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道医:益火生土法的运用,调治脾胃病!

云修行 2023-09-16 20:34:18

一、“益火生土”法的含义“益火生土”是中医根据五行相生学说而创立的一种治疗法则。

土指中焦脾胃,火的含义则相当广泛,所谓“益火生土”,我认为包括两种意义:首先,是指益命门之火以生脾胃之土,其次是指益脾胃本脏腑之火。

1. 益命门之火

祖国医学自《难经》以后,均明确指出命门乃生气之源,为元气之所系,是十二经之根,五脏六腑之本。用现代的话来说,命门是人身生命的根本,为全身各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而它和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

严用和说:“肾气若壮,丹田(命门)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

张景岳说:“命门为精血之海,脾胃为水谷之海,均为五脏六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而脾胃以中州之土,非此不能生。”

脾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并把所消化的水谷精微转输到其他各脏腑,以营养全身,人体的营卫气血和津液,均以水谷为本,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

而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又赖命门之火的温煦,所以命门被认为人身生命之本。

古人把脾胃比喻为釜,把命门比喻为薪,若釜底无薪,水谷就不能腐熟、转输,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

所谓“火能生土”,在临床上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也就是这一点。“益火生土”法正是在这个论点的启示下创立出来的。

2. 益脾胃本脏腑之火

“益火生土”的另一意义是指益脾胃本脏腑之火,上面说过,五脏六腑都有火,脾胃更不例外,火即阳气,每一脏腑都有阴有阳,阴为体,阳为用;阴是物质,阳是动力。

也就是说,凡是构成本脏腑和营养本脏腑的物质为阴,而促进本脏腑活动功能的动力为阳。阳气譬如火候,火候不足,脏腑活动能力就会减低;火候太旺(阳亢),又会劫炼脏腑本身阴液。

脾胃与其它脏腑一样,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必须保持本身的阴阳平衡,才能担负腐熟、转轮的职务。如果阴寒内渍,就会抑遏脾胃之火,阳气不振,运化因之失职,在这样情况下,必须用辛温药物以振奋脾胃生化之气。

益命门之火而生土,历代文献均有论说,益脾胃本脏腑之火而生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因为脾胃火候衰微(阳虚),有重有轻,有浅有深,深者、重者,是由于素体阳虚,亦即命门之火式微,导致脾胃运化无权,须温补命门才能根治;轻者、浅者,一般是某种外来因素而致脾胃寒盛火微,未必皆由命门火衰,只需暖脾胃本土也能解决。

临床上遇见中土虚寒证,并不一定都从温补命门着手,因此,我认为益火生土包括以上两方面。

不过,在临床上,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因为命门与脾胃关系是十分密切不可分割的,同时在实际用药上,温补命门的药可以暖脾胃,而暖脾胃的药多半也能暖命门。

二、益火生土法的临床运用

益火生土法临床应用范围很广,无论何种疾病,凡是因脾胃虚寒所致者,皆可适应。

根据个人实践体会,本法较常用于吐、泄、肿、喘四症,尤其对泄泻的应用机会更多,兹分述于下。

1. 泄泻

泄泻是由于脾胃运化失职所致。无论外感内伤,凡足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者,均可引起泄泻。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水谷所化的精微多停滞为湿,水湿下趋大肠,则为泄泻。

脾胃虚弱有阳虚、阴虚的不同,引致泄泻则多属阳虚,阳不足则水谷不能腐熟,精微不得转输,就造成了泄泻的病变。

泄泻与肾阳不足也有很大关系。因水谷化生之津液,虽生成于胃,转输于肺,而“肾为胃关”,若肾阳虚衰,开阖失职,亦可使水津下注而为泄泻。

脾胃虚寒的泄泻,通常临床所见。

临床表征:大便质稀或软,常含有未消化食物,色淡黄或白;伴见证候多为口淡无味,食欲减退,胃脘胀或腹胀;精神疲倦,四肢较冷,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不荣,呈苍白或淡黄色;舌质较淡,舌苔薄白而滑;脉多见迟缓细小、沉弱。

脾肾虚寒的泄泻,除了具备上述证候外,还兼见肾虚(主要是肾阳虚)的征象。如泄泻而有大便失禁或兼见腰痛、遗精或手足厥冷较甚,都要考虑是脾肾虚。

另外,脾胃虚寒泄泻的病情较脾肾虚寒的为轻,治疗亦较快;若脾胃虚寒历久不愈,或愈而又发,治疗上也要从脾肾虚方面考虑。

病例一:

陈某某,男,54岁,1963年8月29日就诊。

去年十一月起,胃肠消化失常,每餐饭后即有便意,大便多系完谷不化。近一月来,每日下腹部作胀约四、五次,发作时间无规律。胀时即须如厕大便,若强忍之,必大便自遗。饮食少进,精神困倦。面色苍黄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滑,脉象弦缓。

诊断为下元衰惫,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宜温脾培土,健运中枢。

明党参、泔苍术、大腹皮、炙甘草各三钱,干姜、煨肉蔻,益智仁各二钱。

9月17日再诊:

上药连服四剂,腹胀解除,大便基本恢复正常,近日因进油腻、生冷,复见大便完谷不化,舌苔脉象同前。

盖脾阳式微,下元早虚,阳用不继之故,师叶天士“中宜旋则运,下宜封乃藏”之意,理中合四神丸主之。

党参、贡白术、补骨脂各三钱,干姜、吴茱萸、煨肉蔻、五味子、炙甘草各二钱,红大枣三枚。

上药连服六剂,诸恙悉除,经三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2. 呕吐

呕吐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病理变化也很复杂,因于素体脾胃虚寒或命门火衰,土失温燠,不能腐熟、转输水谷所致的,仅是呕吐证机转之一。

临床表征:本型呕吐多兼清涎自涌,饮食少思或食后胃脘作胀;口不渴,四肢较冷,二便清利;脉多迟缓细弱;由于脾胃虚寒,腐熟转输功能减弱,所以拒食不纳,或食后即感胃脘胀满;阴寒内渍,故口不渴;阳气不运四末,故四肢欠温;脾胃功能失常,水谷不能化生津液,脾气不能散精,变生痰水停留,故清涎自涌或呕吐清水痰涎。

脾肾虚寒的,除具有这些脾胃虚寒的所有见症外,通常伴腰痛,小便清长,次数增多,甚或失禁。

脾胃虚寒呕吐采用益火生土法,其基本方剂为理中汤,加减药物有吴萸、半夏、肉蔻等。若脾肾虚寒者则须加附子、肉桂之类。

病例二:

郑某某,男,32岁,职工。1964年3月21日就诊。

两年来不时发生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近来发作更频,每一二日便呕吐一次,除吐食物外,尚有多量酸水。

平时口淡无味,食后胃脘胀满,郁闷不舒,心中糟杂,腰痛,肢末欠温。大便尚可,小便清长,次数增多。面色正常,唇色红赤,舌质红,舌苔薄白而滑,脉沉细弱。X线透视报告胃下垂4厘米。

本例口淡、脘胀、肢末欠温、小便清长而频、脉沉细弱,乃一派寒象,治宜温补中阳。但唇舌质红,吐多酸水,心中嘈杂,又系内有郁火征象。

总缘脾肾虚寒,膈间有热,形成上热下寒、虚实并见之候。下寒宜温,上热宜清,先用半夏泻心汤加味以调和之。

白皮参、煮半夏各三钱,黄连、黄芩、干姜、吴茱萸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大枣三枚,连服四剂。

4月9日再诊:

治疗以来,只轻微呕吐两次,吐出物系清水痰涎,仅夹少许饭物,无酸味,心中嘈杂已除,但时清涎自涌,肢末欠温,大便正常,小便仍清长频多,唇舌色正常,苔薄白而滑。

上热已清,宜专温其中下。

破故纸、炒白术、菟丝子各三钱,吴茱萸、煨肉蔻各一钱五分,干姜、炙甘草各一钱,明党参五钱,生姜二钱,服五剂。

4月29日再诊:

半个月来又先后吐水三次,但均未挟有食物。其他症状与上次相同,连进温中收效不显者,因益火之力不足之故,与桂附理中加味。

制川乌、炒白术、补骨脂、煮半夏各三钱,白晒参、煨肉蔻、干姜、炙甘草各二钱,肉桂(研冲)四分,方中川乌同干姜、炙草先煎1小时后入其他各药。

每三日服一剂,连服十剂,诸症基本消失。

本例持续呕吐两年余,经过一个月多的治疗,获得迅速好转,复经三个月来追踪观察(至八月中旬止),临床症状仍基本控制。虽然远期疗效如何,胃下垂是否恢复,都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但益火生土法的疗效应给予一定的估价。

3. 水肿

水肿形成的病理机制是机体气化失调,具体的病理变化为肺、脾、肾虚弱及三焦、膀胱等水液循行道路闭塞,其中尤以与脾肾两脏功能失调的关系最大。

因为脾的主要功能为运化,人体内一切水液都要靠其运行分布。如果水液滞留,便发为水肿,肾阳虚则阴中无阳,气不能化,水道不通,溢而为肿,又因肾为胃之关,肾阳虚衰,开阖失职,胃关不利,遂聚水而发为水肿。

同时,由于命门火衰不能燠土,土不制水,又助长了水邪泛滥。

益火生土法之用于水肿,是针对脾肾虚寒而设。

临床表征:体质虚弱,形容憔悴,面色苍白,神疲气怯;口淡,不烦不渴,肢冷体重,阴股间寒;小便短少而清白,大便稀溏或泻下如水;脉弦紧、微细或沉迟;舌质淡,苔白而滑。

这些证候的呈现,张景岳把它概括称为“阴水”。基本方剂为桂附理中汤、济生肾气汤等。

病例三:

张某某,男,19岁,1963年5月24日就诊。

全身浮肿已五年,经某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治疗未效,近来症状加剧。

就诊时除全身浮肿外,兼见大便溏泄,一日数行,小溲短少。时时欲呕,或食后即吐。精神萎靡,面色㿠白,唇淡不荣,舌苔薄白。脉沉细涩,足胫按之凹陷。

初步诊断为脾失健运,关门不利,升降失职,水邪弥漫。

法宜健脾利水为治,与异功合防己茯苓汤加鸡内金、海金砂等,连服五剂。

6月3日再诊:

进上药后,除食入欲呕得平外,余症仍然,且大便竟至一日十数行,粪便稀薄。

因思此症殆与命门火衰不能燠土有关。盖命门之火衰微,土失温燠,不能腐熟水谷,故大便溏泄;中焦生化失职,精微不运,故面色不华;肾阳式微,故脉沉细;命火不足则气化低衰,三焦决渎失其鼓动,故水肿不消。

前药但事健脾利水,未顾及命门之火,故收效不彰。遂于运脾渗湿之中益以温暖命门之品。

土炒白术四钱,明党参、茯苓各五钱,炒薏苡仁、赤小豆各一两,补骨脂三钱,小桂尖、吴茱萸各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连服三剂。

6月10日再诊:

全身浮肿显退,大便成形,小便次数增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肾功能未改善。

善后之计仍宜温阳补土为治,嘱以济生肾气汤与理中汤相间服用。另嘱每日以白薯一只约半斤许,置炭火中煨焦,冲开水炖,随时服。

盖白薯味甘,乃脾家珍品,火煨使焦,有益火补土作用。

4. 喘咳

喘咳固然是属肺的病变,但在治疗上并不全是治肺,因为有许多内在因素,特别是在脾肾虚寒的情况下发生喘咳,亦属临床常见。

脾肾虚寒之所以导致喘咳,在脾方面,是因喘咳多见有痰饮,而痰饮是由于脾胃虚寒,阳用不布,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饮。痰饮上凌,壅闭肺络,则为喘咳。

其次是脾胃虚寒,运化失职,五脏六腑均得不到营养,而肺首当其冲,何况肺与脾是子与母的关系,母能令子虚,所以脾虚未有肺不虚者,肺虚则外邪易袭,肺气受侵则为喘咳。

在肾方面,首先是肾与肺有着纳气与出气的相互分工关系,若肾虚(肾阳虚)不能纳气,则气只出而不纳,气逆于上而为喘,其次是肾中真火衰微,以致水气上凌,也能致喘。

张景岳指出:“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古人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喘之标在肺,其本在脾肾”和“新喘治肺,久喘治脾肾”的诊治大法,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益火生土法用于喘证,必须是由脾肾虚寒所致者。

临床表征:呼吸困难,气短而缓,声低息微而不抬肩;痰色白或含有泡沫,易咯出,喉间多无痰声;大便正常或溏泄,小便多清长;面部多伴有浮肿,面色常苍白;舌质较淡,舌苔白滑,脉弱无力。

常用方剂有桂附理中汤、桂附八味丸、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等。

病例四:

夏某某,女,35岁,1964年4月18日就诊。

患咳喘已一年许,屡治未效。咳嗽气喘,痰白,时吐清水。经常大便溏泄,进生冷、油腻时,则每日须溏泄4~5次。恶风畏冷,肢末欠温。月经周期正常,但量多色较淡。面部微浮,舌苔白滑,脉象沉小。

根据上述证候分析,本例病根在于脾肾。盖肾阳不振,不能蒸运脾土,水谷精微化为痰饮。痰饮窃踞肺络,气机受阻,发为咳喘;饮邪上溢,故面浮而时吐水;脾失健运之能,肾失封藏之职,故经常大便溏泄;阳虚故时恶风而肢冷。

综合诸候,诊断为脾肾阳虚,治从摄肾纳气为计。

茯苓、菟丝子各三钱,附子、法夏、苏子各二钱,陈皮、五味各一钱五分,葫芦巴四钱,炙甘草一钱。

5月6日再诊:

前方连进三剂,咳嗽显著减轻,大便正常。因多食青菜,致咳喘溏泄复发,脉象、舌苔如前。仍宜益火生土,从本立法,桂附理中汤加味主之。

潞党参、炒白术、附子、葫芦巴各三钱,干姜、炙甘草、补骨脂各二钱,五味子一钱五分,肉桂(另研冲)四分。

上药连服四剂,咳喘泄泻基本消失,继以桂附八味丸收功。至八月中旬追访,据称将近三个月来,咳喘、泄泻均未再发,身体壮实,近来虽进水果、蔬菜、生冷,均安如常人。

按咳喘证一般多发于秋冬,春夏可以自愈。但本证持续发作年余,似与季节性无关,且此次初诊在春末夏初,第二度复发在五月初旬,最后只经二个月继续治疗,症状解除,不再复发,应该说是药物的疗效。

三、益火生土法的权变

如上所述,益火生土法是应用在命门火衰不能生土,或脾胃本脏机能衰弱的情况下,其病情为虚为寒。

在临床上,有些病者证候表现很单纯,采用此法就比较准确。但也有些病者表现证候比较复杂,寒中有热,虚中有实;有些患者不但阳气虚衰,而且阴液亏损,此时应用益火生土法,必须是既能益火又不劫液。

病例五:

张某某,女,51岁,1963年3月6日就诊。

胃中苦冷,时唾清涎,头晕心悸,口干,虚烦难眠,阖目则汗出。小溲热赤不畅、大便昨起未通。舌绛无苔,脉虚弦小数。

初拟苦辛甘合化治法,取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诊治三次,均未获效。

3月12日再诊:

诸症如故,至此大便已八日未通,且因连续盗汗,精神更加疲惫。

细辨其脉舌,脉虽小,然重按无根:舌虽绛无苔,但滑润而不干;口虽燥,但只漱水而不欲咽。

因悟此证乃系龙雷之火不安其位,虚火浮越,真火衰微,因其虚火妄动故口干、舌绛、脉数;因其真火衰微,中土失燠,饮食水谷不化津液而成痰水为害,是以胃中苦冷,时吐清涎。

盗汗不已者,脾虚营卫失调之故。头晕心悸,虚烦难眠者,一因脾失转输,精微不继;一因汗出过多,营阴不足,相火妄动。溲赤便秘者,津液内竭无以下输使然。

种种见症,均由脾胃失职所致。此证此时,首重培土,尤须益火。无如病将一月纳少汗多,不仅阳微,抑且液亏。若进辛温则伤阴,若与滋润复碍阳。

拟但取和胃理脾之品,别加炮制,意在“以火益火”,又使诸药存其性而变其气,庶其温而不劫阴液,柔而不遏中阳。

白术(土炒)、怀山药(炒令黄)、扁豆(炒黑)山楂炭各三钱,半夏、姜炭各二钱,左金丸二钱(送服)。

3月13日再诊:

口吐清涎已除,他症随减,唯大便未通。再步前法,去温涩之药,加温润之品。前方去山楂炭、姜炭,加麦门冬(炒令黄)四钱、熟地炭三钱。

3月14日再诊:

汗敛、便通,口干、心悸并除,再按前意处方,服两剂而安。

益火生土法是应用于脾胃虚寒的病变。脾胃虚寒有因本脏腑阳气式微,运化失职,水谷不得腐熟,精微不得转输,升降发生障碍,浊气上犯则为呕吐;水湿下趋大肠则为泄泻。

气化失调,水液潴留,溢于肌肤,则为水肿;痰饮内生,上凌于肺,或水不受制,水气上凌,则为咳喘。

病虽不同,其理则一。流异源同,探本求因,故均可采用益火生土法治疗。

脾胃虚寒及脾肾虚寒虽然可产生各种不同病症,但这些病症的临床表现有它们一定的共同性:

临床表征:患者自觉口淡无味,时时清涎自涌,甚或吐水。胃中苦冷,腹胀肠鸣,大便溏泄,甚至失禁,小便多清长。医者客观所查一般多见患者面色苍白,唇淡失荣,间有面浮跗肿。舌质较淡,苔常薄白而滑。肢末触之每每厥冷不温。脉象多半沉弱、细缓。

从上述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共同证候,就给益火生土法的运用提示了规律。

以上症状、体征、脉象,通常是错综出现的。临床上每每在甲患者所见到的症状体征,在乙则并不完全出现,而丙患者又有另外某些见症。尤其是有个别患者还会出现某些假象,如口渴、便秘、脉数等,如不细加判别,很易被其眩惑。

益火生土常用药物方面,中土阳微者可用炒白术、吴茱萸、干姜、姜炭、煨肉蔻、炙甘草等。

由于命门火衰而致中焦虚寒者,宜加用补骨脂、益智仁、附子、肉桂之类。

个别患者在某一阶段表现有阳气衰微而又阴液内竭时,宜取甘淡甘温之品另加炮制,如怀山药炒黄,党参炒黄,扁豆炒黑......既能益火,又不劫阴,在临床治疗上亦有一定意义。

中年人如何快速补脾?

需要补脾其实要有个前提,就是你确实处于脾虚的状态,而不是盲目的去进补。

关于脾

脾,是五脏之一,与六腑中的胃互为表里。其为太阴湿土,主运化,主统血;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通俗的说就是脾具有将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及津液,并传输全身濡养脏腑的作用,若脾虚而使之功能失常,其人可见消化不良,消瘦,湿肿的表现。

而脾气能统摄,控制血液,若脾气不足,则见有便血,崩漏等情况。

因脾为太阴湿土,故它喜燥恶湿,在外界潮湿多雨或好食肥甘厚腻的情况下,容易湿聚而脾虚。

而这一切脾功能的表现,都可以从肌肉状态,口、唇、唾液及情绪等方面体现,并互相影响。

如何补脾?

脾虚,往往是较常一段时间处于上述不良状态下所形成,故若想快速补脾健脾,还是应从上述原因去改善。

1、注意加强运动

运动能促进新城代谢,提高免疫,也增强脾的运化只能,另因运动消耗能量,会更有食欲,进而通过进食使得脾得濡养。

2、少吃肥甘厚腻

滋腻的食物会影响脾的运化能力。

3、保持环境干爽

室内注意除湿,避免涉水,淋雨。

4、多吃健脾的食物

如红枣、橘子、桑葚、木瓜、葡萄、粳米、玉米、薏米、番薯、鸡肉、土狗、山药、扁豆、赤小豆、茯苓、莲子、芡实等。

5、保持心情舒畅

注重精神调养,避免长期处于思虑、忧愁等负面情绪状态。

6、如有必要,适当用药

需结合自身证型用药,不盲目服药。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 健康 知识,帮您识破 健康 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饮食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津液,充养机体。并有运化水湿、统摄血液的功能,与胃相表里。脾性喜燥恶湿,无论寒热虚实诸证,都可出现湿的兼证。如寒证的寒湿困脾,热证的湿热内蕴,虚证的脾不运湿,实证的水湿内停等。治疗时应结合病情,参以燥湿、利湿、逐水、化湿之品,湿去则脾运自健。具体治法有温中健脾、补中益气、燥湿运脾、清利湿热等法。一般来说,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治疗上应注意“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以及治脾毋忘调胃,治胃毋忘健脾的原则。〔治法方药〕1.温中健脾法:理中汤加减,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药用干姜温中祛寒;党参补脾益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2.补中益气法:补中益气汤加减,健补脾胃,升阳益气。药用黄芪、党参、甘草补气培中;白术健脾;当归养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以升清阳。3.燥湿运脾法:胃苓汤加减。4.清利湿热法: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减。

中年人应该先了解脾的基础,再说补脾的事。

脾属于土,主水谷运化,与吸收,主统血等,应该有点认识。

任何的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可能会引起病变。所以,要有养护脾的意识。

脾虚会有许多的麻烦了,应该有所认知。以便防范。






消化不良,是会牵联到整个系统性的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杳清楚了,要就医指导。

脾胃虚弱了,及时调整,妥善处理好。

脾虚无力运行,可能会影响到吸收营养,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的系列反应性的问题。应该及时调整之。

脾气虚,脾阳不振,食物难消,水谷失运,也有系列性的反应出现,由此可见,补足脾气虚更重要了。

情志变化会影响到脾的功能,思伤脾,思则气结,可导致气滞腹满,而且,许多的脾胃病都是被气出来的。应该注意调节情绪,控制心态。

脾胃虚弱了,要请教医生的处理,同时也可以选择药膳调节之。选择黄芪,党参,白术,砂仁,厚朴,神曲,茯苓等等吧,搭配食物,制作药膳,用煲汤,煎汤,熬粥,泡茶等等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补充能量,恢复脾之功能。

虚则补之,实则泄之。需要判断中年人是否需要补脾,再来决定是用补脾气还是补脾阳。脾虚在普通人群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对于中年人来说,又要分男女。中年的女性处于更年期,常常有心烦易怒、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的表现,肾阴虚和气血失调比较常见。



脾气虚可以见到少气懒言、自汗、腹胀、腹泻、舌头上有齿痕等表现。要说快速补脾那确实有点不太可能,脾胃是后天之本,需要来养。不能像肺病那种咳嗽、咳痰一样,一下子治好。虚病都得慢慢补,有时还要补泄公用才行。脾阳虚就是除了气虚还有阳虚的表现,例如手脚冰凉、喝完凉水肚子疼、晨起大便不成形。



补脾的方法可以分为3种,第一是中药调理。补中益气汤和四君子汤是常用方药,中成药就很方便。如果伴有湿气重的再加二陈丸或者平胃散来组合运用。



第二是针灸,不仅可以找医生来做针灸治疗,也可以自己在家按揉或者艾灸保健穴。例如足三里、丰隆、公孙、太冲、天枢、中脘等穴。



除了这些方法,不要吃凉食,少吃水果都可以起到保护脾胃的作用。有人认为吃水果多好啊,其实,对于脾虚的人来说,水果比较性凉,喝粥比吃水果更好一些。

说起补脾,我们说的最多的是补脾胃,其实还有补脾肺,补脾肾等。不管你是中年人,还是老人,还是小孩,一旦脾出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也常说“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 养生 命”,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脾对我们的脏腑有哪些影响呢?

脾对五脏的影响 1,心和脾。 脾负责统筹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问题,会导致心血失调,引发心脏问题。

2,肝和脾。 比如有人吃完饭还饿,但是肚子胀,吃肠胃药也没用。其实这多半是工作压力大或者情绪不好导致的,此时就要先养肝,才能解决脾胃问题。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就是脾胃无法消化食物,从而影响肝功能。

3,肺和脾。 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弱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感冒。

4,肾和脾。 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心里烦热,盗汗,胃寒怕冷,手脚冰凉。

如何快速补脾养脾? 1、脾胃最怕生、冷、撑、生气,喜温燥

脾胃不喜欢生冷的食物。小孩子从小就要注意勿过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饮、凉水等,因为会伤损脾阳。脾虚之人又可坚持晨起喝生姜红糖水,有助于温脾,并能升阳。

脾胃喜欢温性食物和燥性食物,比如,地瓜,山药,小米,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干姜等等。


2、经络/艾灸调理有温阳之功,合于养脾之需

凡脾虚之人皆可调理脾经原穴太白。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这个时间内调理效果更好。


3、养脾胃的中成药

助消化:健脾丸,参苓白术散

补血:四君子汤加黄精

止血:归脾汤

除痰: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

楼主的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心急了吧,不知道你说的快速补脾是怎么样过快法,是想这里把补脾的药服用下去,那里的脾就补好了吗。看起来楼主被脾虚折腾的厉害了。想早一点把身体养好。但是,你被病折腾的难受也没有办法,只有慢慢的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管是什么病症要想治疗好,都要对症下药。要想早把自己的病治疗好,就要首先知道你的病因,还要知道自己是什么病。比方说你说的补脾,你的脾是怎么虚啊!据我所知脾的病症有脾湿,脾虚。脾在人体中是起贮藏血液的气官,能造淋巴细胞,并可吞噬衰老的红细胞,也是一个主要的消化系统。脾虚的一般症状表现出来的现象是,消化不良,皮肤无光泽,如果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泻,皮肤易出现水泡,有水疹,那就是脾湿的原因造成的。脾虚病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皮肤发黄,俗称叫懒黄病。要治疗脾虚,楼主不要想快速了,还是慢慢的治疗吧,从以上分析的可以看出来,脾虚就会出现血虚,气虚,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就会吸收营养不良。你们你服的药不能被好好的吸收,你还想快速治疗。只能是慢慢的调理。建议你去中医医院仔细检查一下,看看你的脾虚虚到什么程度。以便对症下药。

感谢朋友的邀请!

中年人如何快速补脾?其实我想说,身体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是天长日久的积累,是我们都曾有过年少轻狂,总是感觉 养生 是中老年人的事儿,所以我们都喜欢挥霍青春,以为没事儿,一切都不用太在意,因为还年轻。

可是到中老年又刚好相反,以为这世上有神药存在,能快速把失去的补回来。

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

这世上没有神药,但是健脾去湿确实是 养生 的关键,能让我们解除很多身体不适。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营养送达身体各个器官,能够重新启动我们身体的自愈能力,一些亚 健康 问题就解决了,时间的长短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说。就算都是脾胃虚弱,也有气虚血虚的分别。除此之外,就是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 养生 方法。

这也是很多人在网上找到了一些方法,实际运用起来,却没有管用的原因。或者就是太急于求成,一两次之后就没有坚持下去。

通过我这几年自己调理身体,我可以说健脾祛湿,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做到。

首先你要健脾祛湿同时进行。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才会加重湿气。湿气太重反过来又会导致脾虚。

那些喝口凉水都会长肉的朋友,是痰湿体质,还会导致肥胖,减肥需要先祛除身体的湿寒,而不是那种节食,或者吃泻药减肥,两种方法都会导致体重反弹,容易长皱纹,对身体也没有好处。去湿之后,也就是中医提到的消除水肿,皮肤会更加紧致。去湿健脾,可能有点慢,却绝对有效果。

还有一种是太瘦不长肉,也让人烦。这样的人是脾虚,吃什么都是白花钱,吃多贵的东西也不长肉。只有脾胃好了,人就该慢慢长肉肉了。

养生 不神秘,是以前我们了解的太少了,掌握的 养生 知识也太少了,还有那些过高费用的保健品又伤害了我们。所以让我们不太敢尝试了。

我还是认为食疗 养生 我们更容易掌握,然后就是一些去湿健脾的方法自己去尝试一下。或者去医院让中医看看。

我个人就是这样尝试的,以前回答问题,也说了不少方法,有朋友就说试过了不管用。所以说想了解这些,网上一搜就可以。我再重复也没有意义。还是先改变观念为好。有了一颗想要改变的心,愿意尝试,愿意坚持一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希望每个朋友都能如愿以偿

脾分脾阴脾阳,脾阴可以用过食物补充,凡是色黄,味甘的天然食物都可以入脾,可以滋补脾阴!

脾主肌肉,主四肢,所以运动可以健脾,健的就是脾阳,阴阳同时补才可以收效很大!

用五行相生克的观念来看,虚则补其母,脾属土,火生土,所以补火就可以生土,心属火,所以固养心神对脾脏也很好!

另外,在想着如何补脾的同时,不能忘记如何防止伤脾的动作,中医讲,思伤脾,胡思乱想会伤到脾脏!

上午七点到九点是胃工作的时间,这个时候吃早餐,到了九点到十一点,是脾脏工作的时间,就会有胃送来的营养!反之不吃早餐,就不会有营养滋养脾脏,乃至其他脏器,久而久之,就会气血亏损,损的是先天之本,耗得是肾阴!

中年人的补脾方式与青年人不同,古人说思伤脾忧伤肺,这句话其实对现代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们设身处地想一下,人到中年,儿女在读书或者刚参加工作,父母也已经老去,而且身体的 健康 情况不容乐观。这一时期,心理上其实处于比较焦灼的状态,内忧外患,上有老下有小,这就容易导致思虑过度,这种行为直接伤害脾脏的运化功能。而且,人到中年,因为常年的处于工作环境下紧张疲惫的工作应酬等,身体 健康 情况也不容乐观。

我们看到了中年人所处的 社会 环境和家庭环境,那么,补脾这个话题就可以展开来说了。

首先,补脾不是单纯地补,脾胃虚弱不是单独补充某类营养就能轻松解决的。起码要保证每天饮食和作息的规律,比如, 健康 的睡眠应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5点,睡眠是对人体最深层最全面的休养和调整,睡好觉比吃补药管用,身边的 健康 人没有几个是靠补药支撑的,对吧?我们说饮食也很重要,规律的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冷热适中,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这样的吃饭方法才是养人的。否则,什么好吃就吃什么,明明吃饱了还要多吃几口,这样的饮食习惯肯定会逐渐积累下潜在的问题。

有脾胃虚寒或者湿气重的情况,采用中医疗法比较有效,而且安全与副作用。脾胃寒凉可以服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湿气重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或者二陈丸,或者自制陈皮茯苓茶也可以,陈皮10克,茯苓15克,代茶饮即可。另外,常常使用山药红枣等食物也有助于提高思维功能,可以在做粥或者汤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

另外,情绪的自我调整也很重要,人到中年身边的琐碎事情很多,要保持开朗乐观的态度,要放宽心去面对生活,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其他的事尽量顺其自然,少些无意义的忧虑。

祝大家身体 健康 ,生活愉快。

这个说起来其实蛮复杂的,脾主运化,如果你脾不好,其他器官也会有问题,或者胃或者是肝,是否爱发脾气等,都有影响,具体你可以当地问下中医医生。这都是自己同种情况总结出来的。

给你说下医生告诉我的方法。

多吃山药,红枣,菠菜,动物肝脏类都可以,我觉得要多运动,每天早起可以多揉揉腹部。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肝”调理脾胃气机十法

姜良铎 杨晋翔 肖相如频道

导读: 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一句深入人心,也开创了疏调肝木以治脾胃疾患的先河。那么,在临床上,我们又该如何进行精准的遣方用药以达优效?学习一下国医大家董建华 先生的经验吧!


疏调肝木是中医临床运用较广的治则之一,董老 以此调治脾胃气机升降之患 ,疗效卓著,现总结如下。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传化之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不降则滞,反升则逆。脾为胃之使,主运化,以升为顺,以运为贵,不升则滞,反降则陷。


总之, 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 若升降适宜,则中焦气机顺畅,出入有序,生化有源;如升降反常,则传化失司,灾害至矣。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华岫云说:“ 脾胃之病, 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 其中升降二宇,尤为紧要。




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主疏泄;脾为至阴之脏,性善静,但必赖肝之疏泄,始职司运化;又胆附于肝,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肝气疏达,精气泄于肠胃,以助胃腑腐熟水谷之用;故肝木疏泄,能使脾气升发,脾之精微上归于肺,并使胃气下降,使腐熟之水谷畅达而入小肠。


此为“木气动,生气达,故土体疏泄而通也”。


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贯膈,布胁肋,又冲脉隶于阳明,肝主冲脉,故肝胃之气相通,肝经调畅,胃气和顺。


《内经》云:“土得木而达”,若肝失疏泄,木气郁结,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壅滞为病,或疏泄太过,横逆而犯,脾胃受戕,升降无度,或脾胃虚弱,肝木乘之,气乱为病,故《内经》又说:“土恶木也”。


肝木失调,脾胃受之,虽临床症状重在脾胃,然其病机实在于肝。用疏调肝木法,使气和而顺,脾胃自安。


如张景岳说:“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 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




董老在治疗脾胃病中,注重肝郁伤及脾胃者,从调肝入手,以调整脾胃气机升降。


一、辨证要点


(1)情志变化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人的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情志不遂,嗔怒不息,操持谋虑,易致肝木不调;若木不条达,郁则激,激则横,横则失其和畅,又易致情志抑郁或心烦喜怒。


(2)两胁或少腹胀痛


肝乃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少腹,上贯膈,布胁肋。肝气横逆,疏泄无权,郁于本经,常见两胁、少腹气胀或痛,且以胀痛为特点,此由气机郁滞则胀,气滞不通则痛。


(3)妇人经血不调


肝藏血,主疏泄,厥阴通过任脉与胞宫相连,司血海,调胞脉,又肝主冲脉,故“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郁结,气血瘀滞,或肝气横逆,气血乖争,均可导致妇女月经不调。


二、治则分型


“木郁达之”乃调肝之大法,疏气令调,脾胃自安。但肝气不调有横逆、郁结、因虚、因实,欲使肝气条达,或泻有余,或补不足,或疏调郁滞,或平降亢逆,方法各异,当审证权宜而应变。


如李中梓说:“疏其血气,非以攻伐为事,或补之而血气方行,或温之而血气方和,或清之而血气方治,或通之而血气方调,必须随机应变,不得执一定之法以应无穷之变也。”


现从十个方面,说明董老运用疏调肝木法调整脾胃气机的经验与具体应用。


(1)疏肝解郁和胃


适用于脘腹作胀,攻撑连胁,时轻时重,甚则胀痛,按之则舒,食少不饥,常与情志变化有关,舌淡红,苔白,脉弦。


肝郁气滞,木郁土壅,脾胃失于升降,则气机不行,壅阻于中,故而脘腹作胀。宜疏肝理气,伸其郁,导其滞,使中焦气机通畅,上下无碍,则胀可消,食可进。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疏肝常用辛香之品,既能理肝气,散肝郁,又能调理脾胃气机,并佐酸味药,使其散中有收,开中有阖。


方以四逆散加减:白芍、柴胡、香附、郁金、枳壳、陈皮、苏梗、甘草。


痛甚,加金铃子、元胡;偏寒,加荜澄茄、良姜;郁而化热,加丹皮、山栀。


(2)平肝降逆止呕


适用于肝气横逆犯胃。


症见恶心呕吐,或嗳气频作,呃逆少食,胸胁满闷,大便干结,舌红苔腻,脉弦滑。


反胃作呕,多由肝气冲逆,胃失和降所致。肝气横逆犯胃,则清气遏而不升,浊气逆而不降。故降胃之法,当平降肝木之气,则呕逆自止。


然肝气冲逆之因,有因阴寒客于肝经,上犯阳明胃腑,出现干呕、吐涎沫者;有因情志怫郁,肝气横逆,动膈而呕者,故其治疗大法虽同,遣方用药各异。


方以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代赭石、生姜、大枣、白芍、柴胡、香附、枳壳。


因寒者,加吴萸;因热者,加芩、连;便干者,加酒军。


(3)滋阴疏肝和胃


适用于肝阴不足之肝胃不和。


症见胸胁胀满不舒,食少不饥,或胃脘痞胀,噫气心烦,口咽发干,大便不爽,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主濡润,气主温煦,共奏营养和生发作用。若肝阴不足,肝失所养,变柔为刚,气横所指,胃当其冲,只有滋养肝血,肝气才能复其条达畅茂之性,脾胃随之而复升降之机。


若单用疏肝、平肝,一概克伐,则犯虚虚之戒。 宜酸甘合用,既能化阴养肝,又能健脾柔肝,是为养肝之妙法,并少佐疏肝之品,以顺肝木条达之性,发其郁遏之气。


方选一贯煎加减:白芍、当归、沙参、生地、川楝子、郁金、陈皮、甘草。


失眠,加炒枣仁;阴虚生火,加丹皮。


(4)益气疏肝健脾


适于气虚肝郁之肝脾不和。


症见胸胁满闷而胀,腹满不食,食则胀甚,完谷不化,兼有肢体懈怠,气短无力,妇女月经延期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弦少力。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之阳气,主于升发疏泄,肝阳气衰,肝用难展,升发疏泄无权,则失其条达之力,进而传脾。


唐容川曰:“肝气虚,则水泛脾经。”以辛甘合用,化生阳气,则肝气充盛,疏泄得力。少佐补血之品,以养肝体而助肝用。 此属因虚致郁,与单纯肝郁有别。


方以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白芍、柴胡、茯苓、炙草、香附、陈皮。


(5)抑肝扶脾止痛


适用于肝气横逆,乘克脾土之泄泻。


症见胸胁苦满,心下痞塞,脘腹胀痛,痛则泄港,泻后痛减,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作,舌红苔黄,脉弦。


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犯脾,失其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隧道壅滞,脘腹胀痛,精气合污下降,而见泄泻。 只有平肝木之横逆,才能复脾土升运之职。


方以痛泻要方加减:白芍、防风、柴胡、茯苓、白术、枳壳、陈皮、甘草。


(6)培土抑木止泻


适用于脾虚肝乘之腹泻。


症见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肠鸣时作,脘腹胀痛,痛无定处,病程较长,伴有面黄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沉弦无力。


脾胃虚弱,肝气乘之,治当扶土为主,抑肝为辅,若单以扶土为事,难奏全效。平其贼寇,缓其肝急,实为扶土又一途径。


此与上法抑肝为主,病机先后不同,虚实有异,两相对照,应予区别。


方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白芍、党参、茯苓、白术、半夏、陈皮、香附、甘草。


(7)疏肝理气化痰


适用于肝气郁结,痰湿阻滞之梅核气。


症见咽中不适,似有物梗阻,胸闷善太息,舌红苔腻,脉弦滑。


肝木怫郁,乘其中土,脾气阻遏,津液不布,反聚为痰,若郁久化火,则炼液成痰,痰气交结,阻滞气机,故治痰先理气,气顺痰自消。


宜疏肝解郁,佐燥湿祛痰,肝气得展,痰湿亦化,咽梗可去。


方以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白芍、柴胡、半夏、香附、郁金、厚朴、枳壳、陈皮、苏梗、金铃子。


痰热,加黄连、竹茹;胸闷,加瓜蒌。


(8)清肝散郁和胃


适于肝郁化火,肝火犯胃。


症见胃脘灼痛,呕吐不食,泛酸嘈杂,口苦口干,腹满,便秘或溏泄,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


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肝旺气横,“气有余便是火”,肝火怫逆,顺乘阳明,则脾之精微不行,浊液不降,从木气而化酸。


叶天士云:“泄厥阴以舒其用,和阳明以利其腑”,治以苦辛为主,以酸佐之,苦能清热,辛能散郁,酸敛横逆之势。苦辛相合,泄肝之用;酸苦相合,泄肝之热。又苦辛能通降,可复胃腑通降之职,其气即安。


方以左金丸合金铃子散加减:吴萸、黄连、黄芩、白芍、半夏、金铃子、元胡、苏梗、香附、陈皮。


(9)疏肝除湿散满


适于肝气郁结,湿浊中阻之鼓胀。


症见腹胀,叩之如鼓,按之不坚,食后作胀,嗳气不爽,苔厚腻,脉弦滑。


肝气郁遏日久,势必乘制脾土,脾胃运化失职,升降不调,水湿停留,壅于中焦。


方用柴胡、白术、苍术、茯苓、半夏、车前子、陈皮、香附;湿从热化加茵陈、藿香。


(10)化瘀疏肝和络


适于肝脾不和,见证日久,用疏肝诸法不应,营气痹窒,络脉瘀阻,胸胁脘腹之痛久不除,其痛如刺,痛点固定,或大便色黑,甚或吐血,舌暗或紫,脉弦或涩。


《血证论》说:“运血者即是气。”肝主藏血,木气冲和条达,则血脉流畅;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肝疏土达,升降调畅,血行不怠。


若肝失疏泄,气滞不畅,则血瘀不行,胃络受阻,不通则痛,当疏肝理气,以复脾胃升降之机,活血化瘀,以行胃络之瘀血。


方以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加减:金铃子、元胡、炒灵脂、生蒲黄、香附、青陈皮、枳壳、丹参、乌贼骨。


顽固性疼痛,加九香虫、刺猬皮。




一、肝木伤土,病及肝、脾、胃,用药应注意两点。


第一,选方用药时要考虑一药多性、一药多用的特点,选用既利于疏调肝木,又有健脾和胃而无伤胃滞脾之弊的药味。


第二,肝性喜润恶燥,脾性喜燥恶湿,选方用药要注意润燥得宜,刚柔相济,随证施治。


二、嘱患者乐观开朗,心旷神怡,亦为疏调肝木以治理脾胃气机的关键。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道医的内容

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道教医学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1]这是目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一个定义。
但仅仅凭借某一定义并不能揭示出道教医学全部、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人们就道教医学的具体内容从不同方面、各个角度和层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能得出全面、具体、深刻的结论来。 道教医学的正式产生,从逻辑上说只能在道教创立之后,伴随着道教的创世和发展,逐步形成并完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道教医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巫术医学。[2]
道教医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它肇端于秦汉,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在唐宋发展至鼎盛,是我国医学中的瑰宝。 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人生哲学和宇宙论为基础的。在道教学者看来,人与宇宙天地万物共同源于炁,炁者,气也,或称无极。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至理篇》中明确指出: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陈抟说:两仪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两仪未判,鸿?未开,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气交融,万气全具,故名太极,即吾身未生之前之面目。(《玉铨》)人类模拟自然的一切手段,包括道教医学中提取药物的种种方法和治疗手段都是以人物同源论为基础的。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诠释之即为人法地而生,地法天而行,天的运行是循着道的,道便指自然,实际上是要求人法自然,依照自然界的规律行事。道教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小乾坤,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天供人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应顺应天地自然的关系和规律,使之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这样才能长生久视,尽终天年,反之则灾害降临,疾痛丛生。
道教医学通过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研究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发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常常影响着人体,会使人产生心理、生理及病理的变化。如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气象被称为六气,正常时不会引起人们致病,若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则成为六淫,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因素,侵犯人体而造成疾病的发生,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不但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之中。葛洪曰: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人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 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犹如脂之养火而不可灭。铜青涂脚,入水不腐,此是借铜之劲,以插其肉也。金丹入身中,沾沾荣卫,非但铜青之外传矣。(《抱朴子内篇.金丹篇》)。这段话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向往。幻想人也能像某些自然物一样永世长存。
道教人生哲学提倡修道成仙,追求长生不死,这种信仰和理论促使其信奉者孜孜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并伴随内以养己的炁功,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以达到祛病延年、强健体魄的目的。并在修炼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关医药养生、祛病延年、保健强身的知识与方术,它包括了服饵外用、内丹导引等。在对不死之药的代代相继追求中,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之药,服金石以求长生不老之道的风气曾炽盛。但守一、内视、存思、存神、行气、胎息、导引、按摩、辟谷、服食、房中术、调摄、外丹术、内丹术等虽然掺有一丝神秘色彩但也不乏医学底蕴和“合理内核”。

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道医

中医学发展到现在,可以说经历了道医、儒医、术医三个阶段。道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哲 学思想以道家道教文化为主;儒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 哲学思想以儒家文化为主;术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哲学思想以西医哲学为主,以西医学为参照。可见,所谓的道医、儒医、术医其实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医家, 一是指医学思想。

以《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标志,以黄帝、岐伯、扁鹊、淳于意、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为代表。

《黄帝内经》 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 养生 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

黄帝内经颇多“真人”、“至人”等论述。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 真人 。”

《神农本草经》 体现仙道思想的药学著作,其中收入药365味,以合周天365日,药分三品,上品药声称有延年登仙之效。如神农本草经疏提到。“仙人”11处,“仙经”10处,“神仙”39处,“仙方”4处,仙药”5处。

“替仙人道士靡不悉由药道以济群生。”

“仙经谓:药即火,火即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可见,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神农本草经》,都是 以道家思想为基本医学哲学的,所以才以真人、神仙为凡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才把有利于 养生 的方药称为仙方仙药。

历代道教名医辈出,有十道九医之说法。

孙思邈 :道士,著作《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孙思邈被誉为“药王”“孙真人”。

葛洪 :道士,著作《肘后备急方》屠呦呦的青蒿素来源于此: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陶弘景 :道士,编写《肘后百一方》、《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


董奉 :道士,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源于董奉行医不取钱物,愈后患者种杏林。

傅青主 :道士,著作《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

这个学派的中医学最显著的特征是:以道论医,追求长生久视,成仙证真。道家医学和中医学没有区别只有联系,不是以道家为侧面而是以道家为正面,带着浓郁的抹杀不掉的道家文化色彩, 因此可以说,中医学的第一阶段是道家医学阶段。换言之,中医学的初始阶段就是道家医学,这是不会因为后 来者给中医学冠上什么另外的名称而能改变的事实,是由中医学的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和第一部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的基本内涵打下了 “道”的深深烙印所决定的。

以金元时期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学术争鸣为标志。河间学派由刘完素所创立。易水学派由张元素创立。

刘完素 出生于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其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程道济序略” 中记载:

守真先生者,本河间人也。姓刘,名完素,字守真。夙有聪慧, 自幼耽嗜医书,千经百论,往往过目无所取,皆谓非至道造化之用。因披玩《素问》一经,朝勤夕思,手不释卷??一时于静室澄神晏坐,沈然毕虑, 探索 难解之义,神识杳冥,似寤寐间,有二道士自门而入,授先生美酒一小盏,若椽碗许,咽而复有,如此三二十次,咽不能尽。二道人笑日:如厌饮,反吐于盏中。复授道者,倒于小葫中。道者出,恍然一醒,觉面赤酒香,杳无所据,急于内外追之不见,而后因至心灵大有开悟。此说几乎诞妄,默而不言, 以仆为知言,先生故以诫告。与夫史称扁鹊遇长桑君饮药,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亦何异焉。因著医书《内经运气要旨论》、《医方精要宣明论》二部,总一十七万余言,精微浩汗,造化详悉,而又述《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已板行于世。外又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并注二万余言。

从上文可见,刘完素的师父是“二道士”,刘完素的医学是得自道教仙人所授,其教授的方法也神仙化,喝了仙酒“而后因至心灵大有开悟”。因此,刘完素医学为是道医。

而略后于刘完素的张元素是易水学派的创立者,《金史》本传云:

张元素 ,字洁古,易州人,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河间刘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痛脉,呕逆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候,完素面壁不顾,元素日:“何见待之卑如此哉!” 既为诊脉,谓之日: “脉病云云”。日: “然”。“初服某药用某味乎?” 日: “然”。元素日: “子误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则效矣。” 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显名。

   通过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其一,张元素是“进士” 学医,是个儒医;其二,道医从开始“面壁不顾” 到后来“大服”儒医。这说明了道医、儒医开始是有冲突的,后来以儒医胜利而结束。

张元素的著述以及有关他的记载并不多,但从他的弟子,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 李东垣 身上,也可以看出比较典型的儒医风范。

   李东垣 的从医是由“孝”之触动, 由于母病不治, “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故“力学以志吾过”。可见李东垣志本不在医、也不在道,他出身名门, “且有“不小” 的“昂耸之志”,此“志”最大可能是习儒为官而非学医修道。如东垣二十二三岁曾“进纳得官,监济源税” ,即是力证。

稍后于刘完素、张元素的 张从正 是“攻邪派” 的开山祖师,他提出“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药裹酒食,非孝不能备也。故日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似乎以儒医自居,但论其医学实践,却与道医学有着血脉联系。其著作《儒门事亲》用道教法术治病的医案里有20余则。如卷五“鱼刺麦芒五十六”:

“夫鱼刺、麦芒、一切竹木签刺咽喉,及须发惹伴在咽嗌中,不能下者,《内经》曰: “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可用《道藏经》一咒法治之。咒日:“吾请老君东流顺,老君奉劝摄摄摄法毒水。吾托大帝尊,不到称吾者,各各现帝身,急急如律令。奉敕摄。” 一气念遍,又以左手屈中指、无名指作三山印,印上坐净水一盏,右手掐印文, 作金创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手象地,右手象天,虚挽虚卓,九次为定。左足横,右足竖,作丁字立。如作法时,望日月灯火,取气一口,吹在盏内。此法百无禁忌。用法之时,以正神气是也。如所伤物下,不可便与米汤、米饭吃,恐米粒误入疮口中,溃作脓也。姑以拌面羹养之数日,可也。”

可见,作为医学改革家的张从正,其对医学的改革突出体现在援儒革道上,他是中医学从道医向儒医转化阶段的典型和关键人物之一。

在金元几大名医家之中, 朱丹溪 是最特殊的,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他本是理学中人,年轻时曾师从金华朱学的著名学者许谦,后听命于师嘱,并有感于师之病痛,乃慨然从医,从而期望“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一于医致力焉”。

朱丹溪 是位儒医,但需注意的是:此儒不同于先秦时期孔孟之儒,而是宋明新儒学。宋明新儒学本质上是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金元时期,道医阶段逐渐发展为儒医阶段。这一点在金元四大医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按照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出生前后,分析其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可以看出:

刘完素 是金元四大家之首,出生于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代表作是《素问玄机原病式》,刘完素是个纯正的“道医”。

张从正 出生于金贞元四年,公元1156年,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张从正是比较典型的援儒革道者,一方面他极力让自己“儒医” 化,另一方面却不可避免地以道为根本。从张从正的生平和学术,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学从“道医” 向“儒医” 转化的缩影。

李东垣 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代表作《脾胃论》,从他的生平和学术思想看,他的“道医”特色比较淡了,几近于“儒医”。但其“突破脏腑五行用药,创立四气调神辨证” 的学术思想却有着只能用“道医” 才能吞吐的内涵,因此是位“根儒向道” 者。

朱丹溪 出生于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代表作《格至余论》,《格至余论》的书名来源于宋理学“格物致知”之意,可见朱丹溪从表面上看是个“儒医”,但考其学术思想“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以及他的 养生 观点等,则处处以道论医。因此,朱丹溪具备融摄儒道的本质。

从金元四大医家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可以看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纯正道医 刘完素 ——援儒革道 张从正 ——根儒向道 李东垣 ——融摄儒道 朱丹溪 ,从中正可看出中医学从“道医” 向“儒医”转化。

而弃道从儒却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所以朱丹溪运用宋理学三教合一的优势而成为大家之中的大家。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的道医、儒医的阶段之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指在该阶段是以道医为主流,还是以儒医为主流。事实上,在道医阶段,也有儒医,如张仲景;在儒医阶段,也有道医,如孙一奎。但各阶段的个别现象不代表主流思想,就中医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在金元时期,道医阶段逐渐发展为儒医阶段。

术医阶段,整个中医学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逐渐“西化”,背道求术,弃道崇术是其特点。如现在的中医院校的本科教材,中医院校的必修科目等都少不了西医内容。原中医局局长、“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 吕炳奎先生1984年7月在《中医亟待抢救》一文中列出如下事实:

中医学院的中医课成分少,学生无法学成中医,课堂上老师讲一点,一下课就把精力集中学外文和西医课,有的人还吹冷风鼓动学生不要学中医。在实习时,没有好中医带,中医学院里学西医多,学不到中医。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时间,实际不到两年,又难专心致志,怎么能学成中医?中医学院大批毕业生无人要,分配不下去。主要原因是中医单位少,西医又占了多数,要西医不要中医。西医院里的中医科,宁可把老护士等塞进去抄抄方,变成中医,也不要中医毕业生。

中医单位的西医多于中医,中医院实际上是西医院或叫中西医结合医院,真正的中医院,全国只有几所。

术医阶段的中医论病论证、处方用药几乎都离不开西医西药。这主要是由于西医学的冲击和影响所致。中医学发展到现在,对传统有扬有弃固然难免,关键是扬弃得是否合理?如果说,中医学是以“道医” 为基本的话,我们认为中医学的发展事实上离其基本越来越远。这种背离基本的发展扬弃实在令人不安,而这种发展陷入困境也是必然的。纵观中医学发展史,每一次大发展都是立足于基本,而取得重大理论突破。中医学需要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不是修修补补,更不是用西医的一套理论方法来论证中医学具备合理性。中西医结合大家 张锡纯 的代表作《衷中参西录》, “衷中参西“,不是“全盘西化”,中医学的现阶段发展主要要在“衷中”下工夫,让西医理论方法在发展中发挥“参” 的作用。

中医学的根本、原理从哪里寻找呢? 应该在道家。

(一)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第一部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其学术思想上升到哲学层次,是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推而演之,道家道教思想是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二) 历史 上的大医,其理论突破性的建树无不是在道家道教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如刘完素的火热论是根据运气学说推演而来,朱丹溪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根据《太极图说》推演而来,郑火神的学术思想也是源于其对阴阳气化的独特体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唯有医学和道家是以生命为本位而展开研究的。道家为追求长生,对生命的亲身体悟和实践是中医学中最宝贵最具价值的部分。如果说中医学有临床实验的话,可以说率先勇犯险难,义无反顾、舍身求“法” 的正是道门中人。

明晰了中医学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不难看出中医学与道家医学的关系。

道家医学是中国中医学的一个发展阶段且是最初阶段,道家医学是和儒家医学、术医相对而言的,儒医是援儒革道的结果,术医则是援“西” 入“中” 的结果。

而就其本质而言,道家医学是中医学的根本。明晰了这些,我们也能看出,所谓的道家医学和中医学的区别其实颇多含糊。如果说有区别,只能说,道家医学与儒家医学、术医的区别,而这些区别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道家与儒家,西与中的区别所决定的。

道医学大致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核心部分 是仙药、本草、医方、针灸等,大致范围相当于世俗的中医学和中药学。

道医学的 中层部分 是导引、按摩、气法、辟谷、房中、存思、饮食疗养及起居禁忌等,这是靠自我摄养和调谐精、气、神来防病抗病的技术。

道医学的 外层部分 是符水、药签、祝由、祭祀、斋醮等调整 社会 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治疗方法,具有强烈的宗教特征。

道医学是一种 社会 医学,重视调节人的 社会 关系和心理因素,这是它的特征之一。道医学另一特征是带有宗教性和人神交通的巫术倾向。道医学还有一些特征,那就是它重 养生 、重预防,将医药同人的饮食起居结合起来。以上都体现了道医学区别于世俗医学的特色。

广义的道医学包括道家医学与道教医学。狭义的道医学指的是道教医学。道教医学是相对于中医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儒家医学、术医而言的,是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82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