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03项。(搜索耗时:0.0136秒) [XML]
第八章:“上善若水”的神奇(三)老子的第八章十分的重要,因为内容比较丰富,所以我们分成了四个节,今天是第八章的第三节,我们一起来学习上善之人的“七项能力”:这“七项能力”说的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十二章:人会变成“木偶”(下)【本章核心要义】老子在这一章中,讲了两个核心要义:第一个要义:说了人间常见的五件事,那些会摄走人魂魄的生活中的事,就是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难得之货。第二个要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越是极端的环境,越能检验出最真实的人品。大起大落,然后知世间冷暖;同甘共苦...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中华传统国学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下)【本章核心要义】通过学习老子这一章的思想,我们可以获得一个重大启示:认识世界不能依靠简单感性的积累,而应该在自然的感性积累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理性提升上,而不是一味地积累...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道德经》四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此处取天下一点现象而断天下之吉凶:天下有道。有道:即有自然,承载,包容之德。此时的天下,马是用来套车拉粪的。天下无道,则战马滋生于野。...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华里士
...最终极的存在,怎么还会有效法的对象呢?因此,《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直接断定“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这种解释,虽然维护了道的终极性,但联系前后文,就会感到有问题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云修行
道家的宇宙观——上善若水(上) 老子《道德经》当中还有一部分,比方说像“水”,《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话,全国人民都知道:“上善若水”,甚至成了广告词了。对这四个字真领会了没有?若真领会了,那是智慧。“...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五章:剥去假仁的外衣(上)一些刚刚开始学习道德经的朋友,会对老子反对仁义这个事儿很不理解,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做人要坚守“仁义礼智信”,若是没有了这样的社会准则,人类社会不就变成了...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译文天下万物都有本始,把这起始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根源,就能认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又持守着万物的根源,那么终身...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老子,开创了中国的道家,成为了道教的始祖;而他的《道德经》不但几千年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大地,而且也是世界哲学史中的圭臬,其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栏目:学堂宗旨 作者:大道家园