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经方与应用
麻杏石甘汤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
【麻杏石甘汤组成】麻黄12g(4两)、杏仁9g(50个,去皮尖)、甘草6g(2两,炙)、石膏24g。【麻杏石甘汤用法】先煎麻黄,去上沫,再入其它药物同煎2次,分服。【麻杏石甘汤使用标准】发热,喘息,有汗或无汗,苔黄、脉数。【按语】1.若汗出
2023-06-25
栀子干姜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组成]栀子、干姜各18克。煎法、用法同前。[症状表现]原文: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补充:此证阴阳交错,有肠鸣下利,腹痛证,亦有恶心呕吐烦满证,其脉当左数右迟。[立方意义]本方证,由误下后,热趋于上,寒凝于
2023-06-25
栀子厚朴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组成]栀子7克,厚朴、枳实各14.5克。上挫细,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渣。一日三次,温或冷服。按:原文:方后,有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句,高学山云,此非仲景之原文,属后人之蛇足也,宜删之,可从。[症状表现]原文: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
2023-06-25
茵陈蒿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组成]茵陈蒿21.5克,栀子、大黄各7克。上挫细,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渣。一日三次,冷服,小便当利,尿为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症状表现]节原文:阳明病,发热,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身黄,有如橘子色,腹
2023-06-25
泻心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组成]大黄4.6克,黄芩、黄连各2.4克。上挫细,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渣,顿服。如以沸汤一合,渍之,绞去渣服,亦可。[症状表现]原文: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按:《千金方》:引此文,“不足”作“不定”宜从之。补充:当有心下痞,大
2023-06-25
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治三黄泻心汤证而较缓者,去黄芩。——《伤寒论》名。大黄6.4克,黄连3.2克。上挫细,以沸水汤五勺渍之。须更绞去渣,顿服之。《千金翼》注:此方必有黄芩。《医垒元戎》:本方加黄芩,名伊尹三黄汤。[症状表现]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2023-06-25
甘草泻心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功效与作用
半夏泻心汤证,症状较急迫者,加甘草量。——《伤寒论》、《金匮》名【组成】半夏11克,甘草7克,黄芩、干姜、大枣各5.5克,黄连1.8克(人参5克)。煎法、用法同前。按:伤寒论方中无人参,注家有谓,系因人参增气,故去之。原注:臣亿等,谓半夏、
2023-06-25
黄连汤原文,组成,医案,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组成]黄连、甘草、干姜、桂枝、大枣各5.5克,人参3.5克,半夏11克。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渣。一日三次,温服或冷服。[症状表现]原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补充:见证,有上冲,痰咳,烦喘,身热,微恶寒,
2023-06-25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功效与作用
[组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9克。煎法、用法同前。[症状表现]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按:此条多数医家认为有缺文,或以寒下为吐下,或以寒下之下字为格字。独尤在泾谓寒下,即太
2023-06-25
刘渡舟总结的伤寒论汤头歌诀大全
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提到方歌基本想到的是《长沙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是以韵文的方式总结整理的,而这篇文章的方歌是刘渡舟按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抵挡汤类等类方形式总结的。麻黄汤类方歌(八首)一、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
2023-06-25
黄连阿胶汤汤原文,组成,医案,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组成]黄连4.8克,黄芩1.2克,芍药2.4克,阿胶3.6克,卵黄1个用三分之一。上挫细,先将三味,以水一合五芍,煎五芍,去渣,纳阿胶熔之,纳卵黄,搅和顿服。[症状表现]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补充:
2023-06-25
小陷胸汤原文,组成配方,医案,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组成配方]黄连7克,半夏21.5克,瓜蒌实9.5克。煎法、用法同小柴胡。[症状表现]原文: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补充:当有胸中嘈杂,或吞酸等证。[立方意义]本方证为大陷胸汤证之轻者,只以热结痰凝心下,胃机能艰
2023-06-25
白头翁汤原文,组成配方,医案,凭证使用,治疗范围
[组成配方]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9克。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症状表现]《伤寒论》:热利下重,白头翁汤主之。又:《金匮》: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补充:见证有心悸,脉滑数,舌质红苔薄腻,身热,腹痛,肛门灼热之证。[立方
2023-06-25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原文,组成配方,医案,凭证使用,治疗范围
[组成配方]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7克,甘草、阿胶各5克。煎法、用法同前。[症状表现]原文: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补充:有心烦,不得眠,腹痛,便血,或恶露不止,脉无力,口渴,舌干燥,脉细弱等。[立方意义]上方加甘草,以
2023-06-25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原文,组成配方,凭证使用,治疗范围
[组成配方]黄芩、生姜、大枣各5.5克,甘草、芍药各3.5克,半夏11克。煎法、用法同前。[症状表现]原文:太阳与少阳合并,自下利者,与黄苓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补充:见证有身热,恶寒,口渴,咽干,目眩,或头项强痛,心下痞,腹痛
2023-06-25
猪苓汤组成配方,方歌方解,加减运用医案
本文目录1 【猪苓汤方剂组成】2 【猪苓汤用法】3 【猪苓汤方歌】4 【猪苓汤方解】5 【仲景论述解析】6 【猪苓汤临证思考】7 【猪苓汤医案】【猪苓汤方剂组成】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10克。【猪苓汤用法】先以水煮四味,汤成去滓,内
2023-06-25
泽泻汤组成,功效与作用
【泽泻汤组成与用量】泽泻45克,白术18克。【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半,分温再服。【方解】泽泻与白术虽均属利尿健胃药,但泽泻性寒,宜于热证,而白术性温,宜于寒证。泽泻较白术尤长于治水毒性的头冒眩,今取二药合用,故治胃中有水饮,小便不利而冒眩
2023-06-25
茯苓泽泻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茯苓泽泻汤组成】茯苓24克,泽泻12克,甘草6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生姜12克。【用法】水煎温服。【方歌】胃反茯苓泽泻汤,桂枝白术草生姜。通阳利水治停饮,中焦水湿化而行。【方解】本方实际是五苓散去猪苓,再加甘草、生姜而成。既用茯苓、泽
2023-06-25
六物黄芩汤原文,组成配方,凭证使用,治疗范围
[组成配方]黄芩、人参、干姜、大枣各5.5克,桂枝1.8克,半夏11克。煎法、用法同前。[症状表现]原文:《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补充:见证有心下痞硬,上热下寒,上冲,口苦,唇干,舌少苔,脉微数或身热等。[立方意义]本方证当亦由误下后,风
2023-06-25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经方治疗感冒医案(四则)
经方治疗感冒医案一:张某某,女,37岁,农民。产后发热1周余。2008年2月20日初诊。住院产后四天返家时受风寒,每天下午2点左右开始发热,逐渐热至39.8℃左右,又赶紧返院。每日上午微汗出,下午发热前先发冷、寒战,然后高热,每热起来时便身
2023-06-25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经方与应用热门文章
1
伤寒必知:《伤寒论》方的煮药时间
2
大柴胡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大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3
泻白散方歌,泻白散方证特点,临床运用解析与医案
4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五苓散方歌方解,五苓散医案
5
己椒苈黄丸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6
甘草麻黄汤的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7
旋覆花汤组成,方解,辨证要点
8
栀子生姜豉汤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
9
三物备急丸组成,医案,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1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歌方解,临床医案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