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082秒) [XML]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道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尽小者大,积微者著。”阐明了成大事与做小事之间的关系。他在《劝学篇》中说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就是量的积累,而“风雨...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黄元吉祖师讲义:君子万物皆备,不出户庭以修其身,而世道之变迁、人心之更易,与夫推亡固存、反乱为治之机,无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为而不恃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上士章第四十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若存若若亡,犹言可有可无,道本中庸,下士所忽而上士所重也。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小国章第八十小国寡民,使有什百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示小国...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 这一集的主题是从减少欲望开始。我们要介绍老子《道德经》的第19章。第19章的内容是从圣人的角度去探讨,怎么样引导百姓,给百姓带来最大的福利。里面有一些明确的劝告,要做到其实并不容易。我们把原文先读一遍,...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本篇我们来讲一讲,福祸相依的一些相关例子。故事一探险家带着一个挑夫深入蛮荒探险。探险家在切椰子时不小心将自己的一根手指头也切了下来。一旁的挑夫立刻大叫:“太好了,上帝的恩典降临到你了。”探险家对这挑夫...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为百谷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入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黄元吉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