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新生的大顺军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愿投降受辱,在顺军攻入紫禁城之前,前往煤山自缢殉国,唯一陪着他殉国的,只有贴身太监王承恩一人。
至于文武百官和天子亲军锦衣卫等,当时没有人在崇祯身边,自然也就无人陪着他殉国,据说,崇祯在十九日早晨,还曾在紫禁城的大殿旁鸣钟召集百官前来,但无一人响应,绝望的崇祯也只能带着王承恩一人去上吊。
崇祯皇帝执政十七年中,虽然跟文武百官的关系比较紧张,临死前也只有一个太监伺候着,但要说没人愿意陪他殉国,也不太准确,毕竟,大明朝立国近三百年,不可能没有忠臣孝子,实际上,当时在北京城周边的城镇中,集体殉国的官员相当多,但在北京城内,就比较少了。
根据《明史·流贼传》中的记载,李自成大军进北京时:“文臣自范景文、勋戚自刘文炳以下,殉节者四十余人。宫女魏氏投河,从者二百余人。”官员和勋贵殉国的数量不算多,还没有皇宫内的宫女多,可在北京城内,官员的整体数量是不弱于宫女数量的。
所以,在北京城破后,虽然有那么几十位文官和勋贵(加上他们的家人,也能有几百人)在崇祯殉国后追随他而去,但整体数量相对于城内庞大的官员数量来说,略微差强人意。
另外,在如《明通鉴》、《殉节录》等文献记载中,除文臣和勋贵外,北京城内的武臣,以及非官员身份的读书人(生员、举人、国子监的学生等),携家人殉国的,加起来也有数十人。不过,这个数量还是比较少,即使和殉国的文臣、勋贵的数量全加在一起,不算他们的家人的话,也还是不如宫女多。
有很多文章说,北京城破后有数千人殉国,这个统计数量估计是加上所有殉国官员家人的数量,以及保定等北京城周边城镇的殉国官员及其家人的数量,北京城内殉国的真没那么多,几位内阁大臣中,都只有范景文一人殉国,还能指望有多少人跟随?
再来说锦衣卫,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特务机构,其权势和职责在历朝历代的特务机构对比中稳居第一,锦衣卫的权势是明朝皇帝赐予,其身份也属于“天子亲军”,按照常理来说,锦衣卫是最应该陪着崇祯皇帝抵抗到底,并以身殉国的群体之一。
可在当时,锦衣卫最大的头目骆养性在城破后,直接投降了李自成,他这个锦衣卫一把手投降,自然也带着一大堆锦衣卫小弟跟着投降了。锦衣卫系统中,殉国的最高级别官员是南堂指挥同知(锦衣卫二把手,同知一般设立两位)李若琏。
李若琏当时是崇文门守将,崇文门被攻破后自杀,死前留下遗言:“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这位锦衣卫二把手的殉国,算是给锦衣卫的忠义留了些颜面。还有位锦衣卫千户高文采,携全家十七人一起殉国。
像李若琏、高文采这样的锦衣卫实职官员(非实职的世袭锦衣卫不算,比如殉国的新城侯王国兴,就挂有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在北京城破后,殉国的是极少数,有骆养性带头,投降的还是大多数,锦衣卫殉国的数量和他们“天子亲军”的身份,也不太匹配。
投降李自成的锦衣卫们,其实也没多少落到好,不少都在后来刘宗敏发起的“拷饷”运动中被打死,当时刘宗敏给投降的锦衣卫们的指标是,最少三万两白银,封顶七万两白银,给钱就免死,骆养性这样主动投降的,都是给了三万两后,才保住性命。说没钱?刘宗敏全不信,就只能熬刑熬到死。
好在包括锦衣卫在内的投降派们没有熬多久,一个半月后,李自成被清军和吴三桂联手打跑了,清军进北京了,他们又有了新朝可以效忠,但对于锦衣卫来说,他们也真的熬到头了,因为清朝要表现出和明朝的不一样,所以锦衣卫在清朝仅仅只存在了一年,就被改成“銮仪卫”。
从这个名称就能看到性质和职责的不同,锦衣卫变成了单纯的仪仗队。清朝皇帝需不需要特务机构?肯定需要,着名的“粘杆处”就是特务机构,但清朝更多的是采用官员之间互相揭发的监视方法,美其名曰“密折奏事”,把大部分锦衣卫的职能交给了官员们自己,至少名义上,清朝没有了锦衣卫,也能宣扬消除了明朝的暴政。
综上所述,在明朝崇祯朝灭亡后,就以北京城内的情况来说,包括锦衣卫这等“天子亲军”在内,文武官员、勋贵等,陪着崇祯皇帝殉国的实在不算多,或许是因为崇祯一直以来和官员集团紧张的关系,也或许是因为早在崇祯十五年时,聪明人都已经知道明朝不长久了,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临到亡国时,还是怕死的居多。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5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