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475秒) [XML]

1001. 云门鲁史《德经解》十 [7%]

能为章第十载营魄。(神凝志道不为物迁)抱一能无离。(二物混成如母携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真息悠悠如保赤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不见不闻鉴明尘净)爱民治国能无为。(不动不变时清道泰)天门开阖能为雌。(出有入无一而不二)...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02. 张其成《德经》第六十二章 [7%]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道”是万...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03. 张其成《德经》第六十五章 [7%]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古代善于推行“道”的人,不是用“...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04. 张其成《德经》第七十九章 [7%]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调和大的怨恨,一定会有余留的怨恨,这哪里能说是好办法呢?因此圣人好像拿着借据存根,却并不向人索取偿还。...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05. 曾仕强解读《德经》第三十章 [7%]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修道以...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06. 曾仕强教授解读《德经》第三十四章 [7%]

大道汜兮①,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③。衣养④万物而不为主⑤,常无欲⑥,可名于小⑦;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07. 德经学习感悟-第四十七章 [7%]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译文:不出户门,就能够懂得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了解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就求“道”而言,走得越...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08. 吕祖《德经》释义第二十一章 [7%]

第二十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怳惟忽。(通行本作“唯恍唯惚)忽兮怳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09. 吕祖《德经》释义第四十一章 [7%]

第四十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亡若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类。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10. 陈致虚《德经转语》二 [7%]

天下皆知章第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