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332秒) [XML]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陰而抱陽,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敬,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道家始终修炼,惟...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斯恶已:那...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an)可欲 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 则无不治”见:表现出欲:基本需要以外的东西无知:没有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这一章看似很长,老子以得道高人深不可测九种表现来清楚表达一个意思,就是得到者不管多么高深,道行有多高,都不能自满,永远谦虚谨慎,不生显示心,这样就能蔽而新成,即去旧更新,也就是让自己的道有一个良性循环...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注释“道”始终运行不止,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他是无所不为的,但其...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译...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