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方与应用

黄连阿胶汤汤原文,组成,医案,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道医 2023-06-25 00:58:28

[组成]黄连4.8克,黄芩1.2克,芍药2.4克,阿胶3.6克,卵黄1个用三分之一。上挫细,先将三味,以水一合五芍,煎五芍,去渣,纳阿胶熔之,纳卵黄,搅和顿服。

[症状表现]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补充:见证,往往有下利脓血,腹痛,心下痞,虚烦不眠,咽喉干燥,或咳血,便血,尿血,脉弦细而数。

[立方意义]本方证由热邪入血,故以芩、连清泄血中之热,由血热而致干燥;故以阿胶、鸡子黄滋润血中之燥;更以芍药缓挛急,敛阴气而止痛。合用,则生阴,补血,除烦。真阴复,则潜阳消,血得宁则自固,痢得敛,则自止,身心安泰,何不眠之有?

[治疗范围]以心中烦悸不眠,口舌干燥为主兼见下痢腹痛咳血,便血等。

[诸家经验谈]《方函口诀》:凡诸病已久,热气浸淫于血分而成诸证者,毒利腹痛,脓血不止,口舌干燥等,治之有验。又活用于疳泻不止,与痘疮烦渴不寐者,有特效。

尾台氏:淋沥证,小便热如汤,茎中焮痛而血多者,黄连阿胶汤有奇效。

《中国内科医鉴》:产后不眠,百治不效,问之病人,觉胸中热刺刺煞而空虚,名曰痰饮,系蛔虫之所为,可与此汤。每药一碗,用鸡子半个,三碗即得安眠。又此方用于下血多而不眠者,亦有效,但未试过。

又:痢下久久不愈,心中悸烦,卧不能睡,便中不混脓血者,黄连阿胶汤为宜。又痢疾便脓血甚者,用本方。服后,犹不止者,与桃花汤。.

[诸家绪论]《肘后方》:治时气差后,虚烦不得眠,眼中疼痛,懊憹方,即本方。按《伤寒论》方解,眼字疑为胸字,有意义,可从。

《医余必读》:黄连阿胶汤,一名黄连鸡子汤,治温毒,下利脓血,少阴烦躁不得卧。

《类聚方广义》:治诸失血证,胸悸,身热,腹痛,微利,舌干,唇燥,烦悸,不能寐,身体困倦,而无血色,或面热潮红者。

[凭证使用]吐血,便血,尿血,毒痢,小儿疳泻,神经性虚烦失眠等。

——本段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相关文章:

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心悸不宁,失眠盗汗黄连阿胶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系统自学中医700问之《伤寒论》——光明中医网校

《伤寒论》 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临证医学的基础,历代被奉为医家之圭臬。它的辩证思维方法,辨证论治体系,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因此它便成为一部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必读之书。

390.你对脉分阴阳的意义是如何体会的?

391.脉有阳结、阴结,亦有阳微、阴衰,应如何进行辨认?

392.促脉与结脉都有动而中止的特点,临床应如何区分?

393.动脉有滑数之似,但又有不同,你是怎样体会的?

394.弦脉与紧脉有什么不同?如何体会两脉之特点?

395.为什么说“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会出现什么?芤则又会出现什么?

396.何谓欲愈之脉?何谓应时之脉?何谓欲解之脉,何谓战汗之脉?

397.表里脏腑之诊的脉法为何?

398.试述趺阳如经之脉,少阴如经之脉,以及趺阳病脉与少阴病脉。

399.趺阳脉浮而数,医用下法,从其脉证变化推论可能有哪些证候出现?

400.为什么患病之后,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反欲裸其身?

401.命绝与五脏气绝之脉证为何?请讲述其理?

402.如何辨痈肿初发之脉证?

403.脉散与形损为什么属于死候?

404.什么是四时平脉、五脏平脉,阴阳相等之平脉?

405.病脉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举例加以说明。

406.为什么说呼吸为脉之头?“内实外虚”和“外虚内实”的脉搏特点是什么?

407.为什么必须四诊合参?如果只凭脉诊一法,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408.为什么人恐怖则面白而脉细?

409.人愧为何脉浮?为何面色赤白无定?

410.津液不足的脉证为何?

411.什么是伏气?如何辨认伏气发病?

412.什么是举按寻手法?什么是根脉?什么是损脉?

413.什么是非时之脉的相乘及纵、横、顺、逆?

414.肝、心、肺的平脉各是什么?

415.有胃气与无胃气在脉象上的表现有何不同?对疾病的预后有何影响?

416.为什么肥人责浮,而瘦人责沉?如果肥人脉浮,应当责其什么病证?

417.寸脉下不至关,尺脉上不至关,其原因为何?

418.脉病人不病,人病脉不病,各说明了什么问题?于临证有什么指导意义?

419.“翕奄沉”名曰滑,它的脉态应如何体会?为什么说紧脉主寒,而又说主虚寒?

420.寸口脉侯荣卫之虚实,以本篇原文为依据,试述寸口的不同脉象及主病。

421.趺阳脉候脾胃之虚实,以本篇原文为依据,试述趺阳的不同脉象及主病。

422.少阴脉候肾气之盛衰,“尸厥”病的少阴脉脉象是什么?并简述其机理。

423.什么是有胃气之脉?为什么脉有胃气则生?

424.病邪入脏入腑,其脉为何?试言其理?

425.什么是四时正气为病?什么是时行之气为病?举例说明之。

426.什么叫伏气为病?什么叫更感异气为病?举例说明之。

427.何谓两感于寒?为什么两感较一经感寒为重?

428.试就本篇内容,谈谈人和自然的关系。

429.痉病的证候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伤寒的类证?

430.试述痉病的类型及它们的鉴别?

431.湿痹的证候特点及治疗原则为何?

432.风湿、寒湿、湿热在证候表现上有哪些不同?

433.暍病的证候特点是什么?对暍病夹湿应如何辨识?

434.暍病伤人气阴的病机为何?

435.为什么“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可以作为太阳病的提纲?

436.为什么说太阳中风的病机是“卫强营弱”,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二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鉴别要点是什么?

437.预防太阳之邪传变,为什么要“刺足阳明”?

438.以寒热辨阴阳的辨证意义是什么?

439.太阳中风本有汗,为什么还要用桂枝汤发汗?

440.发什么样的汗,才能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

441.以原文为据,试述桂枝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42.举例说明在阴阳两伤时,仲景是如何治疗的,为什么这样做?

443.试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意义。

444.桂枝加葛根汤中用葛根的意义是什么?

445.桂枝去芍药汤证,为什么不用芍药?

446.试述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葛根汤的适应证及方义。

447.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皆有喘,其喘的病机有何不同?

448.你对“病常自汗出”和“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的病机是怎样理解的?桂枝汤为什么可治这两种病证?

449.太阳伤寒表实证为什么药后可出现衄解或不药而自衄作解?在临证中若遇到伤寒见衄时,应怎样处理?

450.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什么样的喘证?

451.你怎样理解“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452.麻黄汤,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证中皆可见到喘,其喘的病机和其他证候有何不同?应怎样区别使用这五方?

453.新加汤证的身疼痛与麻黄汤证的身疼痛,病机有何不同?

454.苓桂术甘汤证和苓桂甘枣汤证有何异同?

455.干姜附子汤证和茯苓四逆汤证有何异同?

456.厚姜半甘参汤证是实证还是虚证?本方药量比例应如何掌握?

457.试述太阳膀胱蓄水证的病因、证候、病机、治则与治疗方药。

458.茯苓甘草汤的适应证为何?

459.为什么把热扰胸膈证称作“虚烦”?

460.你对服栀子汤后“得吐者,止后服”如何理解?

461.试述虚烦证的特点及栀子豉汤的方义。

462.试述真武汤证的因、机、证、治。

463.麻黄九禁为何?

464.试论战汗、冒家汗出的机制与证候表现?

465.试述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因、机、证、治。

466.你对少阳兼里虚先用小建中,后用小柴胡的治疗方法怎样认识?

467.试述桃核承气汤证的因、机、证、治。

468.火逆变证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学习本段,你有哪些收获?

469.桂枝加桂汤,桂甘龙牡汤,以及救逆汤的适应证和病机各是什么?

470.试述太阳蓄血的因、机、证、治。

471.太阳蓄水与太阳蓄血证,病位皆在下焦,其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472.试述大陷胸丸证、大陷胸汤证、小陷胸汤证、三物白散证的异同。

473.运用大陷胸汤须注意什么问题?

474.大结胸证有类似太阳病与少阳病之处,如何进行鉴别?

475.血室指什么?它与肝胆有什么关系?

476.热入血室证应如何辨认与治疗?

477.结胸证与痞证有何异同?

478.五个泻心汤所治痞证应如何区分?

479.试述恶寒一证的辨证意义。

480.白虎加人参汤的主治证为何?

481.对桂枝附子汤证、去桂加白术汤证、甘草附子汤证作一鉴别。

482.试对太阳病篇中滋阴养血益气方药作一分析。

483.试述阳明病提纲的含义。

484.阳明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又为何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

485.太阴病在什么情况下易转为阳明病?

486.阳明病身痒与太阳病身痒的病机有何不同?

487.试讲解第〔189〕条原文的精神和意义?

488.辨阳明中风与阳明中寒之异同。

489.试述湿热黄疸的发病机理及主证。

490.“心中懊憹而烦”一证在辨识湿热黄疸的意义为何?

491.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必鼻衄的机理为何?

492.阳明病,小便次数减少,而大便为什么不成硬?

493.阳明病禁下证有哪些?为什么不可攻下?误下后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494.谵语和郑声有何区别?

495.试述谵语、潮热、濈然汗出的辨证意义。

496.阳明病大便成硬与未成硬的脉证表现各是什么?

497.三承气汤的方义及治则有何异同?

498.一般来说,胃有热则消谷善饥,但论中却说阳明病反不能食者,此有燥屎也。你如何理解?

499.第[219]条三阳合病中“自汗出”一证有何特殊意义?

500.何为“阳明开手三法”?试从证治角度加以分析。

501.猪苓汤临证运用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502.第[229]条有“发潮热”,第[230]条有“不大便”,为何均以小柴胡汤治疗?

503.试述小柴胡汤在阳明病中的应用。

504.试述导便法的适应证及使用方法。

505.试述茵陈蒿汤证的证治特点。

506.阳明蓄血的病因病机及主证如何?

507.怎样辨别阳明病的可下证?

508.阳明腑实证一下不解,还可再下的道理是什么?

509.第[242]条中的“小便不利”一证有何辨证意义?

510.从吴茱萸汤的方药组成来分析其治疗范围及其适应证。

511.何谓脾约证?如何治疗?

512.试述阳明大便不下的几种不同治法。

513.如何辨别燥屎是否已成?

514.试述阳明三急下证的证候及治疗机理。

515.本论中二阳合病下利的证治各如何?

516.试解释第〔256〕条“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之理。

517.阳明蓄血证的证治为何?

518.何谓阳明热证、腑证?何谓气分证、血分证?

519.试述寒湿发黄的成因及治则。

520.湿热发黄的证治为何?

521.少阳腑热与经气不利证的表现与病机是什么?为何用小柴胡汤一方统治?

522.你怎样理解少阳主枢?

523.试述太阴病腹满和腹痛的不同类型及其病机与证治。

524.太阴脾虚脏寒下利证和太阴阳复邪却下利而自愈证,其临床表现和病机有何不同?

525.试比较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与桂枝加大黄汤的证治异同。

526.太阴脾虚脏寒下利证的治疗为什么不说XX方主之,而统言“宜服四逆辈”?

527.试述少阴病提纲的辨证意义。

528.少阴寒化证的特点是什么?出现心烦、口渴的机理是什么?

529.少阴寒盛亡阳的脉证及病机如何?

530.少阴病为什么禁汗、下与火劫?

531.试将少阴病的顺证与逆证进行归纳与分析,看看判断其预后的关键是什么?

532.少阴病为何会有寒化与热化之异?

533.四逆汤证、白通汤证、通脉四逆汤证的证治有何异同?

534.真武汤与附子汤在药物组成上只有一药之差,其功效与适应证有何不同?

535.太少两感的证治为何?

536.黄连阿胶汤证和猪苓汤证皆可见到心烦不得眠,二者的因、机、证、治有何异同?

537.桃花汤适用于什么样的下利?它属于什么治法?

538.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分别适用于何种咽痛证?

539.仲景为什么以寒热错杂证作为厥阴病的提纲?

540.“厥”的含义什么?其基本病机为何?试述寒厥,热厥,蛔厥,脏厥,血虚寒厥,水阻胃阳致厥,痰阻胸阳致厥的因、机、证、治。

541.乌梅丸、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与麻黄升麻汤皆为寒热兼治之剂,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主治证有何不同?

542.厥阴热利的证治为何?

543.何谓“除中”,临证怎样辨除中?

544.为何本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入了众多呕、哕、下利之证?

545.霍乱的成因及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

546.试比较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的证治异同。

547.何谓阴阳易、劳复、食复与房劳复?其临床表现与治法各是什么?

548.牡蛎泽泻散与十枣汤皆可攻水,其适应证与方药组成有何不同?

549.竹叶石膏汤与白虎加人参汤的适应证与方药组成有何异同?

550.通过对本篇不可发汗诸条及误汗后变证的学习,你怎样体会仲景护阳气、存津液的精神?

551.结合桂枝汤方后注,谈谈使用汗法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552.以本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原文为据,归纳汗法的分类与代表方。

553.以本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原文为依据,试将汗后诸病证治作一归纳总结。

554.以本篇(辨不可吐第十八)原文为依据,试述吐法的禁忌证及误吐的变证。

555.以本篇(辨可吐第十九)所集原文为依据,试述吐法的适应证及使用吐法的注意事项。

556.本篇(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搜集了哪些不可下证?试从原文为依据进行归类总结。

557.以本篇(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原文为依据,归纳总结下法的临床应用。

558.通过本篇(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的学习,你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有何体会?

黄连阿胶汤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本条证为少阴热化证,与真武汤之少阴寒化(阳虚)相对。

少阴包括(心肾)两脏,心属火在上,肾属水在下。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温,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滋,使心火不亢,谓之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当少阴(肾水)阴虚,水不足,不能制火,心火起(亢),就会心烦,不得卧,且越到晚上心烦加重,白天为阳,夜晚为阴,至夜阳要入于阴,患者阳水不足,阴火有余,不能潜阳,所以晚上阴阳不可相交,因此,宜泻火以滋阴,正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泻火热的同时补阴水,用黄连阿胶汤。

陈修园:

"四两黄连三两胶,二枚鸡子取黄敲,

一芩二芍心烦治,更治难眠睫不交"。

这种病人舌红或舌乳头突起很红,舌苔少苔,或光绛无苔。

以芩连清心火,以胶,芍,鸡子黄滋肾水,待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该方在煎服时特别注意:

①阿胶烊化后入汤药中;

②鸡子黄不可与药同煎(鸡子黄即鸡蛋黄),待药汁稍凉时纳入汤中,搅合相得令服。

临床上常运用于阴虚失眠,崩漏,尿血,咳血等阴虚火旺证。

2022.3.30湘医仁周亚军写于工作室。

《经方纵横》一首黄连阿胶汤,帮你养血除烦,让你睡意浓浓

【黄连阿胶汤病机】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组成】
黄连12g 黄芩6g 白芍6g 阿胶10g 鸡子黄2枚

【煎服方法】
水浸前三药20分钟,煎30分钟去滓,约400ml,入阿胶溶化,分早晚2次服,服时先饮鸡子黄1枚。

【加减】
1. 舌红绛者,加生地。
2. 眩晕心悸者,加龙骨、牡蛎。

【禁忌】
1. 兼胸满烦惊者,忌之。
2. 脉滑数有力者,忌之。
3. 无口苦喜冷者,忌之。

【浅议】
此滋阴泄火、除烦安神之方也。临床使用以心烦不得眠,口苦思冷,梦遗失精,舌尖红赤,脉象细数为目标。

《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目不瞑,虽云阳不入于阴,然阳不入阴,有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者;有痰火互结,上扰心神者;有肝胆火盛者;有心肾不交者,不一而足。本证之不得眠,为肾阴虚损,心火上炎,阴阳乖戾,心肾不交也。陈士铎《辨证录》云:“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多见于热病恢复期,或久病虚损,如肺结核,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及神经衰弱等患者。表现有烦不能眠,或少寐多梦,梦交遗泄,急躁不宁,心中灼热,两颧潮红,颊热耳鸣,头痛眩晕,五心烦热,或诸窍出血,口舌糜痛,口干口苦,思饮思冷,小便短赤,大便干秘,皮肤干燥,舌红绛少津,或舌尖红起刺,或舌面龟裂、或剥苔,脉象细数或弦数。临床辨识,须着眼于阴虚及邪热,如单纯阴虚而热象不盛,酸枣仁汤、补心丹均可胜任,黄连、黄芩苦燥之品,似有伤阴之嫌。

不寐之苦, 健康 人难以体会,昼则神疲懈怠,昏昏欲睡,夜则千思百虑,难进梦乡,闻人之鼾声羡恨交集,听周围音响愈加烦恼。及至略有朦胧,东方将白。旷日长久,心血暗耗,甚者神明错乱,如癫如狂,故需认真调治,坚持用药。阳不入于阴,并非短期形成,恢复亦需时日,医者、病者切勿因三五剂不寐便更方易药,尤其对镇静西药有依赖性者,多数需服较长时间方能获效。治疗同时一定要起居有时,不可因不能入睡而看书、上网、看电视至夜半,殊不知子时一阳生,阳生之际,不静以养阳,致阳气烦劳益张,更难入阴而益不寐矣。

道家有息息归根之语。所谓归根,指气达丹田,阳气归藏,故辅以呼吸修炼,可有助于入睡,即双腿盘坐,入静,作深长呼吸。

鸡子黄搅于药中,很难下咽,与药一先一后分别饮之,效果相同。

【类方】
1.栀子豉汤:同可治虚烦不得眠。不同者,栀豉汤证为邪热结于胸膈,心中懊恼,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脉滑数有力等热象较为明显。虽言虚烦,临床并无虚弱之状。
2.酸枣仁汤:同为治虚烦不得眠之方。不同者,酸枣仁汤证属虚劳,应有头目昏痛,口干舌燥,五心烦热,不耐烦劳等症状。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同可治心烦不眠。不同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为肝郁化火生痰,上扰心神,多兼胸满惊悸,脉象沉弦,或脉上鱼际。

【临床运用】
1. 治湿毒下利脓血,少阴烦躁,不得卧。(《医宗必读》)
2. 治热伤阴血便红。(《张氏医通》)
3. 加生地治舌苔剥落不生者。(《柳选四家医案》)
4.心烦、心下痞,腹痛下利,血痢、血淋。(《伤寒论今释》)
5. 淋沥症,小便如热汤、茎中灼痛而血多者。(《皇汉医学·尾台氏》)
6.诸失血,胸悸身热,腹痛微利,舌干唇燥,烦悸不能寐,身体困惫,面无血色或面热潮红者。(《皇汉医学·类聚方广
义》)
7.治皮肤病颜面潮红、头昏痒甚,夜难眠而患部发赤、干性皮肤搔痒症、干癣、干性皮炎、干性湿疹、手掌皮肤角化症、掌趾脓疮疱等,用寒凉之剂无效者。(《汉方临床》1981;4:11)
8.顽固性失音,神经官能症,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溃疡性口腔炎,失眠症,胎漏,早泄阳痿。(《浙江中医杂志》1980;5:58)
9.不寐;尿血;崩漏;下肢厥冷。皆有舌红、舌锋,无苔、薄黄苔,脉弦细数。(《刘渡舟验案精选》)
10.下肢发冷。伴舌绛、心烦、寐少、多梦、上半身汗出。(《经方临证指南》)
11.大笑不止。伴面潮红,舌红无苔,脉细数。二剂即止。(《河北中医》1992;3:27)
12.双目失明。兼心中疼热,烦躁,脉细无力。(《古方新用》)

【黄连阿胶汤医案】

1.失眠梦遗

张某,男,26岁。素体壮、鲜病,近苦于婚姻大事诸多磨逆,百忧汇集,万绪纷来,致心烦失眠。初,翻转时许尚可入梦。后,通宵达旦难以成寐。头痛脑胀,耳内蝉鸣。服安定等镇静药,量小无济于事,量大亦仅寐二三小时。寐后多梦,梦中遗精,久久不愈,心烦益甚。口干口苦,思饮思冷。视其神态萎靡,白睛贯有赤丝,舌红少津,边尖尤甚,苔薄黄燥。诊其脉,弦细而数。

观其脉症,此心肾不交证也。先贤谓五志过极,皆可化火。盖忧思气结日久,心火亢盛,如赤日炎炎,致真阴内耗,肾水亏虚,水火不济,故而不寐,寐则遗泄。张景岳谓:“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故当清心火,滋肾水,务求水火相济,主明神安。拟黄连阿胶汤:

黄连6g 黄芩10g 阿胶10g 白芍15g 鸡子黄2枚 三剂

二诊:一剂即可入睡,三剂尽,每晚可睡五六小时,心烦耳鸣亦明显减轻,守方续进。共服十二剂,睡眠恢复如前,遂停药。

2.失眠

王某,女,43岁,东石村人,以缝纫为业。因业精信诚,营生繁多,宵衣旰食,加班加点,致心血暗耗,肾阴亏损。久而久之,积劳成疾。36岁时病闭经,余滋阴养血以治,月经少量潮汛。因一曝十寒,未能连续服药,继而复闭。近复因劳累过度,经常失眠,甚时彻夜不寐。烦虑不安,五内倶焚,腰膝酸软,口苦口渴,思饮欲冷,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张景岳云:“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所以不眠。”又云:“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荣气之不足耳。”本案患者劳损过度,营阴亏虚,肾水不能上交于心,致心火独旺。君主之宫内燃,神明悖乱失常,故心烦不寐。治当滋肾水,清心火。拟黄连阿胶汤加味,并嘱劳逸结合,作息适度。

黄连6g 黄芩6g 白芍15g 阿胶15g 鸡子黄2枚 生地15g 三剂

二诊:睡眠明显好转,烦虑亦轻,此肾水上承,心火下降之兆也。

守方三剂。

三诊:连用六剂,寐甜烦止。拟补心丹、麦味地黄丸服用一月。半年后随访,疗效巩固。

——本文摘自《经方躬行录》

女人是水做的,经典方一碗汤,清心柔肝滋肾水,帮你对抗初老

每当什么情况发生时,你会意识到自己有初老症呢?


是皮肤不再光亮?

是睡了一夜仍觉疲乏?

还是说过的事情,总爱容易忘记?

是情绪难以控制?

是没来由的心烦?

还是忽然的一阵阵汗出?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疾病谱也在随着这样的节奏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似乎卵巢早衰,更年期提前,这样的词语也变得不再陌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知不觉中拉长了人类的生命长度,那我们怎样才能降低它变老的速度呢?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


补足水分,也许就是对抗衰老的一大法门。那应该如何补水呢?


首先,要生成水液脏器充盛,那就滋补肾水;再来,就是要减少消耗水液的因素:那就降心火,舒肝气。


若要滋补肾水,我们能想到的有熟地黄、阿胶;

若要降心火,可以选择黄连、黄芩,还有宁心安神的茯苓;

若要柔肝气,可以有白芍。

按照这个思路思考下来,一首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黄连阿胶汤,就呼之欲出了。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张仲景《伤寒论》


此方仅五味药物组成,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确切疗效。临床中加减化裁可以治疗更年期出现的失眠、心烦、烘热汗出,卵巢早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流产术后阴道出血,老年失眠、健忘,糖尿病性功能障碍,中老年阳痿,抑郁等疾病,对得起医圣之名,更担得起“经典”二字。

原方组成: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阿胶9克、鸡子黄(就是鸡蛋黄)2枚。



这样简单的药味,竟有着如此神奇的疗效!

黄连 ,味苦性寒,入心经,直折心火;入胃经,清降胃热。

黄芩 ,亦为苦寒之剂,可以配合黄连清热泻火除烦,又能清热燥湿,止血安胎,使得机体火热得解,湿邪得化,躁动离经之血得复。

阿胶 ,甘平,入肺肝肾经。为血肉有情之品,说起这味药的好处,相信大家都能说上好些点,补血、止血、滋补肾水,滋养肺阴,总之就是一味滋阴补血的良药。

鸡子黄 ,性味甘平,为鸡之胚胎,具有化育之功,有恋阳之能,可使阳气不浮不越,益精可使阴水上承以济心火,可以养心安中,与阿胶相合增强滋阴养血之力。

最后,少佐一些 芍药 ,酸苦微寒。其属凉药,可上行助黄连、黄芩清解心火;其味酸,又可下行敛阴补血,泻热和营,可增强阿胶、鸡子黄之力。正所谓,泄火而不伤阴,敛阴而不碍邪,说的就是芍药。


病机要点:心火亢盛,肾阴不足


1、失眠

失眠是黄连阿胶汤的主要适应证,此方可广泛用于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之症,此种失眠多表现为平素心烦气燥,口燥咽干,或兼见口腔溃疡的心火盛,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提前的肾阴不足之候。



2、经断前后诸证

月经淋漓不净,潮热汗出,时常口干口燥,喝水仍不缓解,时长心悸,倦怠乏力,心烦气燥等症,舌体瘦舌质红。



3、焦虑

黄连阿胶汤中以黄连为君药,黄连因其清心安神,燥湿解毒之功较强,经现代药理研究多用于治疗情绪不良的相关疾病,此种焦虑多表现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喜怒过极难以自控。



4、出血

在《伤寒论》的原文中并没有记录黄连阿胶汤能治疗失血证,但无论从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上(含有止血安胎之黄芩,养阴止血之阿胶),还是以方测证的角度,再或是从少阴热化证传遍的规律来看,都可以推测出黄连阿胶汤可以治疗出血证之症。经方专家黄煌也曾说过“黄连阿胶汤为古代的除烦止血方,适用于以心烦不得眠、心下痞、腹痛、舌红、便血、崩漏为特征的疾病”。



5、口疮

此种口疮常反复发作,多发于唇、颊、舌、齿龈某些部位,疮面黄白色,周围淡红,疼痛昼轻夜重,口干,常由心烦、失眠、劳倦后诱发。



6、面赤,皮肤干而脱屑

面部皮损干燥、脱屑或出现红斑,多是因血虚风燥,阴血损耗无以濡养而致。黄连阿胶汤中阿胶与鸡子黄,以养血消风见长,对于此种皮损治疗效果甚佳。日本汉方家大冢敬节,曾在其书《汉方诊疗三十年》中写道:发疹主要见于颜面,隆起程度低而不甚显著。

用指抚摸,有些粗糙,略带赤色且干燥,很少作痒,有糠状皮屑脱落,风吹或日照晒则恶化者。用清热泻火,活血祛瘀,利水渗湿等剂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唯有养血润燥的黄连阿胶汤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妇女颜面患皮肤病,此方有良效。约30年前,余妻子为顽固皮肤病而苦恼。其疹稍圆,两颊中心向外扩展,瘙痒,略赤而干燥,可见小落屑。受强风吹或日光晒,色更赤,瘙痒加剧。投与大柴胡加石膏、大黄牡丹皮汤加苡薏仁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丸等,治疗百余日均不愈反而病情恶化。

因此,经仔细考虑,阿胶、芍药润皮肤之干燥,黄连、黄芩解赤热,故与黄连阿胶汤。用一服赤色消退,一周后痒止,约一个月痊愈。发疹主要见于颜面,隆起低而不甚显著,以指抚摸,稍稍粗糙。略带赤色而干燥,很少作痒。以有米糠状落屑,受风吹或日晒即恶化为目标,其后治愈数例妇女皮肤病。”


——大冢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

如此经典名方,有什么特殊的煎煮方法吗?


当然,“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黄连阿胶汤的煎服方法有些特殊,需要先煮黄连、黄芩、白芍,煎汤去渣,然后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汁中,静待药汁变温(大约40度左右,不烫嘴为宜),最后放入两颗鸡蛋黄搅拌均匀,温服此药,每天三顿,连喝七天。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吗?相信你一定会问,“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中成药呢?”


这个还真有——坤泰胶囊。


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正式批准的国家3类新药。2004年10月被纳入国家《药品目录》乙类名录。 坤泰胶囊由黄连、白芍、黄芩、阿胶、熟地黄、茯苓组成。


是不是看起来与黄连阿胶汤有些像,似乎又不是完全一样。


玄机在这里,黄连阿胶汤共五味药物组成,我们可以看成用鸡子黄,兑入其余四位药物的汤汁中。

而坤泰胶囊就是由这四位药物加上茯苓与熟地黄而成。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为补阴益精,养血补虚之要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滋养气血的同时还可以消除寒热虚实所致的各种水肿。


所以,在使用方法上, 不仅可以选择黄连阿胶汤的原方;还可以冲一碗鸡蛋黄水来送服坤泰胶囊,这就是经典名方便携版了。


好了,今天对抗衰老的话题就聊到这里。

分享:罗大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60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