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对中医痰证学的探讨

医案日记 2023-06-16 03:51:05

中医学认为痰是一种“其液黏稠”的病理产物,但痰一旦形成又成为一种致病的“邪气”,因其产于体内故也可称为内邪。痰的生成是由于气机郁滞或阳气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使津液聚积所致。痰分两类:一种是经咳嗽,由呼吸道排出,经口吐出的黏液(也有少数是从口吐出胃中的黏液),易为人们所察觉的,称为有形之痰或称外痰;另一种是滞于脏腑经络,或随气而行,循经络滞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这种痰不易被人们所察觉,故称无形之痰或称内痰。中医学认为外痰多与肺、脾、肾有关,贮于肺,故谓“肺为贮痰之器”。黏痰滞于咽喉则局部发痒,引发咳嗽不止。痰阻气道(气管、支气管等)更会影响肺气的宣通肃降,而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所以说痰浊阻肺是肺系各证(相当于现代医学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痰贮于肺,不但影响气道的通畅,而且会污染气道的环境,成为病毒、细菌生长繁殖的基地,为炎证产生之源。因此,气道中的痰浊未得尽除,再遇到六淫之邪的促发,引起病毒、细菌的活跃,炎证的急性发作,导致肺系病证的复发。如相当于肺系“咳嗽”的急性支气管炎日久不愈,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每年天暖时缓解,秋末冬初,天冷时发作,年年如此,难以痊愈,支气管哮喘季节性的发病,难以根治,都与痰伏气道这一隐患未能尽除有关。痰浊久伏于肺,还会伤及肺脏本身,导致肺的生理功能严重受损,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极,进一步会伤及心、肾,影响“肾主水”、“肾主纳气”和“心主血”、“心主神志”的功能,出现胸部胀闷,喘咳痰多,心悸,浮肿等症,这显示痰浊阻肺,日久不愈,已进一步转化为“肺胀”,相当于现代医学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他肺系各证也有类似转变的规律,所以,痰浊阻肺是各种肺系证(也即各种呼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内痰多滞于各脏腑器官,影响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如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则心悸;痰阻心阳则平素胸部憋闷或心前区压抑闷痛,遇阴雨寒冷气侯加重;痰阻于肺,阳气被阻则背冷,喜叹气,阴雨天气或寒暖交替时加重;痰蕴于胃则恶心呕吐,脾虚痰盛则时时唾吐痰涎,难以自控或倦怠无力,身重嗜睡,口渴不欲饮,或厌食油腻厚味,喜食焦香干燥食物,脾寒痰盛,但食腥荤肥腻即有胃冷,便稀及泛恶之感;痰郁于肝则胸肋隐痛、嗳气、善郁易怒;痰动于肾则浮肿恶寒,腰膝冷痛,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痰滞大肠则大便不畅等。痰循经络上犯于头则脑晕昏冒,头痛头重,恶心呕吐;痰循经络迷于心窍则神志失常,痴呆,妄言妄见,癫狂痫;痰热循经络上扰于目,则眼前似有物移动而飘荡;痰湿壅塞阻碍肾气上注,则眼眶周围略显晦暗或面色晦暗,其形如肿;痰循经络遏阻于四肢,则手足作胀,指短掌厚或肌肉松软如绵;痰饮流入肩臂则肩臂酸痛,臂不能上举,痰阻气机则肢体局部发热或麻木,不知痛痒。

根据痰证的种种表现,对于痰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l.由于外痰贮于肺,内痰滞于脏腑经络,并可随气而行,滞于其他各组织器官,导致各种疑难杂证,故痰证可涉及临床各科。

2.痰证多有发作突然,变化多端,时隐时现,异乎寻常的表现,按中医学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六经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都难以确诊,用祛痰药而获奇效,故古有“痰生怪证”之说。疑难杂证多责之于痰。

3.痰易与气血相结,而成痰核肿块,积于皮下或胸胁、腹腔等处。其性或松驰柔软,或坚硬如石,如瘰疬、瘿瘤、梅核气,积气等。现代有人认为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栓塞、冠心病、心绞痛等都与痰瘀相兼有关,对胆结石、肝硬化、其些恶性肿瘤按痰瘀相兼治疗也可取得良效。

4.中、老年人体虚多痰。中年人痰证的患者一般病久而不衰,如中年人多见的精神病、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长期患病,但没有衰弱的表现。老年痰证患者往往是脏腑功能的虚弱与痰浊的存在相互促进,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对老年人出现精力不足,听觉不敏,视物不清,健忘失眠,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经常咯吐痰涎,肢体活动不利等在治疗时不能单纯补益气血,扶助正气,而忽视在人体脏腑功能低下时,还会增加痰的生成,痰形成后又会进一步损伤脏腑的功能,所以在扶正的同时必须配以祛痰之品,标本兼治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痰证的治疗原则:

1.治痰当求生痰之本,标本同治才能达到祛痰的效果。

痰浊为标,生痰之源是本。所以,对于痰证的治疗不能单纯祛痰,单纯用祛痰或化痰药时,随着已生之痰的排除或化解,新的痰浊又源源不断地滋生出来。故中医先贤有“见痰休治痰”之说。生痰之源有寒、热、燥、湿、风、郁、虚之别,风又有外风、内风(肝风内动)之异,虚也有心、肺、脾、肾的不同。当坚持辨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方为上策。

2.治痰当调气。

尽管痰证的表现千奇百怪,但痰的产生与气机不调关系密切。若正气充盛,气行顺畅自然无生痰之机,故治痰当需调气。气滞者宣通疏散,气虚者补气纳气,痰浊自然会消散。

3.外痰需利痰,内痰重通络。

对痰证的治疗,自然当需祛痰,但若痰性黏稠,单纯的调气化痰就难以将痰排出体外,笔者用天花粉、麦冬等生津药稀释痰液,与冬瓜子、栝楼仁、竹沥水等利痰药配合应用,可使痰液迅速爽利地排出体外,在咳、痰、喘的治疗中可得速效。内痰所造成的痰患多是痰滞脏腑,或痰随气行,循经络滞于机体各处,为了消散这种内痰,在治疗的同时,加辛味药物以疏通经络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0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