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经方与应用
温经汤的组成,歌诀,加减运用医案
【温经汤原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方剂歌诀
2023-06-24
炙甘草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炙甘草汤原文】1.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2. 《千金翼方》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金匮要略》第六篇附方)3.《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
2023-06-24
肾气丸组成,功效与作用,肾气丸加减运用与临床医案
【肾气丸原文】 1.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第六篇)2.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3.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2023-06-24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方,组成,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2023-06-24
桂枝二越婢一汤组成,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组成】桂枝3g 白芍3g 麻黄3g 石膏6g 炙甘草3g 生姜3g 红枣4枚【煎服方法】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取药400ml,分早、晚两次服。【
2023-06-24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与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五篇)【组成】桂枝12g 白芍10g 甘草6g 麻黄6g 白术15g 知母12g 防风12g 附子10g 生姜15g【方歌】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
2023-06-24
葛根汤条文,葛根汤的功效与作用,葛根汤医案
【葛根汤条文】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2.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3.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篇)【葛根汤方歌】葛根
2023-06-24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歌,组成,临床医案
【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34)【组成】葛根24g 黄芩10g 黄连10g 甘草6g【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煎服方法】水浸
2023-06-24
小青龙汤条文,配方,方歌方解,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青龙汤条文】1.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2.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3. 病溢饮者,
2023-06-24
大青龙汤组成配方,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原文】1.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剔肉瞤,此为逆也。(38)2.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3. 病溢饮
2023-06-24
麻杏石甘汤的功效与作用,麻杏甘石汤的组成及医案
【原文】1.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麻黄12g 杏仁10g 甘草6g 石膏24g【煎服】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
2023-06-2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翅赤小豆汤主之。(262)【组成】麻黄6g 连翘6g 赤小豆30g 杏仁10g 炙甘草6g 大枣12枚 生姜6g 生梓白皮30g 无梓白皮,用桑白皮代之。【方歌】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凑, 宣肺
2023-06-24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组成】麻黄6g 附子6g 细辛6g麻黄6g 附子6g 炙甘草6g【煎服方法】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
2023-06-24
大黄附子汤组成,功效,临床病例
【原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第十篇)【组成】大黄10g 附子10g 细辛6g【煎服】水煎30分,取汁600ml,分3次温服,间隔30分钟一服。【主治】胁下偏痛,脉紧弦者。【加减】1. 挛
2023-06-24
调胃承气汤原文,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29)2.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3.太阳病未解,脉阴阳
2023-06-24
小承气汤组成,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1.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2. 阳明病……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
2023-06-24
大承气汤组成,加减,方歌方解,大承气汤的临床运用
【大承气汤原文】1.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08)2.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209)3
2023-06-24
中国汤液经方(下部)金匮要略传真
《中国汤液经方(下部)金匮要略传真》是《中国汤液经方》的再版本,内容反映了胡希恕对经方研究的主要成果,其研究重视对《伤寒杂病论》原文注解。原书分为《伤寒论传真》和《金匮要略传真》两册出版,更便于读者学习。《金匮要略传真》在原书基础上.增加了
2023-06-24
经方躬行录
本文目录1 内容简介2 编辑推荐3 图书目录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闫云科大夫为山西名医,长期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摸索了一套应用经方的方法。《经方躬行录》即是闫先生40年来研究经方应用经方的心得实录。编辑推荐仲景方后世称为经方,系
2023-06-24
桂枝加芍药汤的功效,桂枝加芍药汤医案
【桂枝加芍药汤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279)【组成】桂枝10g 白芍20g 炙甘草6g 生姜10g 红枣12枚。【煎服】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桂枝加芍
2023-06-24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经方与应用热门文章
1
伤寒必知:《伤寒论》方的煮药时间
2
泻白散方歌,泻白散方证特点,临床运用解析与医案
3
大柴胡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大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4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五苓散方歌方解,五苓散医案
5
己椒苈黄丸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6
旋覆花汤组成,方解,辨证要点
7
甘草麻黄汤的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8
大柴胡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9
栀子生姜豉汤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
10
三物备急丸组成,医案,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