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076秒) [XML]

1331. 齐善鸿讲《德经》第十章:“心”道哪里去了 [7%]

第十章:“心”道哪里去了【经典故事】这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正要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老方丈叫住了,老方丈对小沙弥说:“果核是树木的心脏,不要随手丢了,要把它播种在适宜的泥土...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32. 齐善鸿讲《德经》第四十章:反面是道动(上) [7%]

第四十章:反面是道动(上)【经典故事】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有些词汇和成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理解,如“反动”,“反动派”,这都是不好的作为和角色;再如“懦弱”“柔弱”“羸弱”“虚弱”等,也是不太正面的含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33. 齐善鸿讲《德经》第四十五章:真正“大”的样子(下) [7%]

第四十五章:真正“大”的样子(下)【本章核心要义】在本章中,老子借助大道之大和主观之小的独特思维,告诉了我们五项做人的智慧:先说第一项,大成若缺的智慧。这就涉及到大成与小成的区别。追求大成就的人,必定...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34.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十六章虚极静笃 [7%]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人欲修大道,成金仙,历亿万...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35.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十章专气致柔 [7%]

第十章专气致柔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章开口即说...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36. 齐善鸿讲《德经》第五十一章:“玄德”的美妙(下) [7%]

第五十一章:“玄德”的美妙(下)【本章核心要义】第二,大道滋养万物的全过程,似神又非神。经常有朋友问,相信神和相信道,这有什么区别吗?相信神,就会走向不可知论的神秘主义,就会产生盲目的崇拜,就处于被动...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37. 《德经》第二十四章——放下自我的“执念” [7%]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解释】掂起脚跟是站不稳当的;故意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固执己见的是看不分明的;...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38. 德经中“兵者不祥之器”的相关典故 [7%]

原文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339.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十七章功成身遂 [7%]

太上,不知有之(诸家皆作”下知有之”,然与经意不合,此传写之误也);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犹兮句言优游感孚,慎重其诰也...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340. 王德峰教授讲解《德经》之道家的宇宙观(二) [7%]

道家的宇宙观——天道自然无为(下) 第二段来了,“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就是“道大,天大,地大,人大”,这个世间上就有四大了,“而人居其一焉”。人还蛮了不起的,四大当中一大的就...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