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坚则毁矣,锐则挫矣,积众小不胜为大胜者,惟圣人能之。无有入於无间,《庄子》外篇论夔蛇风目之相怜,而终之以目怜心,盖足之行,有所不至,目之视,有所不及,而惟神为无方也。内篇论养生之主,而况以庖丁之解牛。丁者火之阴而神之相也,故恢恢乎游刃有余。然则入於无间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四十二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道生一,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一生二,天一而地二,次之水生而火次之,精具而神从之。二生三,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三生万物。天肇一於北,地耦一於南,人成位为三,三才具而万象分矣。号物之数,谓之万,自此以往,巧历不能计。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止而静,万物负焉。君子所以日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四十一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士志於道者也,上士闻道,真积力久,至诚不息。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则有疑心焉。疑心生则用志分,其於道也,一出焉,一入焉。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则信不足,以守智不足与明也,故笑。夫道无形色声味之可得,则其去耳目鼻口之所嗜也远矣。庄子曰大声不入於俚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四十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天下之理,动静相因,强弱相济,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则已往而返复乎至静,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无非我,故曰反者道之动。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道之妙用,实在於此。《庄子》曰:积众小不胜为大胜者,惟圣人能之,故云弱者道之用。四时之行,敛藏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九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庄子》曰,通於一,万事毕。致一则不贰,抱一则不离,守一则不迁。能知一,则无一之不知,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昔之得一者,体天下之至精,物无得而耦之者,故确然乎上者,纯粹而不杂。障然乎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八
德经上道无方体,德有成亏,合於道则无德之可名,别於德则有名之可辨,仁义礼智,随量而受,因时而施,是德而已。体道者异乎此,故列於下经。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物得以生谓之德,同焉皆得,默与道会,过而不悔,当而不自得也,是谓不德。孔子不居其圣,而为圣之时,乃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七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镒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物之方圆曲直不能逃也。侯王守道以御世,出为无为之境,而为出於无为,化贷万物,而万物化之,若性之自为,而不知为之者,故曰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六
将欲歙之章第三十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万物之理,人伦之传,其敛散也,其盛衰也,其愤起也,其亏盈也,几常发於至微而莫睹其朕,惟研几之圣人得先见之吉,贤者殆庶几而已。阳盛於夏,而阴生於午,阴凝於冬,而阳生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五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执大象,天下往。象如天之垂象,无为也,运之以健,无言也,示之以文。圣人之御世,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民归之如父母,故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阴阳和静,鬼神不扰,群生不伤,万物不夭,民虽有知,无所用之,何害之有?更多内容,关注龙虎山道家养生公众号!安平泰。安则无危亡之忧,平则无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四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泛然无所系较,故动静不失,往来不穷,左之右之,而无不可。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居。往者资之,求者与之,万物自形自化,自智自力,而不尸其功。譬彼四时,功成者去。衣被万物而不为主,故常无欲,可名於小矣。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道复於至幽则小,而与物辨;显於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三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知人者智,《传》曰: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察人之邪正,若辨白黑,是智之事知人而已。自知者明。《易》曰:复以自知,《传》曰:内视之谓明,智以知人,则与接为构,日以心哄,复以自知者,静而反本,自见而已,天地之鉴也,万物之照也。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至人尚德而不尚力,务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二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道常无名。道者,天地之始,岂得而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朴以喻道之全体,形名而降,大则制小,道之全体,不离於性,小而辨物,庄周所谓其有真君存焉。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道足以为物之主,则物将自宾。庄子曰:素朴而民性得矣,服万物而不以威刑,几是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一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另外而非难吉事有祥,兵,凶器也,故曰不祥。兵戢而时动,有道者耀德不观兵,故不处。是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左为阳而主生,右为阴而司杀,阳为德,阴为刑,君子贵德而畏刑,故曰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故不美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末者,古人有之而非其所先。以道佐人主者,务本而已,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孟子所谓反乎尔者。师之所处,刑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下夺民力,故荆棘生焉。上违天时,故有凶年。《诗》曰:绥万邦,屡丰年。绥万邦,则人和矣,人和则天地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二十九
将欲章第二十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吾见其不得已。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而无以天下为者,若可以寄托天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则用智而恃力,失之远矣。是以圣人任道化而不尚智力,秦失之强,殆谓是欤!天下神器,制於形数,囿於方体,而域於覆载之两间,器也。立乎不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二十八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雄以刚胜物,雌柔静而已。圣人之智,知所以胜物矣,而自处於柔静,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故为天下溪。溪下而流水所赴焉,盖不用壮而持之以谦,则德与性常合而不离,是谓全德,故曰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气和而不暴,性醇而未散,婴儿也。孟子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二十七
善行章第二十七善行无辙迹,所存者神,所过者化,故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故无瑕谪。言行之大,始於拟议,而终於成变化。惟圣人为能善其言行,而成变化之妙。故行无辙进之可寻,言无瑕谪之足累。善计不用筹算,通於一,万事毕,况非数者乎?故不用筹算,而万殊之变,若数一二。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涂邻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二十六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重则不摇夺而有所守,故为轻根,静则不妄动而有所制,故为躁君。静重以自持,则失之者鲜,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是以履畏涂而无患。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荣观在物,燕处在身,身安然后物可乐。如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懔乎若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二十五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日浑沦,合於浑沦则其成不亏,《易》所谓太极者是也。天地亦待是而后生,故云先天地生。然有生也而非不生之妙,故谓之物。寂兮寥兮,寂兮寥兮,则不涉於动,不交於物,湛然而已。独立而不改,大定持之,不与物化,言道之体。周行而不殆,利用出入,往来不穷,言道
2024-11-04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二十四
跛者不立章第二十四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跂而欲立,跨而欲行,违性之常,而冀形之适,难矣。以德为循,则有足者皆至。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自见则智不足以周物,故不明。自是则仁不足以同众,故不彰。有其善,丧厥善,故无功。矜其能,丧厥功,故不长。道之所在,以深为
2024-11-04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