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2项。(搜索耗时:0.0267秒) [XML]

11.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二七章:善的五种形式(下) [37%]

第二七章:善的五种形式(下) 再接着看,底下这一句就有趣了。他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我们今天用什么词?这两个字叫做“师”与“资”,合称“师资”。到一个学校念书,一定要先问:师资...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二七章:善的五种形式(上) [36%]

第二七章:善的五种形式(上) 我们这一集的主题是善人与不善人,我们要介绍《老子•第27章》。这一章内容非常丰富,含义很深,它前面先提五种善,这五种善代表一个人擅长做什么事,可以做到非常高明的程度,五种善...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 德经第二七章·常善救人 黄紫檀老师点窍 [36%]

【原文】善行无辙迹①;善言无瑕(xiá)谪(zhé)②;善数不用筹策③;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④;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⑤。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⑥。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14. 李西月《德经注释》二十七 [31%]

第二七章常善救人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摘,善教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5. 王弼注《德经》二十七 [31%]

第二七章善行无辙迹,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善言无瑕讁;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讁可得其门也。善数不用筹策;因物之数不假形也。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因物自然,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6.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二十六章:避免犯不知自重的错误(下) [28%]

第二七章:避免犯不知自重的错误(下) 你做任何行业的,在哪个地方发展的,都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你如果这些掌握得很好,总是不要离开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自己所擅长的范围,那你活动就很放心。等于是你的辎重在...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7.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二十六章:避免犯不知自重的错误(上) [28%]

第二七章:避免犯不知自重的错误(上) 这一集的主题是稍安勿躁,我们要介绍《老子•第26章》,这一章内容比较简单,我们把原文先看一遍。《老子•第26章》:重(zhòng)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ī...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8.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二十五章:顺应自然,才是最智慧的(下) [28%]

第二七章:避免犯不知自重的错误(下) 你做任何行业的,在哪个地方发展的,都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你如果这些掌握得很好,总是不要离开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自己所擅长的范围,那你活动就很放心。等于是你的辎重在...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9.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二十五章:顺应自然,才是最智慧的(上) [28%]

第二七章:避免犯不知自重的错误(上) 这一集的主题是稍安勿躁,我们要介绍《老子•第26章》,这一章内容比较简单,我们把原文先看一遍。《老子•第26章》:重(zhòng)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ī...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0. 德经中有关善言无瑕谪的小故事 [24%]

原文 德经第二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摘,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翻译善于走路的人,不留痕迹在地面上;善于言谈的人,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算的人,用不着计算工具;善于...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