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总是把“君子”和“小人”对立而论,时至今日,人们普遍痛恨“小人”,但对于“君子”,感受却相当复杂。人们说“谦谦君子”,总给人一种没有力量的感觉。“君子”不是好人吗?但若说某人是“老好人”,又似乎含着一点贬义。那么,当代社会,当“君子”真的很难吗?孔子讲过很多君子的特质,比方说“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君子群而不党”等等,但是到底做那几个方面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呢?《论语.宪问篇》第二十八章所记载的内容,比较全面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子贡甚至认为这就是孔子自己的修身之道。其原文是: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关于“君子道者三”一句中的“道”字有多种解释,比较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此犹云君子之道三”,道在这里是一个名词;第二种则认为“道,训由”,意思就是要成为君子必须经由这三个方面才能成其为君子,道在这里是一个动词;第三种则认为此处“道”应该理解为“言”,也就是称道的意思,也是作动词理解。其实不论是哪种解释,对于整体内容的理解影响并不大。
孔子说:“君子之道包括三个方面,我还都没有做到呢!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说:“这正是夫子自身(修身成仁)的方法啊!”
仁者之所以能不忧,是由于仁者爱人,仁者追求的是无我利他,没有私欲的羁绊,自然也就没有引起忧愁的根源。忧虑或焦虑的根源是什么,是看不清得失,是无法摒弃自忆的私欲!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可能对自己造成的损害,总是患得患失。仁者根本就不计较自己的得失,“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就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即无得失,何来忧虑?
智者,明辨事理,遇事自然不会迷惑。人们为什么会有疑惑,就是因为对于一些事物不明白其道理、不了解其本质,对于事物的发生自然会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智者其优点在于明道达义,首先是对自己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判断,没有人什么事都懂,智者知道自己之所长,其次要善于借势,遇到自己不懂的事物,知道怎样通过学习搞懂它或者请教别人取长补短,最后智者还能做到知错就改。故智者才不会出现迷惑的情况。
勇者,遇事会勇往直前,直面困难,故能不畏惧。勇敢决不是鲁莽,孔子曾经教训子路时提到的“暴虎冯河”就是鲁莽的典型代表。真正的勇敢一定是深思熟虑决定的行为,甚至可以为了理想和信念从容的面对危险或者死亡。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尹焞的注释“成德以仁为先,进学以知为先。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者以此。”成就个人的德行必须以“仁”为先,求学则以智为先。所以孔子所说的三项君子之道正是以此原因排序的。也可说“仁”是智、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让智成为诡谋,让勇成为乱之根源。
子贡问“君子”,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事,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就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认同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 治 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不好的更要爱,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使他更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 政 治 家,也就是宗教家,也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正好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就不能普及所有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之前有说过,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那便是才、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让这类人在后方坐镇,好的很;但让他设法打开一个新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只有守成只才,没有开创之才。所以守成偏重品德。而才德两字很难同时具备,但是还有补救的办法,那就是学,用学问来培养所缺的那一面。有些人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要学问来培养。
讲到学问,这就要做两件事,一是要学,二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别人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但“学而不思则罔”,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没有用处。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才,但没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没有实践,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所以,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老师的或者领导别人,都应该先要有一番自己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的、领导文化思想的,更不能不清楚这个问题。
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人学问、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少年时期这一段,从少年期这一段,就可以看到中老年的成果。一个人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时期的理想加上学问培养而已,到了中年的事业就是少年理想的发挥,晚年就回忆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
想要成为君子需要跨过以下几道坎?
一是要跨过“高德低能”的坎。
孔子说“君子怀德”。提倡厚德载物。君子要有德行。德行丰厚,能够抵御诱惑。但德行是一种束缚,要奉行仁义礼智信的约束和要求。除非大智大勇不能匹配大德。一般人过分重视德行,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做,选择的余地必然缩减,于是就会显得办事能力不足。
二是要跨过“既要成人之美,又要自我成功”的坎。当代社会尊崇的是成功者。而君子却被要求成人之美。这正是当代人最不屑于作为的。社会竞争如此之烈,“内卷”如此残酷,我都成人之美了,那我还有什么成功的机会和社会地位呢?
三是要跨越低档“中庸”的坎。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但这个“中庸”是一种智慧,要求做事不偏执,不走邪路,持中而行;做事奉行正义,不触底线,持正而为。但现代人总有误解,把中庸看成是平庸,把激烈当成高尚。一切都追求完美和卓越,事事处处争第一,往往偏离了中庸。因此,做到中庸也不易。
四是要跨越彬彬有礼的坎。儒家学说提倡君子有礼。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西式教育的影响下,在独生子女政策的环境中,孩子的礼仪水平确实大大退步了。如果说传统礼仪有100种,当代大学生能够知道的大概不超过10种,很多礼仪因不合时宜消亡了,但更多的是受西方“自由平等”的观念影响,被西式礼仪取代了。
很多家庭因“失礼”而失和、因失和而离婚,可见“君子有礼”也是很难做到的。
五是要跨越君子知耻的坎。“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荡然无存;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仍会生生不息。
遗憾的是,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压低“耻”的底线,宁可要有瑕疵的、带点“耻”的成功,也不愿当一个“君子固穷”的孔乙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rujia/1409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孔子的“三戒”养生法
下一篇: 《春秋左氏传》教你如何克己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