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儒家

颜回为什么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荆十三 2023-12-26 19:29:12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以德行(德行好)闻名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以言语(娴于辞令)闻名的有宰我和子贡,以政事(能办理政事)闻名的冉有和季路,以文学(熟悉古代文献)闻名的有子游,子夏。

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是颜回。颜回,字子渊,所以也称颜渊。颜回大约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他十三岁时拜孔子为师,六年就学有所成。他天资聪明,又虚心好学,他和孔子情同父子,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师生之情。颜氏家族本是贵族身份,可是到了颜路、颜回父子的时候,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外,已经穷的什么都没有了,生活简单,居于陋巷。颜回最受孔子喜欢,却不幸英年早逝,死时年仅三十一岁。


微信图片_20231226193603.png

在颜回去世之后,孔子非常伤心。哭得极其悲痛。其他学生说.“您悲痛太过了!”孔子说:“有悲痛太过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颜回就是这样一位让身边的人都喜欢,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挑剔的人。对颜回,孔子从不吝惜称赞,因为孔子经常当众表扬颜回,很直接,很肯定。曾经有两次有人问起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喜欢学习?他回答的都是颜回。

第一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孔子在这里极力赞扬了颜回,颜回不仅仅好学,还不迁怒,不贰过,修养极好。只是不幸短命死了,到现在就再也没有这么好学的人了。这话听起来,好像除了颜回之外,别的学生就都不行了,足见颜回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次。“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这次是季康子问,孔子的回答还是一样,虽然颜回都已经死了,但在孔子的心目中,却永远都是他最好学的学生,再也无人可以超越,可见孔子对颜回的喜欢程度非比寻常。

还有一次,孔子这样赞叹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也就说,孔子的学生中,只有颜回能够做到连续三个月心中不违仁德,其余的学生顶多也就做到十天半个月而已。我们知道孔子是以“仁”作为修身治学的最高境界,就连他自己,也不敢说完全做到“仁”了,而颜回能做到这个程度,确实已经很了不得了。

孔子对颜回从未有丝毫的批评。之所以如此,我看有下面几个原因:

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

许多人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就喜欢提出很多标新立异的说法,甚至公开和某一领域的权威叫板,以显示自己的有知。殊不知,越是有实力的人,越是低调。学会谦虚地对待长辈,耐心地听他们说话,即使发现了他们的错误,也不要当众盛气凌人地指责,可以私下里委婉地提出。相信这样做,这些长辈会更能接受你的意见。沟通的内容固然重要,然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才是大智慧的体现。

谦虚的人最受欢迎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和西方人高调地宣称“我最优秀”的文化不同,中国人的美德是谦虚。一个人如果总是夸耀自己的长处,那么就很容易陷入自恋的孤芳自赏中,眼中难以看到别人,而别人也不会真正地尊重你。如果你的确很优秀,一些心胸狭窄的人甚至会因此妒忌和排挤你,最终还是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假如受到任何称赞,你都将自己的功劳分给别人,那么其他人也会感到满意,而更加欣赏你。适当的退让,实际上是更好的进取。

颜回道德修养好,能够净心求学而不旁思别骛,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安贫乐道。孔子曾高度评价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住在偏僻的胡同,大概就是现代的所谓贫民窟,非常贫穷,什么家具都没有,只有一个竹筒盛饭吃,一个水瓢舀水喝。别人都难以忍受这种贫苦,可是颜回依然不改他的乐观态度,依然跟从孔子学习。

一个人的修为,往往展示在其如何面对人生中大的困境。孔子弟子中,颜回做得最好。这也是孔子最喜欢颜回的主要原因之一。《史记 - 孔子世家》中一段关于子路,子贡和颜回的故事,清清楚楚显示了颜回修为之高。原文可以在这里读到: 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

从"孔子迁于蔡三岁"开始,大致是说孔子困于陈蔡,没有粮食,随行众人有的饿的都站不起来了,但孔子依然讲学,诵歌。子路不高兴,略带讽刺的跟孔子说:“君子(这么厉害),也会困窘么?” 孔子说:“君子困窘的时候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小人在困窘的时候,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爱学习。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只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到谁爱好学习的了。”

心态乐观,不过分注重物质的享受

孔子说:“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用一个竹筐盛饭,用一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能照样快活。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

从"孔子迁于蔡三岁"开始,大致是说孔子困于陈蔡,没有粮食,随行众人有的饿的都站不起来了,但孔子依然讲学,诵歌。子路不高兴,略带讽刺的跟孔子说:“君子(这么厉害),也会困窘么?” 孔子说:“君子困窘的时候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小人在困窘的时候,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孔子的回答为随后的故事埋下伏笔。

孔子为了安抚弟子,又叫子路进来,问:“难道是我们的道理不对? 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子路说:“也许我们德和智都不够,所以别人不任用我们”。孔子反问道:“如果有仁德的人就一定被别人信任,那么怎么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呢?” 显然,子路面对困境,会自我怀疑,会不自信。

孔子然后召子贡,问了同样的问题。子贡认为,老师的学问博大精深,因而难以被当时天下所容。所以,我们应该放低要求,去容于世。子贡面对困境,有自信,但不能坚持,会选择妥协。显然,孔子也不甚满意,并回应道:“好的农夫也不一定保证总有好收成;能工巧匠做的东西也不一定让所有人满意。”

孔子最后召颜回。颜回说:“老师的学问博大精深,因而难以被当时天下所容。虽然如此,老师还是努力推行正道,不被包容又怎么样呢?不被包容,才能显现君子的伟大。如果我们不好好修研自己的学问,是我们的耻辱。但如果我们修研好了学问,却不被他人任用,是他人的耻辱。” 从这段回答可以看出,颜回有自信,又能坚持,又不是盲目自大,知道自信和坚持是在修习正道的基础上的。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开玩笑说如果颜回有钱,自己愿意做其管家。

颜回沉默寡言,乍看好像有些愚笨,孔子就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版第7册2187页)看来孔子也曾怀疑过颜回的智力,觉得他有些愚笨。但讲完课回去一琢磨颜回私下里问的问题,亦有许多足以启发自己思考的地方,因此才肯定地说,颜回并不愚笨。孔子还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可见颜回非常勤奋用功,这样的学生所有的老师都喜欢。

颜回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情怀最符合孔子的心理,故孔子曾深有感触地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意谓国君重用我,我就出仕贡献才智;如果不重用我,那么就隐居起来,只有我和你有这种想法和德行。

金钱只是外在的东西,亿万富豪未必幸福快乐,没有智慧,家财万贯也只是沉重的负担。拥有积极的心态,即使家境贫穷,依然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快乐和幸福,不能用外在的物质衡量,普通人往往羡慕富有,嫌恶贫穷,然而一时难以改变处境,只一味地在艰难中哀叹自己的时运不济。其实,幸福不是拥有得很多,而是需要得很少,欲望是无底的深渊,只有珍惜拥有的,并为之感到满足,才能让人把握幸福的人生。

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的坚持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只不过短时间能做到这点罢了。”孔子还说:“我看到他不断地前进,没有看到过他停止。”

对一件事有一时的兴趣容易,对一件事有长久的坚持困难。普通人遇到事情不能坚持。当时颜回的老师孔子,遇到了一个竞争对手少正卯。许多学生对少正卯的学说感到新奇,就纷纷跑到少正卯那里听课,只有颜回始终陪伴在老师的身边支持。我们在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感到新鲜,就三分钟热度地去追逐,失去兴趣,又抛下不理。嘴上说要开始努力,没有半天又放弃了。成功的捷径就是,贵在坚持,一刻不停地勉励自己变得更好。

给予别人最真诚的赞赏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助益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孔子这样说,很有“言若有憾焉,其实喜之。”的意味,并不是真的责怪颜回对他没帮助。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性注定了在得到其他人的喜爱时感到快乐。从《论语》这本经典中,我们了解到颜回是一位性格温和,善于倾听的人,想必他在倾听时,一定表现出了极大的真诚,和说话者也有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话语有一种力量,我们习惯于用话语去否定别人和指责别人,现在互联网上的网络暴力,就是这一行为的不良后果。你的一句话,可能会让别人难过半天,甚至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称赞别人,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如对方,反而是强大的体现。当每个人都对他人多些宽容,少些责难,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友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rujia/1409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