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相信大家对于肾脏的健康也是非常的重视的,当然,只有我们的肾脏健康,那么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更是要重视肾脏的健康,所以在冬季必须要做好养肾的工作,那么冬季为什么要养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自然纳气延年益寿
在寒冷的冬季,一旦我们出现肾虚的情况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肾脏的疾病,那么会给我们人体的健康造成许多的不必要的麻烦了,所以在寒冷的冬季必须要重视养肾。现代研究认为,肾气与人体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冬季肾脏机能正常,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引发疾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肾不纳气,即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的病象。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养肾有助于肺气呼吸,自然纳气,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2、肾主骨,骨为肾之余
中医学认为,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年老体弱者,锻炼出汗停止运动时,一定要及时穿上衣服,有条件者换去汗湿的内衣,以防感冒。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养肾,更是可以促进我们人体的健康的,并且还能起到非常不错的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的功效,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来说是非常的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在冬季要重视养肾的工作。
上面我们就为什么在冬季要重视养肾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在寒冷的冬季做一些养肾的工作是非常的有必要的,首先,在冬季养肾可以帮助我们延年益寿,另外,冬季养肾还能很好的促进我们人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在寒冷的冬季就是需要更加重视养肾的工作。
我们建议啊,每天早晨两勺炒熟打碎的黑芝麻,这样吃下来,还有以前和大家分享过一个经典的民间补元汤就叫元气汤就是黑芝麻,核桃仁儿都捣成粉放两勺,一枚鸡蛋给它们搅散在一起,用滚开的水给它冲凉加一点香油,加一点点盐,再就是元气汤。坚果类食物,比如栗子、核桃等食物,冬季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这些食物,对补肾有好处。
冬季气候寒冷,万物封藏,人的阳气也降到最弱,这时是对肾进行补养的最佳时节,一来能够保证人体健康顺利地度过降冬季节,二来也能为来年的阳气“复苏”提供足够的储备。而且,冬季的寒邪易伤肾阳,因此在冬季要格外注意养肾,避免阳气受损。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冬天可以吃以下食物来补肾:1.羊肉是冬季补肾不可缺少的,可以和萝卜炖来吃,也可以烤着吃,或者做羊肉汤喝,涮羊肉也是非常好的。还有其他补肾的肉类有鸭肉、猪肉、牛肉、鸽子肉等都比较好。2.黑豆、黑米、枸杞、核桃、红枣等,可用来做粥喝。寒潮来临,七款中医推荐补肾御寒长寿粥,健康过冬。
其次对于养肾防寒来说,饮食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冬天应该选择羊肉狗肉等,温肾壮阳的食品进行补肾。尤其是对于那种虚寒体质会更佳。当然也要根据人的体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食物进补。寒冷的九天,温补肾阳,正是当令时节。除了多吃黑色入肾的食品外,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那真是即暖和又补虚的最佳选择。
走出伤肾的“雷区”
要想护肾,首先就得了解哪些是伤肾的“雷区”。只有避开这些“雷区”,肾脏才能安全。那么哪些行为会对肾脏造成伤害呢?首先要说的便是房事。中国古代养生家一直主张“欲不可早”,因为“男子破阳太久,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久,则伤其血脉”。大思想家孔子,指出“君子有三戒”。三戒的第一条就是“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少之时,血气不足,过度贪色纵欲就会损伤到本身的精血,这样对身体是十分有害的。更有甚者,对胎儿的发育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唐代孙思邈就曾在《备急干金要方》中说道:“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气”,“生子愚痴,多病短寿”。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提倡晚婚的原因。
就算成年人,对于房事也应有所节制。“夫精者,生之本也”,纵欲太过,除伤肾精,对其他脏腑也会有所危害。中国古代共有200多位君王,但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过度纵欲所致。尤其是在冬天,人类更应当适当减少性生活。经常看《动物世界》的朋友肯定知道,动物大多数都会选择春天进行交配,冬天是很少有这种行为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动物比人类更接近于自然,更懂得遵从自然规律。性生活会耗损肾精,不利于阳气的收藏,这与冬天“养藏”的原则是相悖的。
养肾的第二个“雷区”就是饮食过咸。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炖菜成了人们的最爱。殊不知,菜是越炖越香,盐却越炖越多。比起吃炒菜、凉菜而言,冬天一不留神,盐就吃多了。虽说咸可以养肾,但是如果太咸的话,就会伤1肾了。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规定,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但国人口味偏咸,从南到北,平均每天的食盐量很多都在15克以上,冬季的摄入量就更高了。夏天还无所谓,人体在出汗时可以顺便排出一些盐分。到了冬天,这个“排放渠道”被关闭了,这种危害就更明显了。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多人患脱发、高血压病以及各种肾病,原因之一就是食盐摄入太多了。现在我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倡少吃盐,普及限盐勺就是一个措施。
养肾的第三个“雷区”就是“防恐”。这里的“防恐”不是防止恐怖分子,而是要我们保持情绪的平和,防止受到过度惊吓。中医认为情致与脏腑是相通的,故有“五脏对五志”之说。肾最怕的就是恐,恐则气下,使肾气不固,精气下陷。比如有些病人在突然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本来医生认为他还可以活两年,但实际上他却半年不到就死了。就是因为心中的恐惧过度地消耗了肾精。人没有了精气,自然就死了。就算是正常人,经常在恐惧中生活,那么迟早也是会生病的。
中医又讲冬季主收藏,最适宜补肾。所以冬季宜补肾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
冬季这是养生的季节,这是千百年来在民众中流传出来的话语。冬季的时候,天气会变得非常的寒冷,特别是南方地区,天气是非常湿冷的,许多人都会因为气血不足出现手脚冰凉,甚至感染上关节炎症,因此许多人都喜欢温补,其实冬季的养生调理最为重要的是对肾的调理,肾好了,人们其他的毛病也就没有了,因此中医提醒:冬季养生重在养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样才能调理好肾呢?
中医认为,肾气强壮,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人体衰老与寿命的长和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黄帝内经》指出:“精者,生之本也”。《内经》“肾与冬气相应。”《寿世保元》云:“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肾主冬⋯⋯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意思是说肾旺于冬,肾为水脏,喜润而恶燥,故宜食辛味之物以润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亦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以上养生家提示我们,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的充坚与否,亦是决定人们延年益寿的关键。精气流失过多,会有碍“天命”。冬属水,其气寒,主藏。肾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的阴阳变化相通应,冬季天寒地冻,万物蛰伏,有利于肾的封藏,故冬天宜养精气为先,此时是保养肾气的最佳时节,对性生活有节制,以益长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ongjiys/224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