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於行道者,当行过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道犹路也,凡人律身行事,心无他欲,执此而行之,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执而不改,非常道也。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盖谓过人之大道。道既成,名永矣。即非常之名,
2024-11-0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序
朕本寒微,遭胡运之天,更值群雄之并起,不得自安於乡里,遂从军而保命,几丧其身,而免於是乎。受制不数年,脱他人之所制,获帅诸雄,固守江左,十有三年,而即帝位,奉天以代元,统育黔黎。自即位以来,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昼遑遑,虑穹苍之切。鉴於是,问道诸人,人皆我见,未达先贤。一日,试览群书,检间有《道德经》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八十一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信言不美,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关百圣而不惭,历万世而无弊。美言不信。貌言华也,从事华辞,以支为旨,故不足於信。善者不辩,辞尚体要,言而当法。辩者不善。多骈旁枝,而失天下之至正。知者不博,知道之微旨,反要而已。博者不知。闻见之多,不如其约也。《庄子》曰: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八十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小国寡民,广土众民,则事不胜应,智不胜察,德自此衰,刑自此起,后世之乱,自此始矣。老氏当周之末,厌周之乱,原道之意,寓之于书,方且易文胜之敝俗,而跻之淳厚之域,故以小国寡民为言,盖至德之世,自容成氏至于神农,十有二君,号称至治者,以此而已。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一而不党,无众至之累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九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和大怨者,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复雠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故无余怨。爱人者,害人之本也。偃兵者,造兵之本也。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循大变而无所湮,受而嘉之,故无责於人,人亦无责焉。契有左右,以别取予,执左契者,予之而已。故有德司契,以德分人,谓之圣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八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易》以井喻性,言其不改。老氏谓水几于道,以其无以易之也。有以易之,则徇人而失己,乌能胜物?惟无以易之,故万变而常一,物无得而胜之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是谓社稷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七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无益损,物有盈虚,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者,圣人之所保也。降而在物,则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於人乎?天之道以中为至,故高者抑之,不至於有余。下者举之,不至於不足。将来者进,成功者退,四时运行,各得其序。天之道,损有余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六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以发生为德,阴以肃杀为事。方其肃杀,则冲和丧矣。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木强则共,拱把之桐梓,人皆知养之,强则伐而共之矣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五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赋重则田莱多荒,民不足於食。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政烦则奸伪滋起,民失其朴。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矜生大厚,则欲利甚勤,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也。《庄子》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无以生为者,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四
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有常心,其生可乐。苟无常心,何死之畏?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次焉,是谓以死惧之,民将抵冒而终不化。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岂执而杀之,孰敢?天下乐其生而重犯法矣,然后奇言者有诛,异行者有禁。苟卿所谓犯治之罪,固重也。常有司杀者杀,而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三
勇於敢则杀章第七十三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勇於敢者,能勇而已。能勇而不能怯,非成材也,适足杀其躯而已。故子路好勇,孔子以谓无所取材。勇於不敢,则知所以持后。持后者处先之道也。列子曰道,天下有常胜之曰柔。此两者,或利或害。有所正者,有所差。有所拂者,有所宜。天之所恶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二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小人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排,《易》曰荷校灭耳,凶。无狭其所居,居者,性之宅,人之性至大不可围,而曲士不可以语以道者,狭其所居故也。扩而充之,则充满天地,包裹六极,无自而不可,《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无厌其所生。生者,气之聚,人之生通乎物之所造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一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知不知,尚矣。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知之外矣,不知内矣,知之浅矣,不知深矣。知曰不知,是谓真知,道之至也,故曰尚矣。不知知,病矣。不知至道之精,而知事物-之粗,不知至道之极,而知事物之末,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该,而日趋於忧患之涂,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知其愚者,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七十
五言甚易知章第七十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道炳而易见也,故载之言则甚易知要而易守也,故见之事则甚易行。孟子曰,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故道无难而天下无不能,有难不能者,不知反求诸己耳。言有宗,事有君。言不胜穷也,而理为之本。事不胜应也,而道为之主。顺理而索,循道而行,天下无难矣。夫惟无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六十九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感之者为主,应之者为客,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谓之应兵。应兵为客者也。不敢进寸而退尺。不嗜杀人,故难进而易退。是谓行无行善为士者不武,行而无迹。攘无臂,善战者不怒。仍无敌,善胜敌者不争。执无兵。用人之力,枚无事於执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轻敌则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六十八
善为士章第六十八善为士者不武,武,下道也,士尚志,曰仁义而已。孔子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善战者不怒,上兵伐谋,而怒实胜思。善胜敌者不争,争,逆德也。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胜败特未定也。不武所以成其武,不怒所以济其怒,不争所以弥其争,三者皆出於德,故曰善。善用人者为之下。智虽落天下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六十七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肖物者小,为物所肖者大,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故似不肖。若肖则道外有物,岂得为大乎?我有三宝,宝而持之。异乎世俗之见,而守之不失者,我之所宝也。一曰慈,慈以爱物,仁之实也。二曰俭,俭以足用,礼之节也。三曰不敢为天下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六十六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兴事造业,其一上比者王也,王有归往之义,君能下下,则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易》於屯之初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得其民者,得其心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六十五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之善为道者,使由之而已。反其常然,道可载而与之俱,无所施智巧焉,故曰愚。三代而下,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淳淳之意,屈折礼乐,以正天下之形,吁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将以明民,名曰治之,而乱孰甚焉?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天下每每大乱
2024-11-05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六十四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安者危之对,未兆者已形之对,脆者坚之对,微者着之对。持之於安,则无危。谋之於未兆,则不形。圣人之知几也,脆者伴之则不至於坚冰,微者散之则不着。贤人之殆庶几也。奔垒之车,沈流之航,圣人无所用智,焉用智於未奔沈,所谓为之
2024-11-05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