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199秒) [XML]

1281. 德经中的绝学无忧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7%]

绝学无忧:就是虚浮的知识是烦恼的根源,弃绝虚浮之学,可无烦忧。这里的“学”,指的是货利智巧之学,即弃绝虚浮庸俗的知识,就可以清静无忧了。我们了解到该原文是: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82. 齐善鸿讲《德经》第十九章:四绝之谜(上) [7%]

第十九章:四绝之谜(上)【经典故事】一说绝学,人们会很来精神,这绝学对人的好奇心太有诱惑力了!中国的绝学,基本上就是指圣人的智慧思想。孔子有绝学,《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83. 齐善鸿讲《德经》第二十五章:万物的母亲 [7%]

第二十五章:万物的母亲【经典故事】我们对自己的母亲都是很熟悉的,母亲的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细致入微,成了我们生命成长最重要的温暖。这是我们对自己生身母亲的感受。但是,你知道吗?我们与万物还共有一个天母...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84. 纯阳道人解《德经》五十五、五十六章 [7%]

含德章第五十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掳,撄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含德之厚,谓至人保其真而全其形也。不螫,不知其螫也,下放此竣,赤...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85. 纯阳道人解《德经》七十五、七十六章 [7%]

人之生也章第七十六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之得气也厚,聚则和融,散则骨立;物之得气也薄,生则易折,死则朽敝;盖道生于卑退,而祸生于...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86. 天下第一关的函谷关,老子曾经在此写下德经:从此流传千古 [7%]

在天下第一关函谷关,老子曾写道《德经》:千古传诵。说起函谷关,你可能很熟悉,因为函谷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关口,一人把守,万人不能攻破。这一关决定了一个古代王朝的命运。这个关...

栏目:学堂宗旨 作者:大道家园

1287.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七十四章 [7%]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黄元吉祖师讲义古之治天下者,必因乎民情之所易动,而预为之防...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88. 清世祖御定德经第一章 [7%]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上道字乃制行之道,可道行之也,常道乃真常不变之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上名字乃立言之名,可名言之也,常名即常道之名。无名,天地之始,◎无名者,道也,所以生天生地也。有名,万物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89. 陈致虚《德经转语》五十五 [7%]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pìn mǔ)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háo)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90. 齐善鸿讲《德经》第三章:蛊惑人的心虫 [7%]

第三章:蛊惑人的心虫“蛊惑人心”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说过吧? 这个成语中的第一个字“蛊”,是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门用来害人。蛊惑呢?后来就用来形容那些发心不良的人,用一些有害的东西来迷惑人们。 &amp...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