其它矛盾,即“标”,却有的产生了,有的激化了,有的发展了。但是,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有名医学古话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正治反治:在区分了疾病的标本,确定了治疗的主次先后之后,就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使阴阳的相对平衡得以恢复。总的治疗原则就是一个,即针锋相对;证候所反映的阴阳失调状况,我们就利用纠正这种阴阳失调状况的治疗方法。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塞因塞用等,借以帮助机体恢复平衡状态。中医学关于应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原则,正是自发地利用了矛盾对立双方既斗争、又统一的辩证法原理。正治反治不仅运用了矛盾的斗争性,也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 异法方宜:中医学认为疾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同一种疾病的分型和病人的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同一种疾病,由于地域、气候、季节、生活、环境、职业、体质等不同,治法就应有所不同。治疗疾病既要考虑矛盾的普遍性,又要考虑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医门法律.早明内经法律》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衣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中医“异法方宜”的治疗原则,确实蕴含着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 病治异同:所谓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这是中医治疗上的灵活性。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而治法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谓之“同病异治”。不同的病证,在其发展过种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时,也可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谓之“异病同治 " 学医要善体物性 祖国医学最讲援物比类,从物象中寻求医药的道理。因为中医学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相应。用物理来解释医理,在祖国医学中时常见到。 例如,一般用于药物和诊断治疗的五行归类。肾主水,色黑,凡药物色黑而多汁者,如玄参、补骨脂等,认为属肾家药,可以治肾。如病人面青,可以诊断为肝病等等。但是,从物理体会医理,更是学医者应当时时、事事留意的地方。古时候有名的医家,讲究此道,对医术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关于桑叶理肺的论述,从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体察出它能够走肺而宣肺气,用以创制桑菊饮,治疗风温轻证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颇效,即是善从物性学医者。这些地方值行我们认真加以总结。 余晚年治病主张认病在治疗之行,医贵中正,药法自然,这点认识,正得之于对物性的体认。 譬如弈道,可以适于医道。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个叫粱魏今的人,是下围棋的国手,施定庵拜在他门下,跟他学棋,只争(差)一先。有一天,他与定庵共游岘山,见山下出泉潆漾纡徐,非常高兴,就对施说:“子之艺工矣!动究心于此乎?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竞,乃弈之道也。子锐意深求,则过犹不及,故三载未脱一先耳。”从此定庵乃悟化机之流行无迹象,百工造极,咸出自然,则棋之止于中正,犹琴之止于淡雅。于是益穷向背之由于未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而技大进,终成国手。 这些故事说明弈棋的道理可以从泉水悟得,弈之道如此,医之道亦如此。布局在弈棋之先,苟穷理辨证之不足,虽有奇方妙药,亦无所措手。病不能识,何以言治。另外弈随棋转,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与泉水之出一样,必顺其势而利导之。用药也是如此,药随证转,过与不及皆非其治。懂得了这个道理,医术自可精进。这些地方正是物性给人的启示,是一般书本中没有的。可见善学医者,还应善体物性。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说明人是每天离不开饮食的。但是,若无一副健全的胃肠消化器官,纵然有满桌的美味佳肴,确也有点儿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后,有得不偿失之感,甚至会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这是指吃到嘴里的食物,首先要经过牙齿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纳。然后经胃之腐熟,分解混匀成食糜,通过“胃气主降”的作用,将食糜运送至十二指肠、空肠,这就是中医所指的“脾运”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肠激素的作用下,促进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将“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依赖“脾气主升”的作用,经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输布到全身。这个过程,则可以理解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见,所谓“脾主运化”,“运”指机械性消化,“化”指化学性消化及其代谢过程而已。 但是,脾胃虽为人体的消化器官,运化水谷精微之枢纽,若要完成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气、血、精、津液的全过程,还必须得依赖心、肝、胆、胰、肺等其他脏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既泛指脐周腹部小肠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则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反之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人用以观察病人病势轻重进退、生死存亡的辨别方法。也就是说人在生病时,只要还能吃饭,表明胃气尚存,气血化源未绝,谓之“有胃气则生”,病势可望由重转轻,预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进食,标志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便是“无胃气则死”,病热将由轻转重,逐渐恶化,危及生命。所以中医古书《内经》说“安谷者昌,约谷者亡。”例如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岁就死了,主要在于他平日政事烦多,操心费力,又长期进食甚少,导致思虑伤脾、营养不足、胃气衰败的缘故。这就告诫人们:若不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不护养胃气,就有可能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中医认为,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预防上亦要从节饮食、适寒热、畅情志这三方面做起。《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这不仅使我们对脾胃认识有所启发,同时对我们临床治疗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鉴。 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历来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因此,我们说“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1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