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5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828项。(搜索耗时:0.0053秒) [XML]

21. 曾仕强教授解读《德经》第七十二章 [23%]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2. 曾仕强教授解读《德经》第七十五章 [23%]

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3. 曾仕强教授解读《德经》第七十四章 [23%]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4. 《德经》第七十八章感悟心得 [23%]

原文 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 天下间没有比水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5. 《德经》第七十一章感悟心得 [23%]

原文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译文 知道自己没有掌握道,是高明的;不了解道却以为自己了解道,是忧患的状态。圣人不会有这种忧患状态,是因为他以这种忧患...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6. 《德经》第七十九章感悟心得 [23%]

原文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译文 很大的仇怨虽然经过调解,但总还是有余怨存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圣人即...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7. 《德经》第七十七章感悟心得 [23%]

原文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8. 《德经》第七十六章感悟心得 [23%]

原文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9. 《德经》第七十五章感悟心得 [23%]

原文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译文过去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过去的统治者收取过多的税...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30. 《德经》第七十四章感悟心得 [23%]

原文第七十四章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译文百姓一旦不畏惧死亡,对死置若罔闻,用死来吓唬他们是没用的。他们冒死求生,一定...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